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茹
胃黏膜pH值測定作為敏感性指標使用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能夠有效反映胃黏膜是否缺血、缺氧,而且可以間接反映身體內組織的氧合情況,反映組織中氧供和氧耗情況的敏感性指標。重癥肺炎患兒通常會并發胃腸功能的急性衰竭,致使死亡率上升,所以,對胃腸功能障礙進行早期干預治療能夠增加原發病的恢復能力,防止其他臟器發生病變。胃黏膜pH值能夠有效反映胃腔中存在的病菌變化,從而能夠預測病菌引發呼吸系統疾病的情況[1]。本文通過研究196例新生兒胃黏膜pH值與重癥肺炎合并胃黏膜損傷,來判斷PH值的診斷作用,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196例新生兒重癥肺炎并胃黏膜損傷患兒,其中男性患兒有112例,女性患兒有86例,年齡43 d~21個月,體重3.7~9.6 kg。所有患兒都符合重癥肺炎診斷標準:發熱,體溫持續保持在38℃以上或是比基礎體溫高1℃;外周血白細胞量>10×109/L或是<4×109/L;將支氣管膿性分泌物做成涂片,其中白細胞量>25個/LP,鱗狀上皮量<10個/LP,潛在病原菌培養呈現陽性;通過X線胸片能夠發現浸潤,以上各點有2項或2項以上都表示患有肺炎。患者沒有其他臟器功能的合并障礙,臨床不包括敗血癥、休克等病癥。
1.2 方法 所有患兒都采用精密試紙進行胃黏膜pH值的檢測,并且做胃液和細菌標本的培養。分析PH值和分析VAP組和非VAP組患兒胃腔病原菌種類與胃液胃黏膜pH值和重癥肺炎之間的關系,觀察期黏膜損傷程度。患兒使用呼吸機留取胃液進行細菌培養,1次/d重復培養。患兒胃黏膜pH值測定,每日最少1次,直到小兒發生肺炎或是脫機,甚至死亡,pH值取其測定的平均值。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統計軟件將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進行重癥監護呼吸機通氣的196例患兒中,有104例患兒確診為肺炎,其發生率是53.1%。對胃液進行檢測,發現196例患兒中有138例含有定植菌,58例沒有發現定植菌。定植菌的存在和患兒年齡、性別、通氣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存在定植菌的患兒胃液pH值顯著高于無定植菌患兒(P<0.05),見下表1所示。胃黏膜pH值和胃腔中定植菌種類有關系,胃液pH值≤4,胃腔中的定植菌主要有念珠菌及革蘭陽性桿菌;胃黏膜PH值>4,胃腔中檢出革蘭陰性桿菌幾率明顯增加,而大量致病菌的存在極容易引發肺炎和胃黏膜的損傷。胃黏膜pH值≤4時,肺炎發生幾率是34.5%;pH值>4時,肺炎發生率達到60.9%。pH值>4時肺炎發生率明顯高于pH值≤4時肺炎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胃黏膜細菌定值情況比較
重癥肺炎多在嬰幼兒患者中出現,因為嬰幼兒的免疫發育并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在感染病菌后容易導致全身出現綜合征,情況嚴重時有可能導致臟器功能發生障礙[2]。危重癥患者,因為炎癥的存在導致很多臟器發生血流灌注的改變,使得血流重新分布,而胃腸道在血流量減少時很容易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而且恢復循環后其血流恢復最遲,所以可以敏感地反映血流的灌注情況。小兒出現重癥肺炎因為其通換氣發生功能性障礙,所以容易導致低氧血癥引發全身臟器出現缺氧缺血現象。在本文的研究當中除去代謝、呼吸、操作等方面造成的干擾,胃黏膜pH值持續偏低,說明重癥肺炎患兒的胃腸黏膜當中缺血缺氧,也就是說全身臟器灌注都沒有得到改善。胃腸黏膜持續缺血缺氧導致胃腸黏膜增加了通透性,免疫力和屏障功能都發生了較大降低現象,引發腸道中細菌毒素的移位,導致全身出現炎癥反應綜合征。所以,測定胃黏膜的pH值不僅能夠確定胃腸黏膜氧合狀況,還能夠判斷肺炎危重患者的預后情況。有文獻資料顯示,胃腔中細菌生長有依賴于胃液的pH值,當胃液中的pH值越高時,其細菌生長增多,肺炎發生幾率越高,胃黏膜的pH值于革蘭陰性桿菌濃度呈現明顯相關性,細菌的增加,通過了肺炎的患病程度[3]。從而可以知道,胃黏膜PH值增加對重癥肺炎并胃黏膜損傷有重要診斷作用。通過對胃黏膜ph值的監測,可以及早診斷胃腸功能的衰竭情況,實施有效治療措施減少重癥肺炎并胃黏膜損傷的發生幾率及致死率。
[1]梅國花,張晨美,胡建邦,等.監測小兒重癥肺炎患者胃黏膜pH值的臨床意義.浙江醫學,2009,31(5):641-643.
[2]黃德玖,尹智,周琰,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與胃液pH值的相關性研究.四川醫學,2008,29(8):986-987.
[3]張應金,蘇永棉,梁鳳瀟,等.胃液pH值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相關性研究.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2,19(2):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