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楠
(太重煤機有限公司, 太原,030032)
山西省作為中國的煤炭資源大省,其煤炭特點以煤炭種類齊全、儲存量大、煤炭質量高和運輸方便等為全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年來大規模、粗放式和掠奪式的開采,使其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生態環境嚴重破壞、地質塌陷、礦難頻發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并且,隨著我國能源開發向西部轉移,陜西、新疆、內蒙等地區的新能源基地對于山西傳統煤炭產業的沖擊也越來越明顯。除此之外,煤炭資源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按照山西省目前年開采煤炭的能力,山西煤炭資源將在一百年以內開采殆盡。提高對山西省煤炭產業轉型的研究能力、提高山西煤炭產業的競爭力,已經成省政府、研究機構關注的重點。
1)山西省經濟發展過于依賴煤炭產業;
2)產業發展畸重畸輕、產業結構不合理;
3)煤炭開采過度導致的生態環境破壞日趨嚴重;
4)山西省可持續發展戰略難以實施。
因此,加強山西煤炭產業轉型研究,為山西省煤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行的策略建議,對促進山西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鉆石模型”作為分析產業競爭力的最經典的模型之一,該模型分析提出,已經在包括煤炭產業在內的眾多領域中被引用來分析其產業競爭力。

圖1 完整的鉆石模型體系
“鉆石模型”分析主要有四個方面:①生產要素,這里面主要包括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人力資源以及基礎設施。這些要素構成產業競爭力的基礎。②需求條件,主要是行業產品或服務的本國市場需求。③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或輔助和相關性行業),相關產業會為所研究的產業提供相關支持和提高其市場競爭力。④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的表現。
本文擬通過運用鉆石模型分析山西煤炭產業各要素的優勢與劣勢,分析其轉型的可行性,并依此作為后續的政策建議提供依據(如圖1)。
通過鉆石模型分析,山西煤炭資源仍舊擁有一定的優勢,在礦產資源上可以提供足夠的支持,而且交通運輸發達。目前條件下煤炭依舊會是我國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在一定時期內煤炭產業地位依舊非常重要,需求狀況穩定。煤炭深加工類企業較少,可以大力加強煤炭工業及其相關產業,對煤炭進行深加工,提高煤炭產業附加值,省政府在政策上對煤炭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得出以下結論,山西省煤炭產業轉型應該堅持傳統產業鏈擴展與延伸模式。
在生產要素方面,山西省最主要的優勢是其煤炭資源豐富且煤質優,其次是煤炭運輸的鐵路干線和公路通道的基礎設施也相對良好,但與市場需求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同時人力資源的緊缺和知識資源的落后使當地競爭力無法進一步提升,環境破壞嚴重,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代價。
在相關產業和輔助行業方面,目前電力、鋼鐵、建筑三大行業的目前狀況對煤炭的需求依舊穩定,山西省煤炭的需求量依舊不低,這些行業的節能技術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山西省的煤機制造水平領先國內其他公司,能為山西煤炭生產提供有力的支持。
企業策略結構與競爭對手方面,經營分散,無序市場競爭時有發生。無序到市場競爭嚴重破壞了整個產業的正常發展,這不僅導致浪費煤炭生產能力、對煤炭資源的不重視和浪費社會資源配置,全行業的虧損,還破壞了經濟正常秩序。
政府方面,山西省目前為有潛力的煤炭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并使之整合成為大型國有煤炭企業。
總之,從上述分析可知,山西省煤炭產業轉型在要素資源、基礎設施、政府行為、需求狀況方面在國內具有明顯的優勢,但企業技術含量和規模、競爭秩序、經營度、高級技術人員方面相對處于劣勢。因而,只要政府和企業采取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將有利于劣勢轉換為優勢,實現傳統產業鏈擴展與延伸,從而促進山西省煤炭產業的轉型。
山西煤炭產業的產業轉型對山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從上文分析中也看到,山西省煤炭產業轉型應該堅持傳統產業鏈擴展與延伸模式。而該模式的采用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也需要人才、相關產業、技術、政府政策等要素的支撐。結合山西省的實際情況,并根據上文“鉆石模型”分析中,山西省煤炭產業轉型存在的劣勢,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山西省煤炭產業轉型:
加強煤炭產業相關專業人士的栽培。在人才培養方面,省政府應在煤炭產業內建立更為合理的人才培養和深造制度,努力培養出能力較強的擁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才,真正的以人為本,為山西煤炭產業的提高做出卓越的貢獻。在科技開發利用方面,應該以煤炭企業為重點,加強煤炭企業與專業煤炭的研究所以及相關院校合作,從而使得山西省煤炭產業的科研技術發展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支持下,為山西省煤炭產業能夠獲得更為良好的科研和人才支持。
延伸煤炭產業鏈,將上下游產業一體化,將原來單一支柱產業多元發展,這是煤炭產業轉型的必經途徑。將煤焦、煤鋼、煤化工等相關產業做大做強,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煤炭相關產業。國外煤炭企業已逐步將煤電化等關聯產業聯合發展,山西省的部分企業也有相似的舉措,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在電力鋼鐵產業和建筑行業用煤量會持續增長。支持煤炭企業聯合電廠在礦坑口建設大型電廠,將坑口煤矸石合理利用發電、利用電廠余熱集中供暖、礦井疏干水循環利用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是煤炭資源就近轉化。生產高爐噴吹精煤,代替焦炭提供熱量。加大煤炭篩選深度,生產不同質量規格和顆粒大小的煤炭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煤炭產業是典型的資源型產業,煤炭產業的發展需要在前期有大量的資金、先進技術和人力資源的投入。因此煤炭產業的特點,也要求煤炭企業必須發展成為大企業、大集團。因為只有大型的企業集團才能使生產大型化,使生產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并將產能和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而且大型企業集團能夠更好地組織生產,使生產標準化,為安全生產提供最有利的保障。發展大型的煤炭企業集團,可以減少煤炭市場上的無序競爭,維護市場秩序,穩定煤炭價格,保護煤炭資源。大力發展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可以使經濟規模充分實現,規模優勢得以凸顯,使得新型設備和新技術的應用得以充分的實現,從而使生產效率最大化,同時生產成本最低化。發展大型的煤炭企業集團,可以使得煤炭企業能夠更加合理有效的將資源分配,并且保護生態環境。
山西省政府的宏觀政策調控對煤炭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產業政策影響著山西省煤炭產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在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路上,經歷了政府的強勢整合后,山西煤炭企業已經以新的面貌展現,大幅度提高產業集中度,企業迅速的提升了產能。
煤炭資源是山西省最寶貴的財富之一,為山西和全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山西省煤炭產業經濟轉型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作為典型的資源型產業,主導產業大多數是煤炭、煤化工等產業,其產業結構調整難度大,經濟轉型任務非常艱巨。發展大型煤炭集團和煤炭相關產業已經成為山西省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1]姚曉艷.高新區建設和關中經濟帶產業轉型與空間重組[D]西安:西北大學,2004(2):62-64.
[2]潘志偉.中心城市產業轉型初探[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2(5):63.
[3]肖文韜,劉淑娟.專用性資產與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5,(3):110-114.
[4]凌文昌,鄧偉根.產業轉型與中國經濟增長[J].中國工業經濟,2004(12):20-24.
[5]錢勇,趙靜.促進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的稅收政策[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48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