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秀清 代升平
目前,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等發病率增多,醫療條件及醫療水平的提高,導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增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癥狀反復發生,逐漸加重,反復住院,不僅增加患者經濟負擔,而且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我們需要尋找能改善患者預后,改善生活質量的方法及藥物。循證醫學研究表明ACEI類及β受體阻滯劑能改善預后,利尿劑、強心劑及擴血管藥物可以改善患者癥狀。但有些患者由于心率慢或血壓低,上述ACEI類或β受體阻滯劑等改善預后的藥物應用受到限制。本人臨床觀察在上述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芪參益氣滴丸能明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癥狀及預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患者來自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我院就治的122例慢性心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60人,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5±6.2)歲,冠心病心衰30人,高血壓心臟病心衰15人,擴張型心肌病心衰10人,風濕性心臟病心衰5人;心功能Ⅱ級19人,心功能Ⅲ級29人,心功能Ⅳ12級;治療組62人,年齡47~78歲,平均年齡(67±7.5)歲,冠心病心衰32人,高血壓心臟病心衰16人,擴張型心肌病心衰9人,風濕性心臟病心衰5人;心功能Ⅱ級20人,心功能Ⅲ級31人,心功能Ⅳ級11人。兩組間在患者人數、年齡、性別、原發病、心功能間無明顯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治療即利尿劑、擴血管藥物、ACEI類或ARB類藥物,依病情應用β受體阻滯劑及地高辛等藥物。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芪參益氣滴丸,0.5 g/次,3次/日(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70939,0.5 g/袋),兩組均觀察8周。
1.2.2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以NYHA分級進行療效評價[1]:顯效治療后心功能改善2級以上,癥狀體征完全緩解;有效治療后心功能改善1級,癥狀體征部分緩解;無效治療后心功能改善不到1級或無改善,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加重。②心臟彩超、腦鈉肽水平及6 min步行距離:治療前后行心臟彩超檢查兩組患者的左心室收縮及舒張末內徑、射血分數EF值;抽血化驗用藥前后腦鈉肽水平(BNP>500 pg/ml診斷心功能不全);在平直、堅硬30米長走廊內測量治療前后兩組患者6 min步行距離。③不良反應觀察:檢測兩組治療前后血尿常規、肝腎功能。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
2.1 兩組治療后的療效評定 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見表1)。

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左心室收縮及舒張末內徑、射血分數、腦鈉肽水平及6 min步行距離: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左心室收縮及舒張末內徑、射血分數、腦鈉肽及6 min步行距離比較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射血分數、腦鈉肽水平及6 min步行距離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及兩組治療后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未見明顯差異。
慢性心衰是臨床極為常見的危重癥,常是所有不同病因器質性心臟病的主要并發癥,盡管一些重要的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及瓣膜病等)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所控制,但心衰的發病率卻日益增高,與人群年齡老化,冠心病治療水平提高,患者存活時間延長有關。因此慢性心衰的治療值得我們重視及研究。
當代慢性心衰的治療已從過去短期應用改善血流動力學藥物(如利尿劑、正性肌力藥物和血管擴張劑)的治療轉為長期應用神經內分泌拮抗劑(如ACEI和β-受體阻滯劑)修復性的治療策略,以改善衰竭心臟的生物學功能,防止和延緩心室重塑的發展,從而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利尿劑、血管擴張劑、正性肌力藥物對改善患者癥狀有明顯療效,ACEI類或ARB類藥物及β-受體阻滯劑在阻逆心臟重塑、改善心臟預后方面有確切療效,已得到循證醫學證明[2]。但有些患者由于心率慢或血壓低,上述ACEI類或β受體阻滯劑等改善預后的藥物應用受到限制。有研究報道[3],在應用常規治療心衰藥物基礎上加用芪參益氣滴丸能增強左心收縮力,提高血壓,減慢心率,改善心肌重構,延緩心衰進展。慢性心力衰竭在中醫屬于“咳喘”“水腫”等范疇,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為心氣心陽虛衰,標實為痰濁、水飲內停。芪參益氣滴丸是一種新的中成藥,具有益氣活血利水的功效。
據上述結果所示,本人觀察到,在常規治療慢性心衰藥物基礎上,加用芪參益氣滴丸,可獲得更加明顯的臨床療效。芪參益氣滴丸是天士力公司研究的中成藥,主要成分有黃芪、丹參、三七和降香等。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減輕心臟負何及正性肌力樣強心作用[4];丹參具有強心、擴張冠脈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抑制過度增生的纖維母細胞等[5];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作用,三七的主要成分三七總皂甙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減慢心率,擴張血管的作用[6];降香具有化瘀止血、理氣止痛作用,共同組成益氣活血利水方藥,與常規治療慢性心衰藥物可謂殊途同歸,相輔相成,綜合治療,獲得更好地療效。在本觀察中,治療組治療前較治療后左心室大小及射血分數有明顯改善,可以推測芪參益氣滴丸有阻逆心臟重塑的作用。B型腦鈉肽主要來源于心室,是目前最好的用于評價心力衰竭的實驗室指標,對心力衰竭的診斷,鑒別診斷及預后具有重要的價值[7,8],血漿中腦鈉肽濃度與心衰嚴重程度成正比。6 min步行試驗是一種定量指標,能客觀反映及評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運動耐量,是一種簡便易行、重復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強的運動耐量試驗,而且對心力衰竭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有很好的預測價值。治療組較對照組在治療后6 min步行距離及腦鈉肽水平方面比較有顯著差異,說明芪參益氣滴丸具有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運動耐量的良好作用,從而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在治療期間治療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可以說,芪參益氣滴丸是治療慢性心衰長期應用的安全有效的良藥。
[1]林學,潘文晶,包永健.芪參益氣滴丸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0,4(10):164-166.
[2]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治療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3]陳圖剛,譚維羚,馬戰清,等.芪參益氣滴丸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細胞因子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3):742-744.
[4]劉玉明,張麗麗.芪參益氣滴丸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觀察.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3):73-74.
[5]鄔浩杰.丹參的藥理作用研究.浙江中醫藥人學學報,2008,32(5):496.
[6]楊志剛,陳阿堅,俞頌東.三七藥理研究新進展.上海中醫藥雜志,2005,39(4):59-60.
[7]朱雪明.血漿腦鈉素和心鈉素在心力衰竭中的診斷價值及評價.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6,29(10):923-925.
[8]馬海濤,吳翼偉,章斌.血漿利鈉肽水平與心功能狀態的關系.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0,1 2(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