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利
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突發的、病因復雜且不完全清楚的感覺神經性耳聾,是耳鼻喉科的常見急診之一。突發性耳聾的發病率約為5~20人/10萬人,并且近年來呈上升趨勢[1]。舒血寧能夠擴張冠狀血管,改善臟器血液循環及末梢微循環。本文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82例突發性耳聾患者,并對舒血寧和復方丹參注射液突發性耳聾療效進行對比,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在2010年04月至2011年04月收治的82例突發性耳聾患者,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齡32~69歲,平均41.5歲。發病時間1~15 d,平均8.2 d。所有患者經耳鏡檢查、聽力檢測(包括純音側聽、聲導抗),提示為輕度、中重度、重度、極重度耳聾,排除伴有高血壓、冠心病 、糖尿病、出血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82例突發性耳聾患者中,伴有耳嗚71例,眩暈64例,惡心13例,嘔吐8例。82例突發性耳聾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41例,輕度耳聾25例,中重度耳聾10例,重度耳聾5例,極重度耳聾1例,采用舒血寧(神威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3020795)進行治療;對照組41例,輕度耳聾22例,中重度耳聾11例,重度耳聾7例,極重度耳聾1例,采用復方丹參注射液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奧拉西坦針、地塞米松針藥物治療。研究組:采用舒血寧進行治療,舒血寧注射液12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靜脈輸注,1次/d,治療15 d。對照組:采用復方注射液治療,將10 ml復方丹參注射液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治療15 d。療效觀察:治療前后記錄患者耳聾程度、伴有耳鳴者記錄耳鳴的響度、部位、時間、特征、性質、音調。由同一位護理人員,在每天8:00~10:00進行檢查,以減少人為誤差的影響。療效判定:250~4000 HZ各頻率聽閾恢復正常或達健耳水平或恢復到此次發病前水平為痊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30 dB以上為顯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30 dB為有效;上述平均聽力提高<15 dB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全部患者例數。
1.3 統計學方法 Excel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痊愈28例,顯效10例,有效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6%;對照組痊愈25例,顯效7例,有效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2.9%。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參見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均做了血、尿、便常規、心電圖及肝腎功能檢查,對比未發生明顯改變,說明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突發性耳聾是突然發生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通常在12 h左右,患者的聽力下降至最低點,多發生在中年人,患者發病前沒有明顯的自覺病因,有時發生在睡眠中,少數患者發生在輕度或中度感冒、過勞或情緒激動之后。多發生于一側,多伴有低音調耳鳴。突發性耳聾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病毒感染,內耳微循環障礙,自身免疫功能及植物神經紊亂等因素等有關,以上原因可導致微血管水腫,血細胞聚集及高凝狀態而引起內耳微循環障礙[2]。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方法很多,包括藥物治療、局部用藥和非藥物治療方法,目前以藥物治療為主。
舒血寧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銀杏葉提取物,主要含有總黃酮醇苷及銀杏內酯。舒血寧中所含的銀杏內酯是血小板激活因子的特異拮抗劑,可防止PAF誘發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流動力學[3]。這對于突發性耳聾病因中血小板聚集、血液粘度增加、內耳微循環障礙有直接的治療作用。此外,舒血寧還是一個較強的自由基清除劑,能夠有效的清除自由基,增加缺血組織對氧及葡萄糖的供應等組織保護,保護內耳細胞免受過氧化物損害,從而起到治療作用[4-6]。本研究顯示,應用舒血寧和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突發性耳聾,患者的耳聾狀況都有所改善,舒血寧治療突發性耳聾療效顯著優于復方丹參注射液,其有效率高達97.6%。因此,對于突發性耳聾患者,舒血寧具有調節血管張力,拮抗PAF,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及血流變,清除自由基,減輕有害物質的損害的優點。并且舒血寧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安全性良好。舒血寧可作為一種比較理想的臨床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推廣。
[1]顧之平,佟玲,孫可淳.突發性聾預后與一些因素的相關性探討.中華耳鼻喉科雜志,1997,32:81-83.
[2]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突發性聾診斷依據和療效分級.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7,32:72.
[3]中華醫學會耳鼻喉科會.突發性耳聾診斷依據和療效分析,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5,41(5):324-325.
[4]王衛國,許榮,姚茂軍.突發性聾的早期治療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酵檢測.中華耳鼻喉科雜志,2002,37(4):274-276.
[5]劉永勝,冀永進,馬敏.金納多的臨床應用及作用機制.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5,02.
[6]王燕,劉穎,李軼,等.金納多治療突發性聾的療效觀察.中華耳科學雜志,2005,3(3):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