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聲反饋現象也被稱作為拉爾森效應 (TheLarsenEffect),是一種發生在音頻輸出和輸入端之間,特殊的聲音循環導致的嘯叫現象.聲信號由輸入端進入,經由處理至輸出端輸出,完成一次處理過程,部分輸出信號再次完成此過程,短時間內多次循環反復,聲信號頻譜范圍內某單一頻率或頻率區域產生聲能疊加超過輸出端極限,產生長時間過載現象被稱為聲反饋現象,產生的聲反饋的頻率,是由輸入設備的頻率響應特性和共振峰所在頻率所決定的。
聲反饋現象一旦發生,會造成傳聲器通路音量無法調大,調大后嘯叫聲非常嚴重,對現場演出會造成惡劣影響,或傳聲器聲音開大后,出現聲音振鈴現象(即位于聲反饋臨界點時傳聲器聲音的尾音現象),聲音存在混響感,模糊不清,破壞音質;嚴重者甚至可以導致音箱或功率放大器由于信號過強而導致燒毀。由于聲反饋而燒毀音箱高音單元的情況不勝枚舉,因為在聲反饋狀態下信號很強,會使功放出現削波失真,產生大量的高頻諧波,這些高頻波被送入音箱高音單元后,高音單元無法承受如此強大的高頻信號,就會造成音圈燒毀。
一般在音響設備的條件不是很完備的話,對于聲反饋的抑制工作,大多數只能采用調節擴聲系統中,輸入和輸出設備的距離,角度,和指向性這樣一些方法,來盡量控制住聲反饋。
我平時就做過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動,有些演出場所是比較特殊的聲學環境,比如體育館或者露天臨時搭建的演出舞臺,演員使用的話筒離返送揚聲器很近,而突然發生聲反饋,導致影響了演出質量,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其實我們知道,錯也不完全在音響師,演員自己使用傳聲器的能力,也是一件不容小視的事情,演員對于傳聲器的使用,距離的控制,在舞臺上的走動,在這之前,應該由音響工作者對演員進行必要的提醒和相關的設備使用的一些輔導,以免到時候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
一般劇院團的流動演出,場地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安裝系統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所以設備擺放尤為重要,揚聲器擺放的位置,高度,所成角度,特別是返送揚聲器的角度和位置,對于之后聲反饋現象的發生與否是非常相關的,也是與隨后的調試系統緊密相連的。若是音響效果不理想,聲反饋容易產生,這時有必要重新調整揚聲器的角度,高度、揚聲器與揚聲器的夾角,距離的關系,對于聲反饋的產生與否,是很關鍵的.現在普遍使用控制反饋現象的有下列幾種方法:頻率均衡法(寬帶陷波法),反饋控制器法(窄帶陷波法),反相抵消法,和移頻法,以上幾種方法都各有優缺點,具體要看調音師習慣使用哪種方法了.由于一般調試設備時,室內環境不可能坐滿觀眾,而人體對于輸出聲能,也有一定吸收作用,所以在調試設備時,我們要考慮到這一點,傳聲器的最大電平可以調節到離聲反饋臨界點差那么一點點的量,這樣到觀眾坐滿時,聲反饋與調試設備時相比,發生的可能性就會下降一些.而且調音臺推子最大電平也能高一些,滿足擴聲所需要的聲壓級。
當設備調試后,為了進一步防止可能產生的,不必要的聲反饋現象,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陷波器,壓限器,移頻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等設備和技術,來進行有效地控制和預防,但是這些方法也不是萬能的,都有一些局限性和缺陷。
能否將聲反饋充分控制,不僅是衡量一個擴聲專業音響師調音技術水平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說是考驗一個音響工作者觀察、分析音響環境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充分認識到聲反饋現象的形成條件、原因以及危害的情況下才能夠對癥下藥,從而使得演出達到令人滿意的音響效果,并且保障整個擴聲系統的安全、穩定以及良好的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