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以麗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醫院兒科,云南保山 678000
學齡期兒童胸悶憋氣是兒科常見的病癥之一。 患兒多以心前不適、胸悶、憋氣、乏力并伴有頭暈為主訴,既往將此類癥狀歸結為Da Costa 綜合征[1]。 Da Costa 綜合征是心臟神經癥,臨床主要針對冠心病及心絞痛等臨床癥狀推出,此類胸悶、憋氣服用硝酸甘油類擴心血管藥物多無效。 研究表明小兒胸悶、憋氣病因較多,可分為心血管系統病因、消化系統病因、呼吸系統病因、精神心理因素及骨骼肌病因。 由于臨床上學齡期兒童胸悶、憋氣以小兒心肌炎多見,故臨床醫生對小兒胸悶、憋氣病因診斷時多考慮病毒性心肌炎,導致漏診、誤診。 為了探討學齡期兒童胸悶、憋氣病因,該研究現回顧性分析該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年間收治的69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其病因,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該院兒科收治的主訴為胸悶、憋氣的69 名患兒。其中男性、女性分別為30 例和39 例;年齡6~13 歲;發病年齡:6~8 歲、8~10 歲、10~13 歲分別為18 例、28 例、23 例;病程:<1 個月、1~3 個月、3~6 個月分別為23 例、29 例、17 例;其中8 例患兒來自單親家庭,11 例患兒性格內向,17 例患兒在發病前2 周有呼吸道感染病史;除胸悶、憋氣外,多數患兒活動自如,不受限制,但是被責備、心情低落時癥狀會加重。
①所有患兒行心肌酶譜檢察: 測乳酸脫氫酶、 磷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谷草轉氨酶并進行病毒抗體測試。 ②對所有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必要時可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 ③對懷疑呼吸系統相關性胸悶、憋氣者進行肺功能檢查。 ④對考慮消化性疾病導致胸悶、憋氣原因的患者必要時進行胃鏡等相關檢測。
綜合考慮患者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探討患兒胸悶、憋氣的原因。
患兒出現胸悶、憋氣的病因眾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具體情況見表1。
通過心肌酶譜及病毒抗體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32例,通過心臟彩色多普勒檢測發現先天性心臟病者7 例,進行24 h動態心電圖檢測發現心律失常患者12 例。
該研究中9 例患者排外心血管疾病后行胃鏡檢察,考慮診斷患兒存在反流性食道炎。
通過詢問病史,進行呼吸系統等相關因素檢測發現:9例哮喘患兒存在肺功能下降,且胸悶、憋氣與患者哮喘發作相關,考慮為哮喘導致胸悶憋氣。

表1 69 例學齡前兒童胸悶、憋氣病因分類
學齡期兒童出現胸悶、氣憋時,由于其主訴能力差,醫生采集病史由家長轉述,常出現遺漏或夸大。 胸悶、憋氣是一種主觀感受, 主要表現為呼吸費力或缺氧導致呼吸困難, 類似石板壓胸,此類癥狀可能是機體功能性改變,也可能是發生疾病的早期癥狀。 既往認為此類癥狀多由心臟神經癥導致,稱為Da Costa 綜合征,此類癥狀與冠心病心絞痛的區別主要在于,有呼吸癥狀的改變:發生癥狀時多有呼吸困難、喘氣或嘆息樣呼吸。 臨床癥狀主要發生在運動后而不是運動時,且輕度體力活動反而使患者感覺輕松。服用硝酸甘油等擴血管藥物多不能緩解。通過本討論分析發現小兒胸悶憋氣的原因是綜合性的,各種病因都有,而病毒性心肌炎是學齡期兒童好發的疾病之一。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薩科奇病毒感染引起,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及心肌內小血管,患兒多有發熱、全身肌肉酸痛等臨床表現,繼而可出現胸悶、憋氣。 嚴重者可導致心源性休克[2]。
