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杭州灣表層沉積物碎屑礦物分布及物質來源*

2013-11-28 06:29:16王昆山金秉福石學法姜曉黎
海洋科學進展 2013年1期
關鍵詞:質量

王昆山,金秉福,石學法,姜曉黎

(1.海洋沉積與環境地質國家海洋局重點實驗室,山東 青島266061;2.國家海洋局 第一海洋研究所,山東 青島266061;3.魯東大學 地理與規劃學院,山東 煙臺264025)

杭州灣沉積物主要來源于長江,泥沙入海后向南擴散的部分物質在潮流的作用下進入杭州灣。杭州灣沉積物其次來源于錢塘江、曹娥江和甬江,其中錢塘江年均輸沙量0.06×108t,約占長江輸沙量的1%(長江年均輸沙量為4.86×108t)。長江口與杭州灣的海岸交匯點(南匯嘴)為長江泥沙擴散南下的主要通道,灣內水動力以強潮作用為特征,風浪較小,潮流具有潮差大、流速大的特點。灣內多島嶼,東部分布嵊泗列島、受水動力和島嶼阻隔影響較大,沉積環境復雜[1-3]。

杭州灣沉積物多為粉砂質沉積,中部富含粘土,在杭州灣口附近出現砂質沉積物,碎屑礦物組成受長江、錢塘江輸入物質影響明顯。杭州灣懸沙運移、沖淤變化以及物質來源、沉積動力學等方面的研究深入,主要集中在杭州灣北岸、庵東淺灘、崎嶇列島等區域[4-6],對于杭州灣內大比例尺的礦物分布研究并不多,我們擬通過杭州灣內表層沉積物碎屑礦物的質量分數和組合變化特征,討論長江和錢塘江物質在杭州灣內的分布及擴散趨勢,加深對杭州灣表層沉積物分布規律的認識。

1 樣品和方法

所分析樣品是2008-04-06間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利用“浙臨漁2170”和“蘇靖漁03528”作為調查船,使用抓斗和箱式取樣器在杭州灣內取得232個表層沉積物。碎屑礦物室內分析流程如下:1)取沉積物原樣40~100g,烘干后稱重,得到沉積物干樣重量;2)放燒杯中用清水浸泡,經充分攪拌使碎屑礦物與粘土組分分離,依次用孔徑為0.063,0.125和0.25mm的銅篩對沉積物進行分離;3)選取0.063~0.125mm粒級的細砂組分稱重,加三溴甲烷重液分離(重液比重為2.89);4)分離后分別稱重,得到輕、重礦物質量分數及此粒級碎屑礦物質量分數,稱重精度為0.001g。其后對每個樣品的輕、重礦物分別鑒定300個顆粒或以上,研究工作采用了實體顯微鏡觀察和偏光顯微鏡(油浸法)。鑒定中對礦物特征如顏色、形態、條痕、鐵染程度、蝕變程度、顆粒相對大小、光學性質等進行了較詳細的描述。然后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研究區優勢礦物、特征礦物的分布特征,劃分了礦物組合。

沉積物碎屑礦物質量分數等級以累積百分頻率分割的方法進行多級劃分,以有效編制礦物質量分數分布圖,明確表明礦物分布的規律,劃分的主要目的是突出高、低質量分數區,表現背景值,劃分原則:1)全部數據按質量分數從低至高統計累積頻率;將累積頻率分為如下6個等級:最小值,15%,25%,50%,75%,85%,最大值;求得各級的質量分數范圍并作圖。2)各級所反映的礦物學含義為:0~15%為極低值,15%~25%為低值,其分布區稱為低質量分數區;25%~50%為低中值(低背景值),50%~75%為高中值(高背景值),其分布區稱為中質量分數區;75%~85%為高值,85%~100%為極高值,其分布區為高質量分數區。

2 結果與分析

2.1 碎屑礦物組成與分布

2.1.1 組成

杭州灣沉積物中共鑒定出重礦物37種,優勢礦物(平均質量分數>10%)為普通角閃石和綠簾石,平均質量分數1%~10%的礦物包括陽起石,黑云母,褐鐵礦,水黑云母,鈦鐵礦,白云母,榍石,透閃石,黝簾石,透輝石,磁鐵礦,石榴子石,普通輝石,平均質量分數<1%的礦物包括自生黃鐵礦,磷灰石,菱鎂礦,白云石,鋯石,電氣石,膠磷礦,霓輝石,赤鐵礦,螢石,硅灰石,綠泥石,白鈦石,紫蘇輝石,磷釔礦,符山石,紅柱石,金紅石,玄武閃石,矽線石,霓石,獨居石等,樣品中含有少量的風化碎屑、巖屑。輕礦物種類有9種,優勢礦物為石英,斜長石,其它礦物包括鉀長石,綠泥石,絹云母,白云母,海綠石,黑云母和方解石,樣品中含有少量的生物碎屑、有機質和風化碎屑。碎屑礦物基本統計數據見表1。

