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仲秋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24 h內,產婦失血量超過500 mL[1]。產后出血是產婦分娩時常見的嚴重并發癥,為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子宮收縮乏力是造成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2]。及時有效地處理產后出血,是降低產婦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我院婦產科采用背帶式子宮縫合術(B-lynch)治療剖宮產中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與傳統技術相比,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選擇我院婦產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剖宮產術后宮縮乏力性出血的產婦24例,年齡19~41歲,孕周為36~42周,其中初產婦15例,經產婦9例。另回顧性分析隨機選取2011年1月以前剖宮產術后宮縮乏力性出血的產婦24例為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如年齡、孕周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剖宮產指征,包括巨大兒、重度子癇前期、雙胎妊娠、羊水過多、瘢痕子宮、產程延長或停滯、前置胎盤。②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觀察組:按摩子宮、紗布墊壓迫、宮縮劑治療,觀察5~10 min后均無效,即行B-lynch縫合術。對照組:行傳統止血方案,包括子宮按摩、鹽水紗布墊壓迫、宮縮劑靜滴、宮腔砂條填塞、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等。
1.3觀察指標①陰道出血速度;②生命體征;③尿量;④切除子宮。

24例患者經過相應的治療措施后,結果見表1。觀察組經B-lynch縫合術后,陰道出血在50 mL以內者23例,生命體征平穩者22例,尿量正常者21例,無1例子宮切除者;對照組經傳統治療措施后,陰道出血在50 mL以內者16例,生命體征平穩者16例,尿量正常者14例,有4例子宮切除者。兩組患者所有的評價指標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不同評價標準的比較情況
B-lynch縫合術是英國人Dr Christopher B-lynch于1997年首次報道的一種新型的可以控制難治性產后出血的手術方式[3]。這種方法通過在子宮的前后壁縫線加壓子宮,達到停止出血的目的,使得產婦子宮免于被切除,從而保留其生育功能。其方法是:探查宮腔并清宮,將子宮托出,辨認出血點,對確認為宮縮乏力致廣泛滲血者,先試用兩手加壓,估計B-lynch縫合潛在的成功率。用70 mm的圓針,穿刺子宮切口右下緣3 cm,2號腸線穿過宮腔至切口上緣,距側方4 cm處進針;腸線拉至宮底,加壓于宮底距宮角約3~4 cm,腸線由宮底垂直繞向后壁,在與前壁相同的部位進針至宮腔,水平進針至左側后壁,于右側對應部位進針出針;在助手雙手加壓的協助下持腸線兩端緩慢牽拉,達到加壓止血的目的,然后拉緊腸線,打結。觀察患者子宮顏色轉為紅潤,出血不明顯且生命體征平穩后,關閉腹腔。
B-lynch縫合術利用外力捆扎迫使子宮收縮,平滑肌被擠壓后,血流灌注減少;加壓可使血流減慢,易于止血;另外,子宮肌層缺血刺激子宮收縮,壓迫血竇而止血。從表1可以看出,實施B-lynch縫合術的觀察組患者,陰道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生命體征平穩者也較對照組多,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也有文獻報道,子宮動脈和髂內動脈結扎控制出血的有效率為42%[4],若側支循環建立后仍有可能再出血,且對技術要求較高,很多醫院因條件不夠而無法實施。若動脈結扎方法無效,則挽救產婦生命的唯一措施便是切除子宮,這將對女性及其家庭帶來極大的損害。
對于B-lynch縫合術的應用,作者的體會是越早實施,止血效果越好。該項操作無需特殊的醫療器械,比動脈結扎術技術簡單,在基層醫院也可推廣實施,并且止血效果好。其最大的優點是大大減少了子宮切除的概率[5],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05-210.
[2] 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09-210.
[3] Dildy GA.Postpartum hemorrhage:new management options[J].Clin Obstet Gynecol,2002,45(2):330-344.
[4] Haheche E,Chitkara V,MeAlpine J,et al.Pelv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control of obstetric hemorrhage. a five year experience[J] .Am J Obstet Gynecol,1999,18(6):1456-1460.
[5] 嚴宇,孫江川,常淑芳.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治療現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26(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