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敏
舞蹈創作與生活的關系
■顏敏
舞蹈起源于生活,生活也離不開舞蹈,舞蹈不僅娛樂了大家的身心,也成為當前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同時也具有宣傳教育的作用??梢哉f舞蹈一旦離開了社會生活,它就沒有了活力,所以說舞蹈的創作來源于真實的社會生活。
舞蹈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不是舞蹈創作者憑空想象、主觀臆造的東西,也不是想當然便可編造而成,它是由客觀的事物來決定的。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舞蹈編導只有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認真觀察生活,逐步積累,才有可能創作出動人心弦的成功作品。從舞蹈的起源和發展來看,有什么樣的社會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舞蹈,反過來它又作用于社會。通過各個歷史時期的舞蹈狀況,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倫理、風俗等各個方面,任何藝術作品都服務于它所處的那個時代,跟不上時代的藝術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
舞蹈作為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它和社會科學一樣,都是現實生活的直觀寫照,并能積極、真實的反映生活的本質。舞蹈藝術又不同于社會科學,它是用具體的形象來反映生活的,形象是舞蹈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手段,沒有了形象,舞蹈藝術也就不存在了。除了要求具有形式外,在內容的表達上也應反映生活的規律,富有時代精神。時代精神不是人們眼中的“時尚”,時代精神應該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催人奮進的,能鼓舞人們斗志的,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筆者在創作以農民工子女進城生活為題材并獲得全國校園藝術節“三等獎”的三人舞《融》的過程中,對當今較為重要的社會問題進行了研究、探討。在短短幾分鐘的舞蹈中,通過三個女孩在學校教室里發生的故事,反映了農村孩子慢慢融入集體,城里孩子慢慢接受她們的過程。正確處理再現與表現、形似與神似的關系,反映社會生活,塑造藝術形象,不是直白地照搬生活原貌,而是要藝術地再現社會生活以及人物的情感狀態。
任何舞蹈作品都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生活美即是藝術美,創作者要對生活中各種美的事物進行提煉、升華,要像蜜蜂采蜜一樣,吸取生活中最甜蜜的營養,進行藝術的高度概括,使其成為鮮活動人的舞蹈形象,給觀眾以美的享受。作為舞蹈的形象美,它又具有其本身的特點,由于舞蹈藝術所使用的物質材料是人體自身,因此,需利用人的頭、軀干和四肢的表情動作作為自己的表現手段。舞蹈是人的藝術,人永遠是舞蹈藝術所表現的主要內容。舞蹈藝術中形象的表現手法是一種人的本質力量的舞蹈化,有巨大的感染力,所以更容易激發起欣賞者的情感共鳴。舞蹈的美表現在鮮明、具體、生動的舞蹈形象之中,若沒有鮮明、具體、生動的舞蹈形象,舞蹈也就無美可談。在三人舞《融》中,筆者將三名學生的人物形象由紅、黃、藍三種不同的色彩來塑造,分別塑造出純樸的農村孩子、嬌氣富有的城里孩子和較為溫和懂事的孩子形象,三個鮮明的人物性格,表現出感人的故事情節。再用三張木橙作為道具,提示教室、操場等場景,用燈光的變化來表現孩子們之間情感的變化,利用少女們優美的體態、豐富的肢體語言及舞蹈技巧,深入挖掘主題,深刻挖掘人物內心情感,充分利用場面調度,創造舞蹈的意境美,引起觀眾的聯想、回味,使觀眾再次得到感官的享受和滿足。
作為一名舞蹈編導要具備正確認識生活、感悟生活,概括生活的能力,用自己的舞蹈作品去反映生活、發現亮點。在選擇題材時,往往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具有寫實性、真實性、共鳴性,因此更能打動觀眾,得到觀眾的認可。舞蹈編導必須具有獨特的敏銳的觀察力,用最獨特的審美視角去發現、去尋找平常事物中人們“看不到”的與眾不同的地方,用自己豐富的生活積累、生活閱歷和深邃的思維能力、豐富的舞蹈語匯,構思創作出內涵深刻、感人至深的藝術作品。
舞蹈的發展和繁榮,在于編導必須要依據中華文化的審美價值,彰顯中國新時代精神,緊扣當代社會的背景與要求,大力提倡人們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必須牢記生活是舞蹈創作的源泉的真理,深入生活,努力把握時代脈搏,充分了解人民群眾對舞蹈發展的基本需要,創作出更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