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
急性腦卒中患者中至少會有45%左右的患者在卒中后產生抑郁,多在腦卒中后的2~12月內發生。由于抑郁反應發生較隱蔽,不容易被人發覺,部分患者存在交流障礙,造成不能準確檢出抑郁癥狀,常常是發生意外事件后才被發現。卒中后抑郁加重了患者精神上的痛苦,且對患者的神經康復及治療產生較大的影響[1],嚴重的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中選取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急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早期預防卒中后抑郁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急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齡35~72歲,平均年齡(50.5±5.5)歲,病程4~85 d,平均病程(32.5±4.5)d;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及CT檢查確診,癥狀均符合相關腦卒中診斷標準,其中腦出血32例,腦梗死54例;所有患者HAMD評分均小于等于16分;住院時間均超過20 d;排除患有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排除有惡性腫瘤、進行性高血壓、精神病或者癡呆病史的患者。將其隨機平均分為A組和B組,各4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評分情況(分)(±s)

表1 兩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評分情況(分)(±s)
?
1.2 方法 A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期間不給予抗抑郁的藥物治療;B組患者給予早期預防抑郁治療,氟西汀膠囊20 mg口服,1次/d,在治療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心理特點給予合理的心理疏導,幫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消極情緒。3個月后觀察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1.3 評定標準 評定患者抑郁情況可根據HAMD進行評分,患者癱瘓肢體運動功能按照Fugl-Meyer評分標準進行評分,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根據 Barthel指數積分進行評分[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評分情況 經過3個月的治療后,兩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并發癥及住院費用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發生不良反應病例;A組住院期間發生并發癥患者15例,B組有6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平均住院費用(10321.5±4625.2)元,B組平均住院費用(11761.5±4865.2)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腦卒中又被稱作腦血管意外,是由于各種誘發因素引起的腦血管疾病患者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癥狀導致的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臨床上表現出一過性或永久性腦功能障礙的癥狀和體征,其起病突然,患者往往出現神經功能的損傷及功能障礙,造成生活能力減弱,患者的生活被徹底改變,這就造成患者在病情發展過程中出現心理及情感上的障礙,而作為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卒中后抑郁。
經大量臨床資料研究顯示,卒中后抑郁是目前阻礙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的重要影響因素。卒中后抑郁能延長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恢復時間,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引發患者的死亡,而死亡事件大多發生在神經功能恢復階段最重要的卒中后數月之內。故對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抑郁治療具有重大意義。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抗抑郁藥物中,氟西汀是一種具有選擇性的血清素,能對神經突觸細胞再吸收神經遞質血清素產生有效抑制作用,從而增加血清素的整體水平,而對于多巴胺及5-羥色胺能能等其他受體不具備任何結合力,能夠有效減少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3],從而達到治療抑郁的效果。口服氟西汀后通過消化道進行吸收,患者進食時不影響其生物利用度,吸收后其能與血漿蛋白大量結合,并廣泛分布。服藥數周后能使血漿濃度達到穩定狀態,對于治療抑郁癥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已被廣泛應用。早期康復臨床應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醫生及患者大部分注意力在物理康復方面較為集中,而忽視了患者心理康復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卒中后抑郁防治方面的內容,故加強防治卒中后抑郁在治療腦卒中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時,要對患者產生的焦慮、抑郁、悲觀等不良心理因素進行分析,結合患者性格特征、家庭狀況及文化程度等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治療方案,對患者實行綜合性的心理康復治療。
本研究中,86例腦卒中患者經過3個月的治療后,兩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預防抑郁治療組患者HAMD、Fugl-Meye及Barthel評分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常規治療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住院期間,早期預防抑郁治療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較常規治療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預防抑郁治療組患者住院費用較常規治療組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于急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預防卒中后抑郁治療,能有效減少急性腦卒中后患者產生抑郁并發癥,對患者神經功能的改善起著較大的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朱炯端,孫芳,陳志光.探討早期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響.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58(10):48-49.
[2]陳莉.社區卒中患者抑郁癥狀轉歸對神經功能的影響.內科,2010,28(06):46-48.
[3]陳后勤.早期心理疏導對急性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復的影響.安徽醫學,2009,56(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