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星華
過敏性紫癜是兒童常見病,是一種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為小血管炎[1],臨床表現為非血小板減少性皮膚紫癜、腹痛、關節腫痛,嚴重者可以出現便血、嘔血及顱內出血,病程較長者可以出血腎臟損傷,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血尿及蛋白尿。我們采取低分子肝素應用于過敏性紫癜達到良好的效果,現匯報如下。
1.1 入選標準 選取年齡4~12歲兒童,臨床表現以下肢為主皮膚紫癜,伴或不伴腹痛、關節疼痛[2];無腎臟損傷血尿、水腫等臨床表現,無消化道出血,尿檢無異常(尿蛋白陰性、尿沉渣紅細胞<5個/HP),血小板及凝血系列(凝血酶時間、纖維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INR、)正常。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08-01-2012-05收治的符合入選標準過敏性紫癜兒童162例,其中男92例,女70例;年齡4~12歲,平均年齡7.9歲;其中單純皮膚型60例,腹型38例,關節型32例,混合型32例;將162例過敏性紫癜兒童分為低分子肝素組98例,常規治療組64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疾病程度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臨床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常規治療組:采取抗過敏氯雷他定、賽庚啶,抗血小板聚集雙嘧達莫片,維持血管通透性蘆丁片、維生素C等藥物治療,伴有腹型及關節型的短療程糖皮質激素。
低分子肝素組:常規治療組基礎上應用低分子肝素100U/(kg·d),iH,連續應用 10 d。
1.4 觀察內容:
1.4.1 近期療效觀察 對兩組病例進行近期療效觀察,觀察皮疹消退時間、消化道癥狀消失時間、關節癥狀消失時間進行統計并比較。
1.4.2 遠期療效觀察 對兩組病例進行隨訪6~12個月,觀察腎臟損害情況及發生率(腎臟損害標準按照腎臟分類標準分為單純血尿型、單純蛋白尿型、血尿伴蛋白尿型、血尿伴腎病綜合征型)。
2.1 近期療效觀察 對兩組病例進行近期療效觀察,觀察皮疹消退時間、消化道癥狀消失時間、關節癥狀消失時間進行統計并比較,具體見表1。
表1 近期療效觀察(±s)

表1 近期療效觀察(±s)
注:經統計學分析,兩組觀察內容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 皮疹消退時間(d) 消化道癥狀消失時間(d) 關節癥狀消失時間(d)低分子肝素組9.48±2.66 6.82±4.12 5.87±1.35 5.24±2.16 3.24±2.94 2.85±1.37常規治療組
2.2 遠期療效觀察 對兩組病例進行隨訪6~12個月,觀察腎臟損害情況及發生率統計并比較,具體見表2。

表1 遠期療效觀察(n,%)
過敏性紫癜是是一種IgA介導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為小血管炎,急性期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強,形成高粘滯血癥,血液濃縮,同時小血管炎造成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流緩慢,高粘滯血癥,紅細胞聚集造成組織缺氧加重,免疫復合物沉著增加,促進紅細胞聚集,導致炎癥介導免疫反應加劇[3],進一步加重臨床癥狀,并且大量的免疫復合物沉積是腎小球基底膜,造成腎臟損害。
低分子肝素具有肝素保護血管內皮,抗凝血酶,防止血小板粘附,促等全部藥物作用,并且基本不延長KPTT,很少發生出血,常規應用劑量下不用進行實驗監測,皮下注射生物利用率>90%,與血漿蛋白結合很少,血漿半衰期較長,每日應用1~2次可以達到有效血液濃度。低分子肝素分子結構與硫酸類肝素結構(HS)相似[4],硫酸類肝素主要形成腎小球基底膜選擇性電荷屏障,肝素可以補充陰電荷,腎小球電荷屏障進行保護,對已經發生血管基底膜陰離子屏障進行修復,阻止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小球基底膜,阻斷腎損害進展[5];并且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和基質增生,阻止膠原纖維形成,改善腎小球的結構和功能。
通過對本次病例觀察,低分子肝素組在近期療效皮疹消退時間、消化道癥狀消失時間、關節癥狀消失時間上顯著優于常規治療組經統計學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遠期療效中腎損害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治療組,經統計學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過敏性紫癜中應用低分子肝素具有應用方便,良好的抗凝、保護血管內皮、防止阻斷腎損害作用,減輕臨床癥狀,縮短病程,減少紫癜性腎炎發生,
[1]王淑美,張永法.銀杏葉制劑治療過敏性紫癜及預防紫癜性腎炎的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08,3(29):28-30.
[2]王纓,唐沂,李長鋼,等.兒童過敏性紫癜不同時期凝血功能狀態檢測及分析.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0,25(5):286-287.
[3]申志強.以腹痛為首發癥狀的兒童過敏性紫癜24例.新醫學,2010,41(10):622.
[4]劉素琴,董松英,李愛蘭.反復發作性過敏性紫癜患兒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25(5):286-287.
[5]周目光,彭海峰,韋楊義,等.低分子量肝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初步研究.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9,19(1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