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晨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在提高壽命的同時,越來越講究生命質量。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科技醫學的普及水平不高,許多慢性病實際是生活方式病,雖然個中道理許多人也略知一二,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及改變這種狀況??破战逃恼w缺位,醫學健康常識的普遍缺乏,是不能忽視的社會原因之一。為此,以服務受眾為宗旨的廣播電視媒體,要樹立并強化科普意識,自覺擔負起科普宣傳的社會責任,增強科普傳播社會效果。
在選題方面注意公共性節目特點,體現科普節目選題的廣泛性
電視節目的傳播效果,與題材的選取密切相關。健康節目的任務是傳播醫療衛生常識,宣傳良好生活習慣,屬于社教節目范疇。健康節目的觀眾幾乎是整個社會群體,但是喜歡健康節目的觀眾雖多,訴求卻不盡相同,因而健康節目的服務也要有所側重。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對患者來說,節目要為他們求醫問藥的需求雪中送炭;二是對健康人而言,要為他們的健康生活錦上添花;三是對有求知欲的人,節目要滿足他們探求健康密碼的好奇心。
這幾種看似不同的需求點,有時可以在同一節目中有所涉及、有所側重,比如《尋找被遺忘的靈丹妙藥——野生真菌》系列節目,就是在保健品作用被夸大其詞,藥物的副作用令人擔心,中醫強調的食療深入人心,人們希望媒體對現階段百姓能找到的藥食兩用的放心食材多做些介紹的大背景下,由大連電視臺精心策劃的。該系列節目對野生真菌的種類、分布、養生效果以及治療作用都有所涉獵。節目中有趣的講解、直觀的標本展示、不同真菌的養生特點介紹、常見慢性病以及各種癌癥的藥用菌方,加上演播現場生動熱烈的交流,都在引領觀眾漫步于神奇的野生真菌王國。不同層次及年齡段的觀眾,對真菌的各種需求都得以滿足,從而為觀眾打開了另一扇新奇的養生大門。節目播出后,反響強烈,欄目熱線接聽觀眾打來的電話持續了四五個月??梢姾玫倪x題,其社會效果是持久的。
健康節目同其他科普節目一樣,學會了未必會立竿見影,那不符合醫學界講究辯癥施醫、對癥下藥的科學理念。不能頭痛醫頭、腳痛治腳,而應正確診斷、科學治療。比如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往往會引發甲狀旁腺綜合癥,出現全身嚴重的骨痛,甚至多器官衰竭。其實此癥并非不可救治,只是因知曉率低常被誤診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大連電視臺一檔健康節目從“你為什么骨痛”切入,針對許多患者長期大量補鈣或外科治療后,骨痛仍得不到緩解的臨床病例,通過節目現場合理的導入,引導觀眾把視線轉向鮮為人知的甲狀旁腺,讓大家明白個中緣由、預防辦法以及診治事項。節目緊扣《有一種骨痛叫甲旁亢》的標題,讓觀眾看后恍然大悟。
從部分觀眾的健康體驗和現狀入手展開話題,從而引起更多觀眾的興趣和關注的做法,是健康節目在選題方面的操作方法之一。它既凸顯了公共性節目的特點,又體現了科普節目選題的廣泛性,
注意調動電視多種手段讓節目生動形象,體現科普節目表達的通俗性
科普是要宣傳某個領域的科學知識,讓社會成員包括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理解。但目前健康科普節目的制作現狀是,節目作者精心選取的大眾健康話題,到專家那里就變成了學術研討。醫學專家往往更在意自己的學術形象,更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在表述上更習慣用術語和較嚴謹的句子,既不夠通俗,也不符合電視的傳播規律,這樣再好的節目內容也會使觀眾興趣索然。要讓健康節目既傳播科學知識又通俗易懂,健康節目作者(包括節目策劃、編導、主持人等)同其他科普節目的作者一樣,必須學會把高深的科學知識進行通俗化改造,使之深入淺出,老少咸宜。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專家的配合之外,還應注意:
一是節目作者的“掃盲”。這種化高深為通俗的改造,需要以知識的準確理解為前提,作者自己先要搞明白,才能向觀眾說明白??墒乾F今辦健康節目的從業人員,鮮有醫學科班教育出身,即使是學醫的也不一定對每個選題所處的領域都精通,所以做節目前的“惡補”在所難免。我們可以從普通大眾的角度來看選題的內容,以便更加了解哪個知識點是盲點,而實用的點就要在節目中放大強化。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增強責任心外,還應多讀一些科普讀物,構架起健康節目所需的合理的醫學知識體系。當然,電視工作者學習科技知識不一定能當專家,但可以做“雜家”,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健康節目的需要,以便以電視節目為橋梁,把醫學、科學與廣大觀眾緊密聯系在一起,使之有共同的交流語言,產生共鳴。
二是用足電視手段。既然是電視健康節目,我們必須發揮電視的優勢,充分利用電視手段,把節目做得生動形象。如大連電視臺的《健康動起來》節目,在三十分鐘的節目中,分四次插入VCR小片,做現場談話部分的前期預告和現場談話內容的補充與延伸。在《食品安全再提示》系列節目中,有關“不銹鋼炊具”的第一段VCR小片短短30秒,就把不銹鋼的發明、炊具重金屬析出數據以及慢性中毒的癥狀和預防、某品牌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慣用伎倆、消費者如何規避消費陷阱等多個知識點一一拋出,輔以動感十足、富有沖擊力的特技畫面,使節目極富情趣和吸引力。在表現胃病時,將鮮為人知的器官“胃”擬人化,構思成一個有表情的寫實風格的卡通人物,然后一一將它在遭受過飽、過饑、酗酒、憂傷、憤怒等種種情況下的不同反應直觀生動地告訴觀眾,從而說明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呵護我們勞苦功高的胃。
三是精心進行節目包裝。道具和圖片的恰當運用,是節目中常用的包裝手段。隨著資訊手段越來越便利,有學術價值的圖片也成為節目的一個重要補充。例如《尋找被遺忘的靈丹妙藥——野生真菌》系列節目,隨著談話內容的推進,一幅幅引人入勝的有趣圖片,像靈芝、桑黃、冬蟲夏草,以及大連的地方菌類相繼展示。外地的觀眾打來電話說,他們就是看到圖片和實物,才知道這些隨處可見的東西原來都是寶貝。節目的播出改變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甚至開拓了他們的致富渠道。
注意健康節目的知識含量和真實性,體現科普節目內容的可信性
健康節目要生動形象,但也要注意科學性。在科普節目中,有不少媒體走進了娛樂化的誤區,形式重于內容,與健康內容無關的娛樂元素占去了過多的節目時間,科普的內容反而支離破碎。特別是現在健康節目的觀眾主要是中老年群體,他們對節目的要求是實用、實在,不喜歡那些與內容無關的花樣。他們也不像年輕人那樣反應機敏,一聽就懂,而是需要專家用更多時間進行更細致的講解。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考慮他們的需要,保證節目有合理的知識含量,真正滿足這些觀眾的需求。
節目的知識含量要以節目內容的真實性為前提。那些選題有人氣、制作有水平、口碑不錯的健康節目,無不是以節目內容真實權威而取信于觀眾。有些打著“健康節目”的旗號,掛羊頭賣狗肉實為商家做廣告的節目,不但為世人所詬病,最終也會影響到節目的壽命。這類節目把保健品說成“藥品”,把這些“藥品”吹得天花亂墜,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如在高考期間,某臺策劃了一檔針對考生如何保健的“健康節目”,以“專家”身份出現的嘉賓,實為某保健品的推銷員。在節目中,他不遺余力地鼓吹這種“藥品”健腦作用如何好,可以幫助學生精力充沛,增強記憶力,服用有利于考試。這還不算,節目的主持人也幫腔:“有錢買藥,沒錢買分兒啊!”這哪里是健康節目,分明是赤裸裸的廣告節目。而且,主持人在節目中直接為客戶的藥品做廣告,嚴重違背了宣傳紀律和職業道德,也丟失了科普節目的嚴肅性。
當然,觀眾需要藥品廣告、保健品廣告,電視健康節目沒必要排斥廣告。觀眾討厭的是那些騙人的虛假廣告,是那些企圖誤導觀眾把藥品、保健品當作健康行為的做法。因此,健康節目中間可以插播藥品、保健品廣告,但是必須明確告訴觀眾那是廣告,而且廣告內容要絕對真實,不能虛夸造假,數量不能太多,以免過多擠占正常節目時間。
健康節目和其他科普節目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主持人搭臺,專家唱戲”。其實,參與該節目的人員都是這臺戲的參與者,都是搭臺人。因此,節目要獲得并保持良好的美譽度、忠誠度,首先要請真正的專家,以維護健康節目內容的真實性、觀點的權威性、方法的實用性;其次要傳播真正的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杜絕一切偽科學和封建迷信,防止節目成為敗壞媒體名聲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