表1 杭州灣表層沉積物碎屑礦物質量分數基本統計(%)Table 1 Percentage of detrital miner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Hangzhou Bay(%)

2.1.2 分布

杭州灣沉積物碎屑礦物主要以輕礦物為主,重礦物質量分數較低,多在4%以下,沉積物成熟度低。礦物表面特征及質量分數變化較為明顯,重礦物以普通角閃石、綠簾石為主,局部富集云母(片狀礦物)為特征:其中普通角閃石多為淺綠色、綠色,次棱角狀,多碎片、有輕微風化蝕變;綠簾石多為綠色、淺綠顆粒,次棱角狀,半透明,顆粒表面有風化;片狀礦物多以薄片狀為主,少見厚板狀;抗風化能力強、比重較大的礦物如石榴子石、鋯石,鈦鐵礦等質量分數很低。輕礦物以石英、長石為主,富含綠泥石和絹云母,其中石英多為碎粒、次棱角狀,長石表面多磨蝕,半透明顆粒為主。下面對礦物參數的質量分數及分布特征予以簡單描述。

1)重礦物總質量分數(沉積物)是指重礦物的質量占沉積物干樣質量的百分比,表明重礦物在沉積物中的分布趨勢,平均值為0.129%,變化范圍0.001%~3.887%(表1)。高值區主要出現在杭州灣的東北部、岱山島周邊、舟山島周邊以及錢塘江口附近,在杭州灣中部出現大面積的低值區,甚至零值區,整體趨勢是東西部高,中部低(圖1a)。

2)重礦物質量分數(細砂)是指重礦物質量占輕、重礦物質量之和的百分比,平均為3.39%,變化范圍0.12%~19.78%。高值區主要出現在杭州灣中部,在舟山島、岱山島周邊出現低值區,與重礦物總質量分數的分布趨勢不一致,這說明輕、重礦物的相對質量分數與底質類型、沉積物分選以及礦物蝕變有關系(圖1b)。

3)普通角閃石多為淺綠色、綠色,次棱角狀,多碎片、有輕微風化蝕變,顆粒表面有磨蝕。平均質量分數為46.6%,變化范圍9.5%~68.7%。整體分布趨勢是北部較高而南部較低,可能受長江沖淡水的影響較大,而島嶼沖蝕產物對其質量分數變化的影響較小(圖1c)。

4)綠簾石多為綠色、淺綠顆粒,次棱角狀,半透明,顆粒表面有風化,多為輝石和閃石類蝕變而來。平均質量分數為14.0%,變化范圍2.2%~30.7%。高值主要分布在調查區的南部近岸水深較淺處,北部為低值區,總體上為南高北低的分布趨勢(圖1d)。

5)片狀礦物(云母類)包括黑云母、白云母和水黑云母,以黑云母為主,片狀,深綠色為主,少量呈褐色。其質量分數多時,以薄片狀為主,質量分數低時則以厚片狀為主。平均質量分數為9.2%,最大值80.7%。云母分布廣泛,局部海區沉積物中質量分數高,其分布趨勢與重礦物總質量分數分布相似,高值區主要分布在錢塘江口、崎嶇列島西部、舟山島東部,低值區主要位于近岸海區(圖1e)。

6)赤鐵礦和褐鐵礦:赤鐵礦,黑色、暗黑色的鐵氧化物,多為顆粒;褐鐵礦,隱晶質礦物,通常呈現鐘乳狀、塊狀等,半金屬光澤,褐黑色、棕黃色、褐色。赤鐵礦和褐鐵礦的平均質量分數為4.2%,最大值13.4%。高值區主要分布在調查區中部、舟山島南部,總體上是中部高,其它海區分布中、低值(圖1f)。

7)鈦鐵礦多為粒狀,不規則粒狀等形態,亮黑色,強金屬光澤,次棱角狀居多,在海區多有磨蝕。平均質量分數為2%,最大值24.1%。高值(2.5%~24.1%)區大面積分布在調查區中部,低值區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圖2a)。

