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剛民,胡安義,康軍輝
(1.武漢體育學院 籃球教研室,湖北 武漢 430079;2.湖北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2;3.湖北鄂南高級中學,湖北 咸寧 437100)
人是最具有活力的生產力要素,在實施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過程中,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中國籃球運動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資源的開發與管理。競技籃球教練員作為一種特殊的專業型人才,在推動我國競技籃球運動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通過文獻研究發現,從管理學視角運用人力資本理論探討中國籃球教練員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問題,有許多概念還需要進一步的梳理和整理。本研究正是圍繞什么是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有關概念進行探究,為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國競技籃球教練員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提供理論參考。
“人才”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時期,“人才”的內涵也不同。學術界關于“人才”的認知存在多樣性。“人才”內涵的多樣性決定了“人才”判斷標準的復雜性。本研究認為:人才屬于人力的一部分,是人力范圍內較高級的那一部分群體。人才就是利用所掌握的知識或技能,在自己的行業內不斷創新,勇于實踐,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努力實現自身價值的高素質的人。對“人才”的判斷標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人才是具有“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的人。“德”就是指素質,是一種內在的東西,也是才的方向和靈魂;“才”是德發展和成功的條件。
其次,人才是不斷學習,勇于創新,敢于實踐的人。知識經濟時代,在終身學習觀念的指導下,創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和本質,實踐是檢驗真知的唯一標準。
再次,人才是為社會發展需要做貢獻,實現自身價值的人。個人只有把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和自身結合起來,才能最大化地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目標。
最后,人才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具有時效性和動態性。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進步對人才的認識也在變化,不同的時代,國家、地區對人才的判斷標準也不一樣;同時非人才經過努力可以轉變為人才,高級人才也可能跌落為低級人才。
第一個將人力視為資本的經濟學家是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他明確提出了勞動技巧的熟練程度與教育培訓之間的關系。號稱“人力資本之父”的舒爾茨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該理論。舒爾茨認為:人的知識、能力、健康等人力資本的提高對經濟的增長的貢獻遠比物質、勞動力數量的增加重要得多[1]。貝克爾認為:人力資本是通過人力投資所形成的資本……用于增加人的資源、影響未來的貨幣和消費能力的投資[2]。本研究認為:人力資本是指勞動者受到教育、培訓、保健、實踐經驗、勞動力遷移、就業信息的獲得等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技能、學識、健康狀況以及水平的總和,強調投資和收益之間的關系。
“人才資本(Talent Capital)”,是繼工業經濟之后,與知識經濟相對應的資本形態。桂昭明在舒爾茨人力資本概念的基礎上闡述人才資本,認為:人才資本是體現在人才本身和社會經濟效益上,以人才數量、質量和知識水平、創新能力特別是創造性的勞動成果及對人類的較大貢獻所表現出來的價值[3]。所以,本研究認為:人才資本是指通過有意識、長時間、高成本投資而形成的,凝結在人力資本之中并能夠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創造性成果和巨大貢獻的價值的總和。
人力資本與人才資本存在的聯系與區別。人才資本并不是一種獨立的理論體系,應該屬于人力資本理論的延伸和拓展。“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本”存在的主要區別:
首先,概念的外延不同。人力資本中“人力”的外延寬,包括從事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所有人,而人才資本中“人才”的外延窄,人力中的一部分通常意義指“專門性人才”。
其次,概念的內涵不同。人力資本的內涵通常泛指知識技能與工作能力,而人才資本的內涵主要突出的是具有創造性、創新性的成果以及對社會的貢獻。
再次,形態與價值量上的差異。人力資本形態以知識資本為主,通過貨幣投資的形式,使人力資本的價值量等同于投資量。而人才資本包括“顯形資本”和“隱形資本”兩部分,特別是“隱形資本”可以增值,形成一種能力資本。
