因為同伴未能及時趕上火車,為了延緩發(fā)車,兩名乘客竟然強行堵住動車車門。因為此變故,該趟動車在漢口火車站滯留了半個多小時,而車上近200名準備到武漢站換乘高鐵的乘客,也不得不臨時改簽。
因同伴沒能及時上車,試圖通過“堵門”延緩發(fā)車,結(jié)果造成該趟列車晚點,車上近200名準備前往武漢火車站換乘高鐵的乘客集體進行改簽。令人氣憤的還在于,造成了這樣的結(jié)果還“不以為然”。
不是筆者看二行的不嫌局大,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能不要原則,就憑“堵門”的這兩位造成的后果,及其態(tài)度,就不應該以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并責令其返回車廂了事。
第一,因其同伴一人未趕上車而“堵門”延緩發(fā)車,造成近200名乘客改簽,這是標準的置他人的利益于不顧。晚點必然讓他人的利益受損,晚點就意味著他人不可能在預定的時間內(nèi)到達指定的位置,或談生意晚點給對方造成不守信的壞印象,因此讓生意泡湯;或趕不上班車,必須要打車或者住宿;甚至因為晚點對他人造成難以預料的事情發(fā)生,因此這不應該說成是小事,不以為然就是嚴重的損人利己。
第二,這是一起嚴重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中午是動車和高鐵的發(fā)車高峰,該車只能等到其他趟次準點發(fā)車后才能出發(fā)。也就是說因為晚點,該線路要重新調(diào)度車輛發(fā)車、進站,因為突然打破常規(guī)可能預示著各種可能發(fā)生的危險。
第三,最值得注意的是“堵門”人的態(tài)度。面對眾乘客的抱怨和譴責,兩人根本不以為然,態(tài)度十分蠻橫;乘客叫來列車員協(xié)調(diào),但堵門者卻依然故我;在返回車廂后,這伙人仍然態(tài)度惡劣,直到發(fā)現(xiàn)犯了眾怒才漸漸“低調(diào)”下來。
筆者認為“堵門”人做了這么大的事根本不以為然就該讓其知然,因為我們必須以儆效尤。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九條,第三款,對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只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規(guī)定,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情節(jié)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同樣的事情,據(jù)2011年02月17日揚子晚報,泰州汽車南站,一對年輕男女懷抱一只棕色小狗登上去蘇州的長途車,駕駛員提醒他們小狗不能進入車廂,這對年輕乘客不依,引起其他旅客不滿。令人想不到的是,年輕女子還在車上叫囂:“我的狗比你們的命都值錢。”由于年輕男女拒不配合將小狗放進行李箱,造成該班次最終不得不被取消,車上其他49名旅客被駁載到其他車上,比正點發(fā)車整整晚了兩個小時。后來,車站要求他們賠償經(jīng)濟損失。
筆者認為,公共秩序就是大家都必須遵守的秩序,公共秩序靠公共來維持,不是那個人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任性不行。如果有誰對遵守公共秩序不以為然,就應該讓其知然,只有這樣才能讓其知道什么是公共秩序。
作者:韓玉印(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