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歡迎收看由涼茶領導品牌加多寶為您冠名的加多寶涼茶《中國好聲音》。喝啟力添動力,娃哈哈啟力精神保健品為《中國好聲音》加油……”
當許多人還在對2012年夏天華少平均每秒7.44個字的語速瞠目結舌的時候,2013年又一輪的《中國好聲音》已經大張旗鼓地開始了!
去年夏天,《中國好聲音》一舉成為萬眾矚目的中心。它不僅完勝《快樂男聲》《超級女聲》,占據收視高峰,還打敗了所有的同檔娛樂節目,讓包括央視在內的所有頻道黯然失色。
制作精良的《中國好聲音》就像一顆薄荷糖,讓萎靡已久的音樂選秀節目頓感神清氣爽;讓人眼前一亮的《中國好聲音》就像是善于相馬的伯樂,讓那些為了音樂而活著的人們重新看到了希望。
模仿來的好
中國的娛樂節目原創的屈指可數,模仿的卻鋪天蓋地。今天出了一個山寨版的A,明天就會有如出一轍的B、C、D。看遍所有娛樂節目,總能發現遍地的雷同和相似,有的是“面相”差不多的孿生兄妹,有的是“血緣”相近的遠方表親。時間久了,甭管是最先模仿的A,還是后來者居上的B、C、D都會慢慢自生自滅,揮一揮衣袖,仿佛未曾出現過一樣。
《中國好聲音》也不例外,它山寨自荷蘭的《The Voice》,但與其他山寨節目相比,下場卻大不相同。首先,這個節目形式在國外是經久沙場,始終長盛不衰。兩年前,《The Voice》在荷蘭電視臺曾轟動一時,一舉吸引了超過300萬的電視觀眾。300萬人口在中國不足為奇,頂多算是個三線城市的量,而荷蘭的總人口不過區區1650萬而已啊,轟動效應可想而知。2011年,美國NBC推出了《The Voice》的美國版,緊接著是英國、法國、德國和韓國也紛紛購入版權,并紛紛獲得成功。由于《The Voice》具備完整的節目架構、制作流程和很強的可操作性,這些要素的存在注定了《中國好聲音》同樣會獲得成功。
從頭到尾的好
從內容到形式,從人物到設備,“好聲音”處處精彩有加,環環扣人心弦,從開頭好到結尾。
內容上,“好聲音”為喜歡音樂、追隨音樂、不放棄音樂的草根年輕人提供了可以實現夢想的舞臺,而一群熱愛音樂的人甘愿為夢想去付出、去拼搏,本身就是勵志而又充滿正能量的。
形式上,坐在四把椅子上的四位導師,背對著選手,只聽聲音,不看容貌,喜歡就轉身,不喜歡就按兵不動。這種模式既不以貌取人又充滿未知和期待,刺激又帶勁的過程很好地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人物上,無論是第一屆的劉歡、那英、庾澄慶、楊坤,還是第二屆新加入的張惠妹和汪峰,他們在音樂上各有所成,全部是頂級大腕兒。導師的陣容豪華,學員們更是實力驚人,唱功不輸專業歌手。學員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導師,導師可以選擇自己中意的徒弟,導師和選手一一綁定,不斷制造話題,再配合上學員們自己或真實或臆造的故事,想不成為議論的熱點都難。
設備上,從天價座椅到頂級的音控設備、錄音設備、環繞全場的巨型LED屏,所有的這些都是下了血本的。
營銷好
哈林是來做主持人的,楊坤是來做宣傳的,那英是來嘮嗑的,劉歡是來開家長會的,華少是來賣涼茶的……從開始到最后,“好聲音”里始終充滿了一波又一波吊人胃口的懸念、爆料和吐槽。這些話題通過電視、微博的聯動,不斷輸送給坐在電視機旁、電腦前以及拿著手機刷微博的人們。
如果說2005年“超女”的成功是“電視+手機短信”的成功,那2012年的《中國好聲音》就是“電視+微博”的成功?!昂寐曇簟弊プ×藭r下最流行的社會化營銷工具—微博,通過微博造勢,把愛上網、也愛看電視和只愛上網、不愛看電視的人們,統統拉回了電視機旁,乖乖地鎖定浙江衛視。如果你現在登陸到新浪微博,可以看到《中國好聲音》的粉絲數量已經高達126萬,龐大的粉絲團怎能不把《中國好聲音》推上風口浪尖,成為微博絕對的話題王呢?
運營好
《中國好聲音》在運營上突破了電視臺一統天下的制作模式。有錢一起賺,有苦一起吃,制作方、播出方、導師、學員、主持人擰成了一股繩兒。都說人多力量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制作方賺得盆滿缽滿不說,浙江衛視的收視率一路飄紅。導師們的名聲跟著水漲船高,就連曾經不為人知的學員們的身價也嗖嗖地往上升,有的身價已經暴漲到了30萬。
廣告好
“好聲音”火了導師和學員,也捧紅了以加多寶為代表的一系列產品。
甭管加多寶和王老吉之間有哪些前世今生的是非恩怨,反正在加入了“好聲音”的陣營之后,它就不折不扣地紅了。不管你愛聽還是不愛聽,《中國好聲音》給輸了官司的加多寶提供了充分的曝光時間和“報仇雪恨”的機會?;蛟S學員們到底唱了什么歌,你已經記不清了,但是你一定不會忘記華少口中的“中國好涼茶”,事實證明那天價的廣告費花得是相當值!
除了加多寶,憑借設立音樂基金、簽約好聲音選手代言的蘇寧易購也在《中國好聲音》的平臺上炒作了一把。不得不說,這在電商市場是敢為天下先的嘗試。電商之間的競爭手段無非是你降價來我降價,你今天比我低十塊,明天我就比你低二十。而蘇寧卻從價格戰中抽身出來,選擇了另一種奪人眼球的競爭手法?!昂寐曇簟钡挠^賞者和選手以年輕人為主,蘇寧易購的購物人群也傾向年輕化,蘇寧易購抓到了這個契合點,大膽地選擇“好聲音”的學員做代言,這個舉動收買了“好聲音”的粉絲,鞏固了蘇寧在年輕人心目中的地位,也為蘇寧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潤。
《中國好聲音》并不是音樂選秀的開山鼻祖,東方衛視在它之前就已經玩過轉椅子的游戲。也就是說,《中國好聲音》的本質并不新鮮,與先前的《超級女生》《快樂男聲》比起來也不過是換湯不換藥,那它到底因為什么會這么“好”?
因為有一群愛音樂的人,確切地說是有一群深愛著音樂并朝思暮想要成名但又一直沒有機會成名的人,這些人成為了《中國好聲音》的主力,他們的存在使“好聲音”有了存在并繼續下去的價值。這是外因。
哲學上說了,外因總要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好聲音”的成功和它新穎的形式、豪華的陣容、頂尖的制作水準以及多方共贏的合作模式息息相關。《中國好聲音》通過新穎的操作手段、營銷模式、系列炒作實現了一個產業鏈的盈利,讓它從頭到尾都很好。
《中國好聲音》已經開始了第二季,冠軍花落誰家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好聲音”的掙錢行動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