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杰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人體在使用抗生素之后產生與抗生素有關的腹瀉癥狀。其發病機制及病因在目前醫學界中尚未完全研究清楚[1]。兒童中出現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概率會更高。本院對收治的213例兒童AAD采用藥學干預措施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45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256例,女200例,年齡4~12歲,平均年齡(7.6±2.3)歲。根據通用AAD診斷標準,最終確診為AAD的有213例,均在使用抗生素的72 h之后出現腹瀉,臨床癥狀表現為大便多而稀薄,呈水樣,持續多日,病癥在停止使用抗生素之后才得以緩解或消除,排除菌痢、慢性腸炎、食物中毒、病毒性腸炎、沙門菌腸炎等其他疾病而引起的腹瀉。
1.2 藥學干預方法 ①采用監測-培訓-計劃的干預模式,開展臨床監測工作,重點是加強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嚴格遵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來使用抗生素,減少抗生素濫用的情況出現。②對患者采用藥物方法治療,期間要注意患者營養和水分的補充。③宣傳抗生素科普知識,提高對抗生素使用認識。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s),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藥學干預之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得到明顯的改善,AAD發生概率是8.52%,得到了明顯的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藥學干預后兒童AAD發生情況(%)
抗生素,一類次級代謝產物,產生于真菌、細菌以及放線菌屬等微生物或者是高等動物或植物中,可以對其他活著的細胞產生干擾,例如細胞的生長發育功能、繁殖功能、遺傳功能等。目前,抗生素可以分為三種:直接從微生物提取;不完全人工合成;完全人工合成。因此抗生素獲取非常方便。所以抗生素在臨床醫學的各種微生物感染中應用非常廣泛。某些患者會對某一種特定的抗生素產生過敏反應,出現臉色蒼白、呼吸困難、頭暈、頭痛、血壓下降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休克、死亡。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導致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出現的主要原因[2,3]。尤其是兒童,體質較弱,對抗生素會有比較強的過敏反應,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出現AAD,對兒童身體造成傷害。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對于兒童,可不用抗生素應盡量不用。如必須要用,就要先檢查兒童的身體狀況,并認真考慮用量問題。根據相關研究證明,年齡越小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就越要謹慎,切勿無規律或者大量地使用。因此,3歲以下的兒童是藥學干預的監測重點對象。
由于腹瀉會讓兒童體內水分大量地喪失,導致患者脫水;無機鹽也會大量流失,導致機體電解質紊亂,出現酸中毒、PH紊亂、營養不良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治療兒童AAD過程中,除了要規范抗生素的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之外,還要注意給患者補充水分和無機鹽。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行藥物干預措施之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情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兒童AAD的發生率也相應地降低,提高了治療的效果。因此,應該在醫院廣泛推行藥物干預措施,以規范醫生用藥行為,合理使用抗生素,減少兒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發生。
[1]王遵憐.藥學干預對減少兒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效果分析.中國中醫藥,2012,10(14):1280.
[2]郭永誼,盧倩文,郭毅.藥學干預對減少兒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效果分析.兒科藥學雜志,2011,17(5):114-115.
[3]張麗安,羅錫英.嬰幼兒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微生態療法及專科護理.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0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