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燕 雒曉東 林明欣
(1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510405;2廣東省中醫院,廣州,510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慢性退行性變疾病,是發生于中年以上的黑質、黑質紋狀體通路變性的疾病[1],其臨床表現為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三大主證[2]。PD發病是多種機制協同作用的結果[3],目前尚缺乏特異性治療方法。本研究采用完全隨機對照法,以早期強直性帕金森患者為研究對象,驗證帕病1號方的臨床療效。
1.1 病例資料 來源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廣東省中醫院帕金森病專科門診患者。
1.2 診斷標準 1)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運動障礙及帕金森病學組2006年6月制定的PD診斷標準[4];2)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老年醫學會1992年公布的《中醫老年顫證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5]。
1.3 納入標準 1)符合原發性帕金森病的西醫診斷標準;2)分型診斷西醫屬強直少動型;中醫屬于陰血虧虛、筋脈失養型者;3)年齡35~80歲;4)Hoehn-Yahr帕金森病分級標準Ⅰ、Ⅱ級以內者。
1.4 排除標準 1)帕金森綜合征及帕金森疊加綜合征者;2)有嚴重的心、肺、肝、腎功能疾病;3)伴有其他嚴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
1.5 治療方法 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予帕病1號方,其組成為烏梅、白芍、山茱萸、當歸、熟附子、熟地黃、黃連、川芎、葛根、炙甘草、何首烏、人參、石菖蒲(按顆粒藥實際重計43 g顆粒/劑),將1劑藥加入300~400 mL沸水,分2次服用,每日1劑;對照組予美多芭,每次62.5 mg,2次/d;2組療程均為2個月。
1.6 觀察指標 1)帕金森病評分量表(UPDRS)第三部分:運動檢查,簡稱UPDRSⅢ;生活質量評分標準參照帕金森生活質量調查表(PDQ-39)。2)療效判定: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60%為顯效,≥30%為有效,<30%為無效。
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檢驗水平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納入符合標準的帕金森患者58例,治療組30例,脫落2例,對照組30例,無脫落;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H-Y分級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UPDRSⅢ及生活質量有效率比較 如表1示,對于UPDRSⅢ總有效率,治療組為89.29%,對照組為86.67%,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治療組與對照組在改善帕金森患者運動癥狀方面療效相當。對于生活質量總有效率,治療組85.71%與對照組60.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治療組在改善帕金森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優于對照組。

表12 組UPDRSⅢ及生活質量有效率比較[例(%)]
2.2 UPDRSⅢ及生活質量積分比較 如表2示,治療前,2組UPDRSⅢ積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2組積分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2組治療前后積分差值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2組均可改善帕金森患者運動癥狀,且療效相仿。治療前,2組生活質量積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2組積分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與對照組積分差值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2組均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且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表22 組UPDRSⅢ積分比較(±s)

表22 組UPDRSⅢ積分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組別 UPDRSⅢ 生活質量28 30 28 30治療前積分 17.94±2.29 18.70±1.63 19.33±4.35 19.55±4.10治療后積分 7.78±1.40** 9.65±1.35** 10.22±2.21** 13.55±2.56**治療后積分差值 10.17±2.85 9.05±1.67 9.11±4.13△治療組 對照組例數治療組 對照組6.00±3.13
帕金森病屬于中醫學“顫病”“振掉”及“震顫”范疇,其主癥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肢體和軀干的肌肉強直為主,另一類以肢體或頭的震顫為主。以“強直”為主要表現的帕金森病,主要指肌張力增高、動作遲緩、起步困難等臨床癥狀,可伴不同程度震顫,此類病證多與“肝主筋”有關,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有傷于筋,縱,其若不容”。
雒曉東教授認為,強直少動型帕金森病按《傷寒論》“六經辨證”屬于厥陰病,由于精血虧虛,筋脈失養發為拘病。帕病1號方為雒教授治療PD系列驗方之一,源于《傷寒論》厥陰病主方“烏梅丸”,其以烏梅為君藥,重在補肝養肝柔筋;《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故以熟地黃、山萸肉補腎,助肝化生血,另以當歸、白芍養血柔筋,葛根解肌以升津;佐黃連以退虛熱,川芎以活血通絡,取小劑量附子與熟地黃相配,有腎水包裹一絲元陽之意,以滋養、溫煦肝木,人參扶正治本;石菖蒲芳香宣竅以引藥入腦,炙甘草調和諸藥。上藥合用,共收滋養肝腎、濡養經脈之效。
美多芭復方制劑雖能明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障礙,但非多巴胺能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往往得不到相應改善[6],且會出現“劑末現象”及“開關現象”等不良反應,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長期用藥的依從性,而近年中醫藥治療本病之研究則取得可喜成績[7-8],如帕病1號方立足“病證結合”“辨證論治”及“整體觀念”,從整體上調節機體功能,從而改善患者體質,提高生存質量,故臨床療效顯著,在改善運動癥狀方面,療效與美多芭相仿,但在改善生活質量方面則優于美多芭。
[1]Lokk J,Delbari A.Clinical aspects of palliative care in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J].BMC,Palliat Care,2012,11(1):20.
[2]Jankovic J,Poewe W.Therapies in Parkinson's disease[J].Curr Opin Neurol,2012,25(4):433 - 447.
[3]Kwon HJ,Heo JY,Shim JH,et al.DJ-1 mediates paraquat- induced dopaminergic neuronal cell death[J].Toxicol Lett,2011,202(2):85 -92.
[4]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運動障礙及帕金森病學組.帕金森病的診斷[S].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39(6):408-409.
[5]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老年醫學會.中醫老年顫證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S].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2,15(4):39 -40.
[6]Henchcliffe C,Severt WL.Disease modific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J].Drugs Aging,2011,28(8):605 -615.
[7]郭仁真,周文泉.中醫藥對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J].世界中醫藥,2008,3(4):251 -252.
[8]朱燕波,徐春波,洪偉麗,等.帕金森病中醫療效評價評分表的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1,6(1):2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