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昕
【摘 要】小微企業是吉林省經濟增長的生力軍。但長期以來,融資難的問題一直是困擾和制約小微企業發展主要因素。本文針對目前吉林省小微企業融資的問題,提出了“政策普惠,金融創新”的建議,促進吉林省小微企業健康持續地發展。
【關鍵詞】吉林省;小微企業;融資;瓶頸;建議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9 -0025-01
一、國家與地方政府扶持小微企業的有關金融政策
2011年10月國務院出臺了9條金融財稅政策,主要內容是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支持的力度。銀監會出臺了《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的補充通知》,提出更為具體的差別化監管和激勵政策,加大對中小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2012年4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確定了完善財稅支持政策、金融支持、加強技術改造、強化服務管理等八項29條新政扶持措施。2012年3月,吉林省政府在實施新一輪民營經濟騰飛計劃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意見》。2013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拓寬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這些政策的出臺對促進吉林省小微企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促進了小微企業健康發展。但由于政策可操作性較低、針對性不強;中央制定并實施的相關優惠政策,對于在當前地方財政收入吃緊的情況下,有些政策執行時缺乏動力,有些政策對于減免費用的比率和數量沒有明確規定,使政策執行起來難度較大。
二、吉林省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瓶頸分析
目前吉林省小微企業總量已達到112.9萬戶,占民營市場主體的98.1%,全省小微企業上繳稅金占全省財政收入的近1/3。雖然政策措施的出臺對改善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受歷史傳統和發展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吉林省小微企業融資現狀仍不容樂觀。
首先,從資金供給方面來看,據省工商聯調查顯示,銀行貸款在大型企業的覆蓋率可以達到100%,中小企業的信貸可獲得率在18%左右,而小微企業可獲得的信貸率在15.5%左右,90%以上的個體私營企業完全靠自籌來解決創業資金問題。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雖然吉林省各銀行提供給小微企業的資金比重有所增加,再加上新興的城市商業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供給,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有所緩解,但資金供給增長速度落后于其創造的產值增長速度。截止2012年底,各銀行貸款增幅達97%且有遞增趨勢,但仍低于同期我國小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增幅8個百分點,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
其次,小微企業融資風險大,融資成本高。有關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平均上浮10%~30%,加上相關費用累計上浮水平達到60%~100%,相當于年10%~12%的利率水平,而小微企業的平均盈利能力只在6%~11%之間,低于貸款定價水平。特別是2013年7月央行宣布取消貸款利率下限的管制,其政策的初衷是促進金融機構采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在信貸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只有大型的企業才能從銀行拿到基準利率下浮的貸款,這只是進一步降低大型企業的融資成本,貸款利率短期內難以下降。商業銀行貸款利率的浮動性會根據風險水平有更大浮動,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瓶頸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解決。
再次,缺乏對政策的理解與把握。近年來,吉林省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財政、稅收、金融政策和措施,但政策的發揮效果并不理想,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許多小微企業對扶持政策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與把握,致使一些企業沒能有效地利用政策的良好條件,導致企業資金鏈匱乏,舉步維艱,甚至破產倒閉。
三、解決吉林省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建議
(一)提高政府政策的執行力度,加強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扶持
近年來,中央頒布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新政,吉林省也陸續出臺一系列新政措施,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解決。但這些新政能否產生初衷的效果,關鍵看其執行力度。因此,為了保障執行力度,省政府應對已經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行跟蹤督查,對本地區或本領域上一年小微企業金融財政稅收服務情況、成效、問題統一匯總上報省里,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并與各部門當年的業績相聯系,使各種惠及小微企業的政策真正落實到實處,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二)完善小微企業征信體系和風險分擔體系
征信業的健康發展,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的有效運行需要征信立法保障,我國已于2009年10月制定《征信管理條例》,但對小微企業征信體系的實施和管理還需進一步完善,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小微企業透明度不高,因此從企業成立之初,就應建立完善征信檔案,并將其信息共享于金融、稅務、海關、工商等部門。
風險分擔體系可以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吉林省政府已將中央財政2012年9月下發的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4010萬建立合理的資金分配制度,對小微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和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創新改造項目進行貼息扶持。
(三)完善小微企業融資中介服務體系
由吉林省政府部門主導,聯合銀行、證券、保險、擔保、信托、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利用 “實體+網絡 ”平臺的方式,為小微企業提供便捷融資服務,提高融資效率。建立健全融資抵(質)押物登記服務機制,研究構建省、市、縣三級物權融資抵(質)押登記托管交易服務體系,實現信息發布、產權登記、中介服務等一站式服務。截止到2012年底,吉林省小微企業股權出質登記融資161.2億元,動產抵押登記融資141.3億元,商標質押登記融資1.3億元,增加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途徑。
(四)規范發展小型專業銀行
根據融資啄序理論,企業規模與銀行信貸上存在著一種倒u型的關系,在以銀行為主的企業融資體系下,小微企業由于自身信息和資產規模等約束條件的限制,很難從大銀行獲得信貸支持。而單純依賴大銀行內部設立的小企業貸款機構,也很難滿足小微企業融資的資金缺口。建立和規范發展小型銀行,專業化發展正好可以彌補大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的融資矛盾。專業小銀行是典型的在某地域集中經營的銀行,不但總部與客戶的距離較近,而且熟悉當地情況,靈活方便,有助于減少在傳遞過程中的信息紕漏和失真,從而能較好的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滿足小微企業貸款“小、頻、急、短”的特點。
(五)調整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的準入門檻,增加貸款能力
根據中央要求,吉林省2012年調整了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的準入門檻,截止到2013年6月,全省累計批準開業的小額貸款公司441家,注冊資本金147.2億元,全省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101億元,較年初增加25.5億元。全省村鎮銀行28家,其中2013年上半年開業4家,截止6月底村鎮銀行各項貸款余額155.8億元,較年初增長23億元。今后,還要繼續增加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的數量,使他們成為專業銀行的有效補充,并且鼓勵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轉化成村鎮銀行。
參考文獻:
[1]李偉.中小企業發展與金融支持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
[2]吳群.以金融支持為突破口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創新[C].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2006.
[3]高鑫.吉林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J].商業文化,2012,(3).
[4]李娜.新經濟環境下小微企業融資策略研究[J].商業會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