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偉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9 -0142-01
初中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代,也是學習寫字的黃金時代。因此,初中寫字教學不容忽視。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主張初中學生主練鋼筆字。在多年的寫字教學中,我不斷探索寫字教學的方法,積累了一些經驗,試述如下。
一、激發興趣是前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學生練字才能用心投入,持之以恒。激發興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讓學生了解祖國的書法藝術。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獨創的一種藝術,是中華文化的燦爛之花。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書法之美,表現為線條美、形體美、力量美、氣韻美、意境美。在幾千年的書法發展史上,名家輩出,流派紛呈,有的像春風拂柳,婀娜多姿;有的如江河滔滔,一瀉千里;有的像游龍戲鳳,靈動飄逸……書法藝術最典型地體現了東方藝術之美和東方文化的優秀,是我們民族永遠值得自豪的藝術瑰寶。學生聽了教師激情洋溢的演說,自會油然而生自豪感和使命感,激發寫字興趣。
(二)給學生講書壇軼事、趣事。
如:羲之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王獻之刻苦練字,磨完十八缸水;蔡邕觀工匠刷墻,而創飛白體;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得草書筆意而書藝大進;張旭醉酒后以頭蘸墨而作草書,筆墨酣暢淋漓,醒后疑有神助;智永和尚退筆成冢;唐太宗派蕭翼智賺《蘭亭序》等等。這些故事既興味盎然,又頗有勵志之功效,學生聽后于嘖嘖贊賞之余,不免嘆之慕之,心向往之,內心勃勃而躍躍欲試。
(三)讓學生了解寫好字的目的和意義。
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課程,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熱愛祖國文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并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是現代中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練字可以陶冶學生情感、增進學識修養,更重要的是,練字還可以培養專心、耐心、細心的品質和辦事認真的習慣,終身受益無窮。
(四)教師要以身作則。
實踐證明,某個老師的字寫得好,他的學生寫的字也會比較好。教師經常練習書法,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教師平時板書字跡規范、美觀,學生就會心生羨慕、佩服,進而模仿。此時教師適時加以點撥,對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是非常管用的。
(五)營造寫字氛圍。
在學校、教室甚至家里張貼名人、老師、學生作品,并經常指導學生欣賞、點評,營造一種濃厚的書法氛圍,感染學生,激發他們學習書法的興趣。
二、指導有方是關鍵。
(一)重視描摹,夯實基礎。
描摹,是初學習字者必做的功課。這個環節做得好,就為今后練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長30厘米、寬20厘米、高5厘米的長方體木箱,頂面開一個10厘米見方的練字窗,箱中裝上一個小燈泡,并可調節亮度。練字時,將范字置于練字窗上,用玻璃壓住,將練字用的半透明紙鋪在玻璃上,亮起小燈泡,燈光透上來,將范字的一筆一畫清晰的呈現在練習紙上,學生描摹便能惟妙惟肖。學生將范字描摹一行,覺得滿意,即可將所描之字當范字,繼續描摹,省得描一字移一字,提高了效率。同時,學生邊描邊調暗燈光,直到燈滅,再描一行,亮燈,若所寫字與范字完全重合,即可進入下一環節——臨帖。
(二)臨貼比照,熟能生巧。
學生經過描摹,對范字的一筆一畫已相當熟悉,此時再觀察范字,默記在心,然后依樣畫葫蘆,在稿紙上一氣呵成寫好這個字。臨貼時不可心急,要與范字反復比照,務求一筆一畫都能與范字重合。臨貼不能看一筆寫一筆,一個字的“套路”要完整,要做到胸有成竹,方能入門。一個字要多臨幾遍,加深記憶,方可熟能生巧。
(三)遷移拓展,學以致用。
即在平時的學習中,做作業、寫作文、考試時,要把所學到的書法技巧運用起來,先求好,再求快,久而久之,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不少學生練字時,字寫得有模有樣,一到做作業,就又是另外一番面目,將練字與寫作業完全脫離開來。這樣做,是永遠也練不好字的。
(四)嘗試創作,融會貫通。
經過一段時間的書法練習,學生有了一些書法功底,即可指導學生嘗試書法創作。初學者進行書法創作,字數不可太多,一般是讓學生寫一首詩或一首詞。書法創作的過程是將所學書法技巧融會貫通的過程。創作前,要指導學生把每一字、每一筆先想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動筆,切不可想一字寫一字。創作完成后,教師不僅要進行品評,還要指導學生相互評價,既要讓他們覺得學有所成,有成就感,又要讓他們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描摹——臨貼——遷移——創作,一輪完畢,又從頭再來一輪,一輪一輪,循環往復。這種循環往復,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一個不斷進步、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起初是一筆一畫務求到位,得其間架;繼而提按頓挫,得其筆力;繼而快慢疾徐,得其節奏;進而或平正淳和,或秀朗峭拔,或瀟灑飄逸,得其神韻;最終則隨意揮灑,皆合法度,張揚個性。
三、鼓勵督導是保障。
要想學生練字有成,教師的鼓勵督導不可或缺。寫字課上,教師
務必隨堂指導,學生練得好,及時鼓勵;練得不對,及時指正。學生的寫字作業,務必精心批閱,寫得好的字,要用紅筆圈出,并及時下發。這樣,學生才會有持續練字的熱情,不致敷衍了事。教師要在教室辟出一個書法角,將優秀的寫字作業或創作展出來,供學生學習、觀摩、品評。教師還要成立課外書法興趣小組,定期開展書法活動:或欣賞優秀的書法作品,或交流學書心得,或進行書法競賽。總之,要千方百計讓學有所成的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要讓學生練字的熱情持續高漲。
“字無百日功”,書法藝術博大精深,練字法門各有巧妙不同,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打好基礎,循序漸進。我相信,只要我們的學生做個有心人,永不滿足,不斷進取,必將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