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麗
藥物中毒患者一般在口服藥物6 h以內洗胃效果最好。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順利置管關系到及時有效的清除胃內毒物,減輕患者中毒程度。我院急診科采用兩種不同的置管方式,詳細記錄置管時對患者的不同影響并進行比較,結果經口置管優于經鼻置管,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急診科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急診科藥物中毒洗胃中神志清醒的患者166例,男70例,女96例。年齡17.0~51.0歲,藥物中毒類型:安眠類藥物中毒、消炎類藥物中毒、感冒類藥物中毒、心血管類藥物中毒,清潔劑類中毒。兩組患者均神志清醒,在年齡、性別、中毒藥物類型情況比較均P值>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洗胃方法相同都是用自動電動洗胃機洗胃,實驗組為經口置胃管洗胃,對照組為經鼻置管洗胃。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置管過程中出現的惡心、誤入氣管、鼻出血、胃管盤曲在口腔、咬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
2.1 兩組患者置管過程觀察指標的比較

表1 兩組觀察指標發生率的比較(例,%)
急診藥物中毒患者大多數有自殺傾向,洗胃是一項需要患者配合的護理操作,所以置管前應及時了解病情,悉心疏導,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與患者溝通。操作者應動作熟練,沉著冷靜,取得患者配合。選擇適當的置管方式在洗胃過程中至關重要。直接影響洗胃的過程和效果。
在實際臨床工作中,由于胃腸減壓置管的影響,一般情況下醫護人員多采用經鼻置管洗胃,但藥物中毒時需要較粗管腔的胃管,才有利于將胃內的毒物快速大量的抽吸出來。經口置管從實際情況出發,按實際需要能更快捷更有效的置入胃管,為搶救贏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