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周措毛
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在臨床中屬于比較少見的一種疾病, 臨床中對于該病的報道也比較少, 且臨床表現也不具有特異性, 從而使得診斷較困難[1]。因此, 作者對青海大學附屬醫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間20例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探討其臨床診斷方法, 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間20例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患者, 男性患者12例, 女性患者8例, 患者的年齡為2~45歲, 平均年齡為(12.3±0.3)歲。
1.2 臨床表現 患者主要表現為反復咳嗽、咯血、發熱、間斷性貧血、呼吸困難、發紺和肺部啰音等癥狀。
1.3 實驗室檢查 通過對20例患者的實驗室檢查資料分析,20例患者均表現為血紅蛋白降低, 14例患者痰鏡檢查有含鐵血黃素巨噬細胞, 4例胃鏡檢查有含鐵血黃素巨噬細胞, 2例肺穿刺活檢有含鐵血黃素巨噬細胞。
1.4 檢查方法 本組的20例患者均行X線檢查和HRCT檢查[2]。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據資料均建立Excel數據庫進行數據統計, 并且采取SPSS19.0的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1 X線檢查結果 通過胸部X線的檢查, 患者主要表現:雙肺紋理增多(如下圖1)、毛玻璃樣與云絮狀影(如下圖2)、雙肺分布栗粒狀節影(如下圖3)、細網狀與網結影(如下圖4)等癥狀, 具體的數據分析如下表1所示。

表1 胸部X線表現(n,%)

2.2 HRCT檢查結果 通過對患者HRCT檢查分析, 8例患者雙肺彌漫性密度出現增高, 呈現毛玻璃樣改變, 且實變影內出現支氣管充氣征(如下圖5所示);5例患者局部病灶呈現片絮狀和毛玻璃樣改變(如下圖6所示);3例患者雙肺彌漫性呈現栗粒狀與小結影(如下圖7所示);4例患者細密網結影征(如下圖8所示)。

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在臨床中屬于比較少見的一種疾病, 多數的患者是發生在兒童階段, 造成這種疾病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確, 臨床中常常認為與患者的免疫系統的紊亂之間存在聯系, 嚴重的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3]。因此, 臨床中如何有效的對該病進行診斷是意識們關注的重點。
通過本次的臨床研究分析, 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患者在臨床上表現也比較多樣化, 主要表現為反復咳嗽、咯血、發熱、間斷性貧血、呼吸困難、發紺和肺部啰音等癥狀,在臨床診斷的過程中應有效的依據其臨床表現進行綜合的分析[4]。另外, 而且實驗室的檢查分析, 多數的患者通過痰液的試驗能夠發生病灶, 但是也有在胃鏡檢查和肺穿刺活檢的檢查發現。而且臨床中影像學的檢查分析, X線檢查患者主要表現急性肺出血期和肺出血靜止期以及慢性期急性發作,并且不同時間的表現也不一樣[5]。但是在臨床診斷的過程中,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影像學特征常常與胸部影像學資料具有一定的特點, 臨床中加強相關疾病的鑒別。因此,在對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進行診斷的過程中, 應有效的依據以下幾點[6]:①患者多發生于兒童階段, 且主要表現為反復咳嗽和咯血與間斷性貧血等癥狀。②X線與HRCT檢查患者的肺部均有片絮狀或者網節影等特征。③痰液、胃液或者肺部組織中能夠檢查有含鐵血黃素巨噬細胞。④排除有繼發性的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情況。
綜上所述, 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在臨床上表現為多樣性, 且痰液、胃液或者肺部組織中能夠檢查有含鐵血黃素巨噬細胞的存在。臨床中采取影像學檢查對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臨床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胸部X線和HRCT能夠準確的對其病灶進行觀察和判斷。
[1]黃宏先.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影像學診斷分析.中國保健營養, 2012, 12(10):345-346.
[2]劉鴻圣, 劉立煒, 羅源利.兒童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臨床影像分析.廣州醫學院學報, 2006, 12(05):445-446.
[3]侯燕莉, 荊長有.兒童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影像表現.醫藥論壇雜志, 2011, 23(03):341-342.
[4]龍昉, 胡茂清, 倪國漢, 等.兒童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影像學診斷.放射學實踐, 2006, 12(04):645-646.
[5]徐曄, 余國容, 余世才, 等.兒童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影像學分析:比較X線與CT的診斷價值.放射學實踐, 2006,12(07):568-569.
[6]陳宇, 吳永彥, 施曉艷.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的影像學表現及臨床分析.貴州醫藥, 2010, 12(04):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