病毒性心肌炎是學齡期兒童胸悶、憋氣最常見的病因。 但其他因素也可引起兒童胸悶氣憋。 心血管系統病因:①先天結構性病因:學齡期兒童可見先天性心臟病例如先天性心臟畸形、主動脈狹窄、二尖瓣脫垂等。 其中二尖瓣脫垂最容易并發胸痛,伴隨心率不齊,但一般無生命危險。 此類疾病主要通過彩色多普勒進行排查。 ②獲得性心臟病:例如擴張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亦可導致胸悶、憋氣,但兒童發生此類獲得性心肌病的較少見。但病毒性心肌炎亦可歸納為此類疾病。 ③心律失常:例如竇性心動過速此類患者多伴有手腳發涼、β 受體反應性增高交感神經功能亢進[3-4]。 消化系統病因:消化系統病因導致兒童胸悶、氣憋較少見,但亦不能排除,例如食道炎、異物食入等。 導致小兒胸悶、憋氣最常見的原因為異物食入。 此類病因多須通過反復追問病因可得到結果。 呼吸系統病因:小兒因呼吸系統病因導致胸悶、憋氣的最常見的原因是小兒哮喘等氣道高反應性疾病。 臨床上哮喘導致的胸痛、憋氣常發生于運動之后。 多通過詳細詢問病史診斷。同時須關注由哮喘導致的氣胸等疾病[5]。精神心理因素:患兒精神心理因素亦是導致胸悶、憋氣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焦慮、過度抑郁及哀嘆樣嘆氣等精神心理因素與胸悶、憋氣相關性很大。對于此類病因者可復用5-羥色氨受體抑制劑效果明顯[6]。骨骼肌病因:骨骼肌因素導致的胸悶、憋氣并不少見,例如肋間神經炎、肋軟骨炎癥。 此類胸悶心痛與運動及體力活動無關,與呼吸相關,按壓炎癥肋骨處可產生劇痛。 該討論中69 例胸悶、憋氣患兒病因,經過相關輔助檢查及病史采集,發現心血管系統病因51 例,通過心肌酶譜及病毒抗體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32 例,通過心臟彩色多普勒檢測發現先天性心臟病者7 例,進行心電圖檢測發現心律失常患者12 例。 消化系統病因9 例,經過病史采集及輔助檢查考慮患兒存在反流性食管炎。 呼吸系統病因9 例,均為通過詢問病史,進行呼吸系統等相關因素進行檢測發現:9 例哮喘患兒存在肺功能下降,且胸悶、憋氣與患者哮喘發作相關,考慮為哮喘導致胸悶憋氣。
綜上所述,小兒胸悶、憋氣的病因很多,須區別對待。 最常見的病因是病毒性心肌炎,但亦存在反流性食道炎、哮喘、精神心理因素及骨骼肌因素等,對于發生胸悶、憋氣的學齡期兒童需詳細詢問病史,嚴格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標準,避免誤診、漏診。
[1] FInther A,Kapke C,Stem K,et al.Atiologle und symtomatologie voQ thoraxschmerzen kindern in der kardiologischen sprechstunde [J].Monasschr Kinderheilk,1999,147(4):339.
[2] 夏經,譚陽.關于兒童胸痛、胸悶、憋氣、長嘆氣、頭暈等短陣發作癥候群的診斷及鑒別診斷[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16(9):525-526.
[3] 吳明昌,閆宗榮.兒童胸悶、憋氣誤診斷為“心肌炎”的解答[J].中國醫刊,2007,42(3):67-68
[4] 孟艷紅,楊麗,時慧.100 例胸悶不適兒童的動態心電圖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 8(44):265-266.
[5] 華子儀,謝娟娟,王文建.陣發性胸悶嘆氣患兒肺功能測定應用價值[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7,30(6):54-55.
[6] 魯珊,劉麗娟,隋靜,等.表現為胸悶、憋氣、胸痛的兒童精神障礙2 例報告[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12(9):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