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協副主席、專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玠作主題報告
關于“鋼鐵行業與經濟的關系、鋼鐵產業創新發展”,我想說一下自己的體會和見解,提出一些問題與課題,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通過調查研究,我搜集了有關鋼鐵產業的一些信息,從各種曲線圖表,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經濟與鋼鐵產業發展的關系,以及當前中國經濟與鋼鐵的密切聯系。從這些曲線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關于我國鋼鐵消費的需求,城鎮化已經成為我國鋼鐵消費的主要動力,與城鎮化相關的產業,比如房地產業、重大的產業工程、路橋工程等等,都是鋼鐵消費的主要方面。
鋼鐵行業在經營成本、人工成本、原料成本、土地成本、環保成本、社會負擔都不斷的提高,原料依存度,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形勢下,造成工業價格不斷上升。但中國鋼鐵價格卻在降低,一則由于產能過剩;另一個問題是目前我國鋼鐵行業大量落后的設備急需淘汰;另外,行業集中度偏低,競爭無序,價格上互相壓價,稅制也不夠健全。
國際市場日益激烈,國外對技術也越來越保守,造成技術引進的門檻和價格也明顯提高,所以企業只能靠自主創新,來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完成產品升級轉型,才能提高我們的市場競爭力。要自強自立,不被國際市場牽絆,唯一的出路就是走自主創新之路。
如何實現中國鋼鐵產業的發展戰略是擺在目前中國一個非常嚴峻的課題,我談談我的幾點思考。鋼鐵企業要緊密圍繞原料和市場這兩個重點,緊盯成本和效益這兩個關鍵。需要大力推進國內礦山開發這個具有核心競爭力優勢的方面,才能增加對外談判的籌碼和實力。同時,還要實施“走出去”的戰略。首先,這更需要了解國外的法律法規、國外對礦山的管理的一些規定;其次要了解當地的一些人文、環保情況;再次,要充分認識到我們“走出去”對人員的能力要求。
在市場方面,鋼鐵行業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如何把鋼鐵原料加工成高附加值的產品加以出售,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我認為,唐鋼可以給汽車、橋梁、建筑、造船等行業提供多種技術方案,滿足其不同需求,為用戶服務。為這些用戶創造效益的同時,也給自己創造效益,達到雙贏。這也值得我們深思。
管理創新也是當代市場制勝的關鍵,創新管理模式,更好地為解決效益和分配來服務。在發展戰略、投資把控、人力資源開發和培訓等,如何優化管理、責權利明確等等,需要切實下功夫。
要實現科技創新,加大對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力度,我們就要用對上游原料、下游用戶,對鋼材品種質量的不斷提升的新要求做好服務。加工配送,寶鋼走上電子商務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有必要建立一套自主創新體系,構建新產品的研發創新、工程技術的創新、現場持續改進這三個創新體系。在實踐中創新我們的體系、培養我們的人才,這是企業創新發展關鍵的因素,需要牢牢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