8)極穩定礦物組合包括榍石、鋯石、石榴子石和電氣石,平均質量分數2.8%,最大值8.8%。主要以石榴子石為主,調查區北部的崎嶇列島附近分布低值區,整體分布趨勢是中間高四周低(圖3b)。

9)普通輝石在海區分布廣泛,多風化,以半透明到不透明,淺綠、灰綠色顆粒為主,有磨蝕。平均質量分數為0.9%,最大值3.2%。高值區呈散珠狀分布在調查區的南部和北部海區,靠近岱山島、舟山島、崎嶇列島,調查區中部分布低值區(圖2c)。

10)石英形態以粒狀、次棱角、次圓狀為主,有磨蝕,部分顆粒表面具有鐵染現象。平均質量分數46%,變化范圍為0.7%~62.7%。高值出現在調查區的北部,近于東西向分布,而在調查區南部分布低值,偶見珠狀高值區,整體上看是北高南低的近東西向條帶狀分布。在錢塘江口出現極低值,為0.7%~40.7%(圖2d)。

11)長石包括斜長石和鉀長石。斜長石以淡黃、灰白、灰綠的顆粒狀為主,表面混濁,光澤暗淡,磨蝕較重,平均質量分數為29.2%,最大值55%。鉀長石多為紅色、褐色、淺褐色顆粒狀,硬度較大,風化磨蝕較重。平均質量分數7%,最大值17%。高值呈珠狀分布全區,主要分布在調查區南部近岸海區,中值(5%~9%)以背景值分布全區,低值主要出現在錢塘江口、崎嶇列島西部海區(圖2e)。

12)絹云母(輕礦物)黃綠色,絲絹光澤,部分蝕變顏色為紅褐色,不透明,形狀多為薄板狀,厚板狀少見。平均質量分數3.7%,最大值51.3%。源巖為變質巖,反映物源較為明顯。高值主要出現在錢塘江口、岱山島北部、崎嶇列島周邊沉積物中,調查區北部出現低值區(圖2f)。

圖1 杭州灣表層沉積物重礦物分布Fig.1 Distributions of heavy miner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Hangzhou Bay

2.2 組合分區

綜合重礦物的主要變量,以重礦物總質量分數、重礦物質量分數、普通角閃石、綠簾石、片狀礦物、赤鐵礦和褐鐵礦、普通輝石、鈦鐵礦、極穩定礦物組合、石英、長石以及絹云母等12個參數作為變量進行聚類分區,這些變量綜合了沉積物質量、粒級以及反映水動力、物質來源和風化作用影響等多方面的信息,基本可以反映碎屑礦物在海區的總體分布趨勢。根據聚類分析結果并結合其分布在杭州灣劃分為3個碎屑礦物組合區(圖3),各組合分區礦物種類和質量分數變化明顯,與底質沉積物類型和陸地物質來源密切相關。各分區碎屑礦物的基本統計數據(表2)。

1)Ⅰ區:錢塘江口南部近岸礦物區,樣品數13(表2)。本區的重礦物(沉積物)質量分數為全區最高,達到0.325%。重礦物中優勢礦物為普通角閃石、黑云母和綠泥石,其平均質量分數分別為41.8%,17.8%和11.0%(表2)。白云母的質量分數較高,其它礦物如普通輝石、鈦鐵礦、磁鐵礦、赤鐵礦和褐鐵礦的質量分數較低,極穩定礦物組合(石榴子石、鋯石、榍石、金紅石和電氣石等)的質量分數也非常低,平均值僅為2.7%,偶見自生黃鐵礦出現。輕礦物以石英、斜長石、白云母和絹云母為主,其平均質量分數分別為36.5%,17.8%,15.3%和14.5%,云母的總質量分數高于石英的質量分數,且絹云母為全區最高,其它礦物的較低。

圖2 杭州灣表層沉積物碎屑礦物質量分數分布Fig.2 Distributions of detrital miner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Hangzhou Bay

2)Ⅱ區:杭州灣北部礦物區,樣品數114。重礦物(沉積物)質量分數的平均值為全區最低值,僅為0.067%,最高為1.708%(表2),重礦物(細砂)質量分數較Ⅰ區高,平均為2.15%。重礦物中的優勢礦物為普通角閃石、綠簾石,質量分數分別為49.3%和11.6%,云母類的質量分數較高,為9.2%,遠低于Ⅰ區,穩定礦物的質量分數較低。輕礦物中以石英和斜長石為主,其它礦物如鉀長石、綠泥石的質量分數較高,云母的質量分數較低,絹云母平均質量分數為2.8%,為3個礦物分區中的最低值。