最后,在起點資本上存在差異。人才資本揭示的是人力投資達到一定的閾值之后,人力才變成人才并且這個閾值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而人力資本卻不存在閾值的概念,甚至可以認為人力資本的閾值為零。
資源(Resource)就是指一切可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總稱,它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是一種自然存在物或能夠給人類帶來財富的財富[4]。人本身就是一種資源。學者們從人口資源、勞動力資源、人力資源、人才資源的概念以及結構關系(如圖1)進行了研究。人力資源具有質量和數量兩種規定性。在數量上,人力資源表現為在一定時空范圍內的人口,不包括喪失勞動能力人口。在質量上,人力資源表現為在一定時空范圍內人口所具有的體力、知識、技能以及勞動態度。人力資源是社會化生產中最為基本、重要的資源。因此,本研究認為:人力資源就是指促進某個系統或組織發展的,具有一定數量、質量和勞動能力的人口的總和。
人才資源(Talent Resource)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人才的總和,在人口總體中具有特殊人力資本的群體。人才資源更加注重人的質量,主要指一些具體的人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更強的工作能力、創造能力。從結構性上來看,人才資源分為高、中、低三個層面。從類型上來看,人才資源又分為管理型人才資源、技術型人才資源、創新型人才資源和綜合型人才資源。與人力資源相比,人才資源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征:創造性、效用性、復雜性。本研究認為:人才資源就是指人力資源中素質較高的那一部分人,也可以說是最優秀的人力資源,他強調的是人才的質量。人才對一個國家、社會來說能夠創造財富,創造出新的價值,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人才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區別就在于:它與普通人力資源相比,人才資源的質量最高,價值形成的作用更大,具有高增值性,是一種特殊的,具有創造力的資源。

圖1 人才資源結構關系圖
“人”既是開發的主體,又是開發的客體。人才資源作為重要的資源形式存在于自然社會,當然可以進行開發。“人才資源開發(Tal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李中斌認為:人才資源開發就是指根據人才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運用科學的方法,通過正規教育和培訓,提高其素質與質量,是人才資源的潛能得以充分的發揮[5]。顯然,“人才資源開發”注重的對“人”的潛能以及價值的挖掘,突出的是人力中“質”的一面。因此,本研究認為:人才資源開發就是在一定的環境下,根據市場發展的需求,通過各種教育、培訓、配置、評價等手段,對被開發者的內在素質以及潛能進行激發、挖掘,從而達到價值最大化的使用過程。
“人才資源管理(Talent Resource Management)”,注重對進入資源中的“人才”進行有效的管理,包括人的管理,組織的管理等。在中國,由傳統的“人事管理”向現代“人才資源管理”的轉變經歷了一個發展的歷史階段。因此,本研究有必要從組織的角度通過“人才資源管理”的歷史變遷來分析現代“人才資源管理”和傳統“人事管理”的區別(表1)。以“人”為中心,從資源管理的角度,本研究認為:人才資源管理就是在一定環境下,依據市場發展的需求,對人才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規劃、配置、評估、激勵,調動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

表1 現代“人才資源管理”和傳統“人事管理”的區別
很明顯,“人才資源開發”與“人才資源管理”從定義的角度來看,還是存在一些細微的區別,各有注重點。“人才資源開發”側重于對“人才”潛能和價值的挖掘,“人才資源管理”側重于對“人才”的管理,包括招募、選拔、培訓以及政策制度的制定等。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兩者的聯系。研究發現,雖然學者們刻意的在“人資源開發”與“人才資源管理”的定義上進行區別,但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仍然將兩者結合起來討論,利用“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的理論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因為隨著學者們將“人”作為一種資源,對其進行開發的過程中,考慮到人才資本的投入和產出,不可能絕對地將“開發”和“管理”截然分開,“開發”和“管理”在整個“投資行為”過程中是相輔相成的。在本課題的研究中,偏向于采用“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這樣一個概念來研究競技體育中籃球教練員的有關問題。人才資源是人力資源中最關鍵最核心的部分,從實踐的角度來說,人才資源開發要求不斷改善人才資源管理工作,同時人才資源的合理安排和使用又為人才資源開發創造了條件。因此,本研究認為: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就是指在一定的環境下,根據市場發展的需求,通過各種教育、培訓、配置、評價等手段,對被開發者的內在素質以及潛能進行激發、挖掘,從而達到價值最大化,并調動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過程。
