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泉
到了八百里秦川,你會油然唱起響遏云天的信天游;臨了三萬頃太湖,你不能不吟詠起委婉動人的吳風越韻。太湖兒女能歌善奏自古皆然,美麗的太湖山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音樂人。太湖明珠無錫因華彥鈞和劉天華而自豪,也因新世紀出了個山禾合唱團而風光。無錫山禾合唱團的歌聲美似太湖,醇若二泉,飄向五大洲,灑向四大洋。
山禾合唱團成立于2000年9月,在著名指揮家聶中明、蕭白的悉心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合唱團遵循“弘揚高雅音樂藝術,培養合唱藝術人才”的宗旨,以“團結、奉獻、創新、爭光”的團隊精神,刻苦磨礪,奮力拼搏,一路高歌,佳績迭出。先后在無錫、南京、上海、北京、香港、澳門舉辦過20余場專題合唱音樂會,得到合唱界專家、著名人士和社會同行的首肯和高度評價。在全國性大型合唱比賽中共榮獲八個金獎、三個銀獎,連續獲得第六、七、八屆中國合唱節比賽金獎,囊括混聲、女聲、男聲合唱比賽金獎,并于2007年6月赴奧地利金色大廳參加第七屆維也納薩爾斯堡國際合唱節。演唱過100多首中外合唱曲目,其中60余首成為保留曲目。現為中國合唱協會會員、國際合唱聯盟成員。
歲月如梭,我進入合唱團已經年多了。從過去喜歡獨唱到初入團時對合唱藝術的懵懵懂懂,到現在的酷愛合唱,經歷了“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感覺!我感覺自己像上了個“合唱音樂學院”,從合唱的理論到合唱實踐經歷了質的飛躍。如今,對合唱藝術有一種特別的眷戀之情,看演出、看電視首選合唱節目,在網上聽歌大都選中外合唱歌曲,回家打開音樂中心飄出來的是合唱,老公車上歌曲一大半是合唱,車一開出去,我一路練歌,練的是合唱歌曲。節假日歌友聚會,不去卡拉OK廳,而是在家用鋼琴伴奏唱混聲合唱,那感覺無比的美妙和享受,合唱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
生活中,優美的獨唱固然令人陶醉,但跟百人流淌出來的歌聲和氣勢相比,它只是滄海一粟。兩年來,我領略了《鐵軍組歌》那氣勢磅礴的“盧溝橋的炮聲,把天地震驚……”那是由我們百名合唱團員用統一聲音發出來的怒吼與震撼,給人以振奮;去聽《跟你走》吧,我們用無比深情、優美、激昂的聲音傾訴了對黨的熱愛和忠誠;去欣賞無伴奏合唱《故鄉親人》吧,我們用如泣如訴的聲音,唱出了遠在他鄉的游子對故鄉、親人的懷念和惆悵。我們用動人的和聲把歌曲演繹的惟妙惟肖,你會情不自禁的被感染,在心底掀起感情的巨浪!
人聲的交響是合唱的魅力,合唱藝術之所以能引起全世界歌者和廣大聽者濃厚興趣,說明了人聲藝術的確有一種特殊的魅力。余華老師也說:“人類在從事各類藝術表演形式時用的是與生具有的自身 “樂器”——嗓音,所有的“樂器”中只有人聲最美”。我想,這人聲“樂器”還有個特殊表達形式是——語言,這是任何樂器都無可相比的。
2007年我隨團參加奧地利維也納和薩爾斯堡舉辦的第七屆維也納·薩爾斯堡國際合唱節,參加了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和薩爾斯堡“莫扎特音樂廳”的演出;2011年11月我參加了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辦的“歲月回聲”紀念中國辛亥革命一百年中國合唱文化一百年合唱音樂會,歌曲《燦爛的未來》我在其中擔任領唱;2012年5月我參加了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舉辦的 “中國澳大利亞建交40周年慶典合唱音樂會 《中國和聲》專場合唱音樂會”,我在其中擔任領唱。
數年的合唱團經歷,從理論到實踐,我學習和領悟到一個合唱團員應有的素質,合唱藝術就是講求聲音配合的藝術,故在合唱的排練、演出中,對參與者之間的相互配合度和內心默契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包括在指揮的引領下,各聲部在時而相輔相成,各司其職地配合成完整個樂思的復雜聲部關系;還包括不同聲部之間音色、力度的融合、協調以及音準、音量的協和、均衡,甚至還有各聲部自身的前后統一和變化等。所以,沒有彼此相互配合和心有靈犀的內在默契,就不可能有較為完整的合唱表演,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精彩的合唱藝術。幾年的合唱經歷,我深深體會到,合唱的精髓在于和諧統一,合唱隊里只有我們,而沒有我。
唱歌真好,發自內心的歌唱真快樂!聽著百人大團唱出動人的歌聲真的是一種精神享受,大家的聲音融合在一起是那樣的美妙,讓我一次又一次地陶醉在其中……我很榮幸能加入這樣一個優秀而溫暖的團隊,很高興在這里結識那么多朋友,合唱的魅力和大家對藝術的向往讓我們走到了一起,由最初的不相識慢慢變成了親密的團友。合唱團是我們又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一個新的社會群體,讓我們播撒這美妙的歌聲,讓我們付出真誠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