3)Ⅲ區:杭州灣南部礦物區,樣品數105。重礦物(沉積物)質量分數為0.219%,介于Ⅰ區和Ⅱ區之間,重礦物(細砂)質量分數為4.06%,為3個分區的最高值。重礦物的優勢礦物為普通角閃石和綠泥石,平均質量分數分別為44.2%和17.2%,其中綠泥石的平均質量分數為3個分區中最高,普通輝石、極穩定礦物組合、穩定鐵礦物、赤鐵礦和褐鐵礦的質量分數較高。輕礦物中的優勢礦物為石英和斜長石,平均質量分數分別為44.2%和30.3%,白云母和絹云母的含量較Ⅱ區稍高,未見黑云母。

圖3 杭州灣表層沉積物取樣站位及碎屑礦物組合分區Fig.3 Sampling locations and surface detrital mineral provinces in hangzhou bay

表2 不同碎屑礦物組合分區優勢礦物和特征礦物基本統計(%)Table 2 Dominant and characteristic minerals in different detrital mineral provinces(%)

3 討論

根據碎屑礦物分布變化以及組合分區特征對杭州灣內表沉積物的物質來源、水動力變化以及沉積物擴散等進行了討論。

3.1 礦物組合及質量分數變化

杭州灣沉積物重礦物質量分數平均為3.39%,低于長江水下三角洲沉積物中的平均質量分數5.1%[7],也低于東海北部陸架沉積物重礦物質量分數8.9%[8],遠高于渤海萊州灣內的數值(1.5%)[9]。

沉積物重礦物以普通角閃石-綠簾石為優勢礦物,以片狀礦物、赤鐵礦和褐鐵礦為特征礦物,穩定比重大的礦物以及自生黃鐵礦質量分數低。這些特征表明沉積區水動力不強,但足以讓部分比重較大的礦物得以沉積;重礦物普通角閃石和綠簾石質量分數高,水流多攜帶石英、云母等碎粒、碎片狀礦物,表明物質輸入量高;沉積環境趨向于氧化環境。總體上杭州灣內表層沉積物的成熟度低。

從不同的沉積物類型(粒度)中碎屑礦物質量分數分布看,粉砂質砂中普通角閃石、綠簾石、石英、長石等優勢礦物質量分數最高,但石英在各沉積物類型中平均質量分數變化不大;片狀礦物包括絹云母主要在粉砂質沉積物中富集,在砂質粉砂中最高,平均為10.5%(表3);穩定的礦物包括鈦鐵礦、極穩定礦物組合等在砂沉積物中富集,但在粉砂質砂和粉砂沉積物中變化不大,物質來源變化不明顯。這些分布特征表明杭州灣物質主要受控于長江流入物質,局部區域的細粒和片狀礦物部分受控于錢塘江物質。也表明沉積物分選程度對重礦物(沉積物)質量分數及重礦物(細砂)質量分數具有相關關系,分選好的沉積物中重礦物質量分數低(表3),分選較差的沉積物中重礦物質量分數較高。

表3 不同沉積物類型(謝帕德分類)中主要碎屑礦物的質量分數(%)Table 3 Contents of main detrital minerals in different types(Sheppard Classification)of sediments(%)

3.2 組合分區與物質來源

從河口地貌上看,杭州灣底形態自灣口至乍浦地勢平坦;從乍浦起,以0.1‰~2‰的坡度向西抬升,在錢塘江河口段形成巨大的沙坎。杭州灣北岸為長江三角洲南緣,沿岸深槽發育;南岸為寧紹平原,沿岸灘地寬廣,灣外為舟山群島。前人研究表明[4-5]:杭州灣的形成與長江三角洲的伸展和寧紹平原成陸密切相關。泥沙以海域來沙為主,其中長江來沙對杭州灣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對碎屑礦物成分及其質量分數變化的研究,我們認為杭州灣物質來源主要為長江沖淡水帶來的物質、錢塘江口輸送的物質以及崎嶇列島、岱山島和舟山島的沖刷產物。對碎屑礦物分布影響最為明顯的是長江物質,錢塘江物質較為次要,這與錢塘江河口灣地區鉆孔資料的研究結果相一致,末次冰期以來錢塘江河口灣淺海相沉積主要來自口外輸沙,少部分來自眾多河流[5-6]。島嶼產物只對周邊部分區域有輕微影響,即島嶼沖刷產物對沉積物礦物組成影響有限,島嶼侵蝕并不嚴重。各個來源的沉積物在杭州灣內進行著不同強度和方向的搬運,雖然都存在往復搬運的狀態,但不同區塊,物源和搬運凈趨勢有較大的不同。礦物組合分區意義如下:

1)Ⅰ區受錢塘江物源影響最大,表現在重礦物(沉積物)質量分數最高,重礦物中的黑云母、輕礦物中白云母、絹云母質量分數非常高,尤其是絹云母其源巖為低級變質巖,表明其物質來源的獨特性。穩定礦物的質量分數較低,偶見自生黃鐵礦,表明本區沉積動力中等,氧化環境,物質來源穩定。

2)Ⅱ區受長江沿岸流影響較大,物源受控于長江物源,本區長江源優勢礦物普通角閃石的質量分數在3個分區中最高,綠簾石、石英的分布特征表明本區碎屑物質來源輸入較Ⅲ區高,且水動力較強,碎屑礦物分選較好。而Ⅰ區的特征礦物絹云母在本區廣泛分布但質量分數不高,受Ⅰ區物質影響較小,絹云母的分布可能是潮流等對Ⅰ區物質的擴散作用。

3)Ⅲ區主要受長江物質的影響,同時Ⅰ區的物質對其具有一定的影響,屬二者共同作用區。絹云母的分布說明Ⅰ區對其碎屑礦物組成影響有限。綠簾石、斜長石為本區的優勢礦物,綠泥石在局部地區質量分數較高,綠簾石、綠泥石多為普通角閃石、輝石、斜長石蝕變而來,這表明本區接收碎屑粒級的沉積物較少且屬于沉積動力較弱的環境。

從礦物分布圖上來看,島嶼如岱山島、舟山島等的沖刷物質對周邊的碎屑礦物組成影響不大,部分普通輝石來源于島嶼侵蝕產物。

3.3 沉積物擴散趨勢

通過碎屑礦物分布和組合分區分析,從長江口水流攜帶的沉積物向南輸送,在杭州灣內沿北岸向西輸送、一部向南輸送,這與南匯東灘的潮流動力分布密切相關[10],礦物組合Ⅰ區位于高能潮流作用區內。長江徑流所攜帶的物質由于柯氏力作用沿東灘岸線由北向南輸運[7,10],并沿岸向西偏南運移,一直到杭州灣中部,俱為長江物質,向南到達杭州灣中部的崎嶇列島南部出現與錢塘江物質混合的現象,這也與潮流作用[3]、南北向分布的島嶼如衢山島—岱山島—秀山島—舟山島—金塘島的阻隔有關。錢塘江物質主要沉積在庵東淺灘以北,部分細粒和片狀礦物向東輸送,向北達到崎嶇列島南部。

4 結論

杭州灣內沉積物重礦物質量分數值較低,平均為3.39%,高于渤海萊州灣、低于長江口和東海陸架北部沉積物中的平均值。共鑒定出重礦物37種、輕礦物9種。重礦物優勢礦物為普通角閃石、綠簾石,特征礦物為片狀礦物、赤鐵礦和褐鐵礦,質量分數平均值分別為46.6%,14.0%,9.2%和4.2%。輕礦物優勢礦物為石英、長石,特征礦物為絹云母,質量分數平均值分別為46.0%,36.2%和3.7%。

杭州灣沉積物碎屑礦物可以分為3個礦物組合分區:錢塘江口南部近岸礦物區(Ⅰ區),杭州灣北部礦物區(Ⅱ區),杭州灣南部礦物區(Ⅲ區)。礦物分布及組合分區表明杭州灣物質來源主要為長江帶來的物質、錢塘江口輸送的物質以及崎嶇列島、岱山島和舟山島的沖刷產物。對碎屑礦物分布影響最為明顯的是長江物質,錢塘江物質較為次要,影響范圍有限,島嶼侵蝕產物量少對碎屑礦物組成影響不大。

礦物分布表明從長江口水流攜帶的沉積物進入杭州灣向南、向西輸送,在杭州灣內沿北岸向西輸送、一部向南輸送。受潮流作用以及島嶼阻隔等影響,在杭州灣南部沉積物中混合有錢塘江物質,錢塘江物質以沉積在庵東淺灘以北最為明顯,部分細粒和片狀礦物向東輸送,向北達到崎嶇列島南部。

(References):

[1]LI C X,FAN D D.Development of the Holocene Changjiang delta and its influence on adjacent coastal sedimentary systems[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09,11(1):115-122.李從先,范代讀.全新世長江三角洲的發育及其對相鄰海岸沉積體系的影響[J].古地理學報,2009,11(1):115-122.

