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道路運輸管理處 河北唐山063000)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公共財政體制的改革,事業單位逐步參與到市場經濟發展中,過去的會計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當前事業單位發展的需求,財政部針對當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業務處理的實際需要,于2012年12月19日修訂發布了《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會計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用來代替使用多年的1997版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下簡稱舊會計制度)。新會計制度在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報告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調整。認真分析比較這些調整變化,理解這些變化之后的真正內涵,對我國事業單位完善會計業務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舊會計制度是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探索起步,其主要目的是規范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行為。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會計行業的相關法規和制度也不斷健全,國家先后頒布了《會計法》和新《企業會計制度》,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正是以《會計法》和《企業會計制度》為指導基礎制定實施的。其實施目的是保證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也比舊會計制度更加具體。新會計制度的第1條規定“為了規范事業單位會計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制度”,凸顯了《會計法》的重要作用以及新會計制度的具體目的。
對比分析新舊會計制度可以發現,舊會計制度只是在第四部分簡單規定了會計報表的組成部分,包括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附表和會計報表附注和收支情況編報專項資金收支情況表,并未上升到會計報告的高度。而新會計制度不僅明確規定了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應該由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財政撥款收入支出表以及有關附表構成,還著重強調了事業單位財務報告的構成。新會計制度第四部分明確規定“事業單位財務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此外,新舊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目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舊會計制度指出會計報表是“財政部門和上級單位了解情況、掌握政策、指導單位預算執行工作的重要資料,也是編制下年度單位財務收支計劃的基礎”。由此可以看出會計報表主要有以下兩個作用:第一,服務于上級單位對事業單位的管理;第二,服務于事業單位自身編制財務預算。而新會計制度則明確指出,財務報告是“反映事業單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運營成果、預算執行等會計信息的文件”。從這一表述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出,當前事業單位財務報表服務的對象不僅僅包括上級管理者以及事業單位本身,還應該包括預期利益相關的其他群體,進一步擴展了事業單位財務報表的服務范圍,也符合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新舊會計制度在會計科目分類以及總數上沒有發生變化,都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五類47個會計科目。但對比分析會計科目名稱分類則可以看出,新會計制度更加注重會計信息質量和國有資產價值管理,強調政府的受托責任以及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價值管理在資產類科目中地位凸顯。從資產類科目數量來看,新會計制度增加了6個,而這6個會計科目都用來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可以有效地保證事業單位資產的完整性,提高事業單位資產使用的經濟效益,全面真實的反映事業單位資產使用和管理的真實現狀。
第二,政府資金使用的嚴肅性得到重視。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我國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也由原來的單一財政撥款來源發展到多渠道資金來源。新會計制度開始將事業單位財政資金與非財政資金的核算與管理區分開來。在資產類科目中增加了“財政撥款結轉結余”、“非財政撥款結轉”、“非財政撥款結余”等具體核算科目,刪除1997版籠統的“結余分配”。這樣的一種變化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我國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強化對事業單位政府資金使用的管理,凸顯政府資金使用的嚴肅性。
第三,收入類科目注重對采購資金的監督。對比新舊會計制度可以發現,新會計制度收入類科目減少了“撥入專款”科目。這種變化突出了對政府采購資金的監督和管理的進一步強化。在舊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的政府采購資金都來源于財政撥款,計入到收入類的“撥入專款”科目之下。新會計制度完全符合我國《政府采購法》的要求,刪除了“撥入專款”科目,政府采購項目將由財政或者國庫直接支付,不需要將采購資金以專項撥款的方式放在事業單位賬戶。這樣就減少了支付程序,可以有效提高資金管理和監督的效率,防止采購腐敗的產生。
會計報表的格式是會計報表內容反映的基礎。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看出,新舊會計制度財務報表組成基本相同,但新會計制度對報表的格式做出了重大調整,充分吸收了《企業會計準則》和《國際非營利組織會計準則》的優點,分析了當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業務處理的實際情況,對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做出了一定的調整,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修改了資產負債表的平衡公式。舊版的資產負債表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五個要素,其平衡公式為“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而新版資產負債表僅有資產、負債和凈資產三種要素,其平衡公式為“資產=負債+凈資產”。這一變化不僅僅意味著資產負債表更加簡潔,還能夠準確反映我國事業單位真實的財務狀況,實現與我國企業會計制度以及國際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進一步趨同,很好地順應了我國市場經濟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第二,收入支出表發生變化。新會計制度收入支出表與舊版相比雖然內容并未發生變化,但整個報表的結構卻發生了重大變化,新版采取了上下排列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到期末各項資金使用和結余情況,大大方便了財務管理者的編制和使用。
新會計制度的編制和實施,標志著我國事業單位財務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對于我國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新會計制度推行的背景下,我國的事業單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學習和調整。
新會計制度不是對我國已有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一種小修小補,而是一種突破式的變革,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事業單位現有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全面學習新會計制度的各項具體要求,深刻理解其內涵,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當前事業單位各項財會業務處理的技能。同時,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還需要學習我國《企業會計制度》、國際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以及我國的《會計法》和《政府采購法》,掌握事業單位財會業務處理所需要的綜合能力。
新會計制度的編制和實施是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變革性的突破,我國事業單位應該以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作為契機,一方面加大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工作,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我國事業單位還應該利用會計制度改革的重要時機完善整體的財務管理體制,改善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加強對單位的內部審計和績效考核,將新會計制度的實施與事業單位整體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緊密結合。
受長期體制的影響,我國的事業單位在國民經濟中相對較為獨立,并沒有積極參與到市場經濟發展之中。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部分事業單位已經開始融入到整體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之中,并受到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影響。通過對比分析新舊會計制度可以看出,新會計制度不僅僅繼承了舊版的優點,還積極靠近我國《企業會計制度》以及國際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在編制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會計法》和《政府采購法》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國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也應該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完善本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積極關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乃至全球經濟的變化與發展,將本單位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有效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