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蓮 張杰
摘 要:在日常工作中,利用辦公軟件Microsoft office的組件之一的EXCEL制表軟件在財務、統計工作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下面就實際工作中的情況,淺淺分析一下EXCEL中一些實用功能。我廠在每年五、六月份安排發放采暖費補貼,根據相關規定來完成這項工作任務。部門分工為人力資源部提供基礎數據,財務部審核票據,本部門主要負責統計計算、安排發放等工作。在工作任務重、時間要求緊的情況下,利用EXCEL能夠方便及時解決統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標準要求;公式設置;排序分類;設計要點
一、員工采暖費補貼標準要求
1.員工住宅采暖費補貼的面積按本人的行政職務、技術職稱、工齡進行核算。具體標準為:
(1)一般人員:70平方米;科級:90平方米;處級:110平方米;廳(局)級:130平方米。
(2)具有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初級:80平方米;中級:90平方米;副高5年以下:105平方米,5年(含)以上115平方米;正高:125平方米;技師(在聘):90平方米,高級技師(在聘),100平方米。
(3)員工工齡20年(含)以上,80平方米;工齡30年(含)以上,90平方米。
(4)同時具有以上條件的人員可就最高標準執行。
2.員工采暖費補貼標準為 2.0元/平方米/月/戶。
二、生成基礎統計數據表格
首先,從人事部門搜集全廠員工相關基礎資料。如員工所在部門、姓名,參加工作時間、行政級別、技術資格、技術職稱、取得時間等。
再根據采暖費補貼標準要求,增加工齡、行政級別補貼、技術資格補貼、技術職稱補巾、最高執行補貼標準、2元/㎡補貼、備注、簽字等。
三、公式的錄入及思考
因表中第一行為表頭名稱,第二行為表的行標題,第三行即開始公式設置。
(1)根據員工參加工作時間,以當年年底計算工齡:在“工齡1” N3中設置計算公式為:=YEAR(DATE(2012,12,31))-YEAR(M3), M3為員工參加工作時間,解釋YEAR函數含義及使用。
注:①YEAR函數含義是返回某日期對應的年。返回值為 1900 到 9999 之間的整數。
語法: YEAR(serial_number)
Serial_number為一個日期值,其中包含要查找年份的日期。應使用 DATE 函數來輸入日期,或者將日期作為其他公式或函數的結果輸入。例如,使用 DATE(2011,12,31) 輸入 2011 年 12 月 31 日。如果日期以文本的形式輸入,則會有問題。
②DATE函數含義是返回代表特定日期的序列號。
語法:DATE(year,month,day)
year參數可以為1到4位數字。month 為一年中從 1 月到 12 月各月的正整數或負整數。day 為一月中從 1 日到 31 日各天的正整數或負整數。
(2)針對員工所屬級別:在“行政級別補貼”T3中設置計算公式為:=IF(I3="",70,IF(I3="正科級",90,IF(I3="副科級",90,IF(I3="正處級",110,IF(I3="副處級",110,""))))),I3為行政級別 。
(3)針對專業技術職稱:在“技術職稱補貼”U3設置計算公式為:=IF(Q3="初級",80,IF(Q3="中級",90,IF(Q3="高級1",105,IF(Q3="高級2",115,IF(Q3="正高",125,""))))),Q3為技術職稱。
(4)針對專業技術資格:在“技術資格補貼”V3設置計算公式為: =IF(R3="技師",90,""),R3為技術資格。
(5)根據已經得出的工齡,計算相應的補貼面積,在“工齡”W3設置計算公式為:=IF(N3>=30,90,IF(N3>=20,80,IF(N3>0,70,""))),N3為(1)計算出的工齡值。
注:IF函數含義是執行真假值判斷,根據邏輯計算的真假值,返回不同結果。
語法: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Logical_test 是任何可以計算結果為 TRUE(真) 或 FALSE(假) 的值或表達式。value_if_true表示logical_test為TRUE時要返回的值,若logical_test為TRUE;value_if_false表示logical_test為FALSE時要返回的值。例如,(5)的公式作用為:如果工齡值大于0小于20年,返回結果值為70平米;如果工齡值大于等于20年,返回結果值為80平米;如果工齡值大于等于30年,返回結果值為90平米。
該參數可使用任何比較運算符(一個標記或符號,指定表達式內執行的計算的類型。有數學、比較、邏輯和引用運算符等)。
(6)在最高執行標準X3設置計算公式為:=MAXA(T3,U3,V3,W3), 解釋MAXA函數含義及使用。
注:MAXA函數含義是返回參數列表中的最大值。
語法:MAXA(number1,number2,...)
參數number1,number2,...是1到30 個要查找最大值的數。
說明:參數可以為數字、空白單元格、邏輯值或數字的文本表達式。如果參數為錯誤值,則會產生錯誤。
四、排序及篩選
當基礎表已經生成,用鼠標選擇全表,在EXCEL中標題欄[數據]中選取[排序]。
在[排序]下拉框中選取[主要關鍵字] →[部門],單擊[確定]進行按部門排序。
用鼠標選擇表的標題行,在EXCEL中標題欄[數據]中選取[篩選]。標題欄每個字段都出現下選箭頭,每個字段都可進行詳細內容選取。
五、匯總表的產生
基礎表經過設計公式,篩選、排序后,基本完成所需,但是各部門必須統計計算實際交票人數、金額、部門小計結果及全廠總人數和金額。利用已生成基礎表,點擊鼠標選擇全表,在EXCEL中標題欄[數據] →選取[分類匯總]。
在 [分類匯總]下拉框中→[分類字段] →選取[部門],[匯總方式] →選取[求和], [選定匯總項]選取“2元/㎡補貼”、“交票標注”,選取[替換當前分類匯總]、[匯總結果顯示在數據下方],單擊“確定”。
經過分類匯總,結果即為每個部門的匯總。
六、 發放表的設計要點
1、根據統計數據要求,制做具體的采暖費發放表
發放表格是用于顯示及統計數據的基本手段。發放表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即表頭、行標題、列標題和數字資料,必要時可以在該表的下方加上注釋。
2、制作發放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設計發放表的結構,比如行標題、列標題、數據資料的位置應安排簡潔合理。
(2) 一般表頭應包括標題和表中數據的單位等內容。標題應簡明扼要地概括出統計表的內容,一般需要說明統計數據的時間、地點以及何種數據。如果表中的所有數據都使用同一計量單位,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標明,如本表為“單位:元”。如果數據表中各指標的計量單位不同,則應放在每個指標后或單列出一列標明。
(3) 按要求發放表中的上下兩條橫線一般用粗線,中間的其他線要用細線。常規情況下,發放表的左右兩邊不封口,列標題之間一般用豎線隔開,而行標題之間通常不必用橫線隔開。表中的數據應為右對齊,有小數點時應以小數點對齊,而且小數點的位數應通常要求設置為小數點后兩位。
(4)在使用發放表時,必要時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釋,特別要注意注明資料來源,如本表注釋為:基礎數據由人力資源部提供。
經過一周的努力,終于完成這次工作任務,但從中還是發現很多問題:如基礎數據的準確性,員工信息的完整性及工作表生成后的安全性。今后從以上三點進行改進,前兩者都是其他部門需要完善的,只有工作表的安全性是本部門應該加強的,利用密碼設置來保護工作表的安全性是一個新的學習應用課題。
參考文獻
[1] 丁志杰等.經濟基礎知識.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5).
[2] 趙迎譯.Excel2003公式與函數應用寶典.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3).
(作者單位:包頭第三熱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