[2]XIA X M,YANG H,LI Y,et al.Modern sedimentation rates in t hecontiguous sea area of Changjiang Estuary and Hangzhou Bay[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04,22(1):130-135.夏小明,楊輝,李炎,等.長江口-杭州灣毗連海區的現代沉積速率[J].沉積學報,2004,22(1):130-135.

[3]WANG H Q,GAO S.Tidal flat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port trends along the northern bank of Hangzhou Bay[J].Marine Ge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2007,27(6):25-30.王華強,高抒.杭州灣北岸高潮灘沉積與沿岸物質輸運趨勢[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7,27(6):25-30.

[4]XU S Y,SHAO X S,HONG X Q,et al.Storm-related tidal flat sedimentation on northern bank of the Hangzhou Bay[C]∥YAN Q S,XU S Y,et al.Recent Changjiang Delta Deposits.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1987:7-14.許世遠,邵虛生,洪雪晴,等.杭州灣北部濱岸的風暴沉積[C]∥嚴欽尚,許世遠,等.長江三角洲現代沉積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7-14.

[5]ZHU Y R.Sediment dynamics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the paleo-Yangtze and the Qiantangjiang river estuaries since the post-glacial transgression maximum[J].Marine Ge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2000,20(2):1-6.朱玉榮.冰后期最大海侵以來長江、錢塘江河口灣發育過程的沉積動力學研究[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0,20(2):1-6.

[6]ZHANG G J,LI C X.Sediment source of Qiantangjiang estuary since last glacial period[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7,42(16):1741-1744.張桂甲,李從先.末次冰期以來錢塘江河口灣充填的物質來源[J].科學通報,1997,42(16):1741-1744.

[7]WANG K S,WANG G Q,CAI S W,et al.Heavy mi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subaqueous Yangtze River Delta[J].Marine Ge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2007,27(1):7-12.王昆山,王國慶,蔡善武,等.長江水下三角洲沉積物的重礦物分布及組合[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7,27(1):7-12.

[8]WANG K S,SHI X F,LIN Z H.Assemblages,provinces and provenances of heavy minerals on the shelf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and northern East China Sea[J].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2003.21(1):31-40.王昆山,石學法,林振宏.南黃海和東海北部陸架重礦物組合分區及來源[J].海洋科學進展,2003,21(1):31-40.

[9]WANG K S,SHI X F,CAI S W,et al.Distribution and provenance of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Yellow River mouth and Laizhou bay deduced from heavy minerals[J].Marine Ge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2010,30(6):1-8.王昆山,石學法,蔡善武,等.黃河口及萊州灣表層沉積物中重礦物分布與來源[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10,330(6):1-8.

[10]KONG J,YE R H,XUE X X,et al.Influence of Nanhui tidal flat on water and s ediment exchange between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Hangzhou Bay[J].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2009,60(2):77-81.孔俊,葉榮輝,薛曉曉,等.南匯東灘對長江口與杭州灣泥沙交換的影響研究[J].水道港口,2009,60(2):77-81.

猜你喜歡
質量
聚焦質量守恒定律
“質量”知識鞏固
“質量”知識鞏固
質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夢導致睡眠質量差嗎
焊接質量的控制
關于質量的快速Q&A
初中『質量』點擊
質量投訴超六成
汽車觀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
你睡得香嗎?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91九色最新地址|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理论片一区| 日本久久网站| 国产第一色| 91啪在线|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偷倩视频| 欧美精品啪啪|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国产一线在线|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久久黄色一级片|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网| 色精品视频| 亚洲无码电影|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伊人久综合|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亚洲不卡网|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97久久免费视频| 免费在线成人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国产香蕉在线|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欧洲av毛片| 青青草一区|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污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四虎AV麻豆| 国产视频只有无码精品|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四虎AV麻豆| 中文字幕啪啪|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日本免费精品|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亚洲国产|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欧洲av毛片| 亚洲精品va| 在线免费a视频| 国产毛片不卡|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