競技體育系統是體育系統的一個分支,競技體育的主要特征就是參加體育競賽,并以獲取優異運動成績、奪取比賽勝利為主要目的體育活動。競技籃球運動屬于競技體育系統中的一個運動項目。“籃球教練員”就是指在籃球運動訓練或教學活動中,根據特定的計劃或目標,結合籃球運動項目的本質、特征、規律,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實施訓練或教學,控制整個活動過程的組織者或指導者。“競技籃球教練員”是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有著特定的競賽目標,需要創造運動成績,奪取比賽勝利,完成競賽任務的那一部分群體。根據“人才”的相關概念以及界定標準,本課題所研究的籃球教練員都是“人才”,他們從事籃球運動項目的教學和訓練,承擔籃球競賽任務,屬于籃球教練員人力資源中的一部分。“競技籃球教練員人才”只不過是根據他們所作出“貢獻”的大小,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價值”的多少,以及“技術等級”的高低等,進行判斷而形成的一個“相對”、“動態”、“發展”的概念。
競技體育人才屬于特殊的專業型人才,是競技體育發展極其寶貴的人才資源,屬于體育人才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對競技體育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以及所展示可挖掘潛能價值的大小,“競技體育人才資源”指具有一定體育知識水平或技能,專門從事運動訓練和競賽,為競技體育發展作出較大貢獻的人才群體的總和。競技體育人才資源的種類包括:體育行政官員資源、管理工作人員資源、教練員資源、運動員資源、科研人員資源、醫務監督人員資源、裁判員資源、經紀人資源、翻譯人員資源等。競技體育人才資源是推動競技體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資源,對其進行有效的開發與管理,有利于促進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根據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的界定,本研究認為:競技體育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就是根據競技體育發展的需要,按照市場發展的需求,通過各種教育、培訓、配置、評價等手段,對被開發者的內在素質以及潛能進行激發、挖掘,從而達到價值最大化,并調動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過程。
競技籃球教練員人才資源屬于競技體育人才資源中的一部分。競技籃球教練員隊伍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競技籃球運動的發展水平。在競技體育領域,歷來就有一個優秀的教練可以帶出一批優秀的運動員;一個水平不高的教練員可以毀掉一批人才的說法,因此,要有金牌運動員首先要有金牌運動員教練,要想提高籃球運動競技水平,必須提高教練員的“質量”。競技籃球教練員人才資源區別于教練員人力資源的重要標準就是“人才質量”。競技籃球教練員人才資源的“質”主要體現在教練員人才的素質、訓練水平、競賽成績、組織管理等方面。競技籃球教練員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就是提高教練員各項能力,最大限度挖掘潛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較大貢獻。結合上述相關辨析過的“概念”,本課題中國競技籃球教練員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可以理解為:在一定環境下,依據市場發展的需要,對中國競技籃球教練員人才進行有效的、可持續性的教育、培訓,并通過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采用有效的激勵策略,挖掘教練員的內在潛能,優化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市場競爭力,最大限度地實現教練員的自身價值以及社會價值。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以概念為起點,人才的概念及其界定標準是理解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概念的基石。人力資本理論視角下對與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相關幾組概念的剖析,為理解競技籃球教練員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相關概念提供了敦實的理論依據。中國競技籃球教練員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概念的邏輯解讀為更加深入地研究我國競技籃球教練員資源開發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西奧多·舒爾茨.人力資本投資[M].北京:商務印刷館,1990.
[2]加里·貝爾克.人力資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3]桂昭明.人才資本論綱[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3(11):4~10
[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李中斌.區域人才資源開發研究[M].北京:華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