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周華 危麗桃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結核科三病區 廣西 南寧 530023)
非結核分枝桿菌病是指患者感染了非結核分枝桿菌(NIM),并引起相關組織、臟器的病變。臨床90%以上為NIM 肺病。病程多遷延,臨床中較難與肺結核相鑒別。NIM 肺病在影像學上有多種表現,臨床表現又無特異性,雖然對NIM 肺病的影像學研究不如肺結核深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及NIM 肺病發病率的增加,日前已有較多的有關本病的影像學資料[1]?,F就我院經臨床及細菌學確診的NIM 肺部X 線表現進行回顧性討論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為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3年確診的29例NIM 肺病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8例,年齡17-82歲,平均年齡43.1歲。初治22例,復治7例,合并糖尿病1例,高血壓1例,慢阻肺2例,合并艾滋病5例,肺炎9例。臨床表現咳嗽24例,發熱7例,咯血6例,胸痛3例,乏力11例,納差9例,消瘦11例,盜汗9例。入院均診斷為肺結核,對結核藥物均為耐藥。
1.2 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制定了NIM 肺病的診斷標準[2],在有臨床癥狀及影像學表現異常者中,有下列之一者可確定為NIM 肺?。海?)痰NIM 培養3次均為同一致病菌;(2)痰NIM 培養2次均為同一致病菌,1次抗酸桿菌(AFB)涂片陽性;(3)支氣管肺泡灌洗液NIM 培養1次陽性,抗酸桿菌涂片陽性度++以上;(5)支氣管肺組織活檢物NIM 培養陽性;(6)肺活檢與NIM 病改變相似的肉芽腫,痰或支氣管灌洗液NIM 培養陽性。
29例NIM 肺病X 線影像表現部位、影像特征見表1、表2。

表1 29例NIM 肺病X 線影像表現部位%(例數)
NIM 是一組可侵犯頸淋巴結、皮膚、軟組織和肺的細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發病率各國差異很大,占全部分枝桿菌的比率>1%-30%[3]。NIM 病與結核病有相似的病理與臨床表現[4],往往被診為難治性結核病,從而造成誤治、漏治而延誤治療。

表2 29例NIM 肺病X 線影像特征%(例數)
文獻報道[5]NIM 肺病X 表現(1)病變部位主要位于上葉而且以右上肺病變更多見;(2)初發病時表現為索條狀陰影,從肺葉外側向內走行,與肺結核的索條狀陰影正好相反;(3)空洞分布較廣泛,胸膜下的薄壁空洞多見;(4)無明顯干酪樣壞死,結節樣病變及胸膜滲出相對少見,胸膜增厚較多,鈣化少見;(5)后期多形成支擴及纖維化,造成反復感染、經久不愈;(6)較少有支氣管播散。本組NIM 肺病X 線表現病變多為多葉、多段分布,較多見于上葉,形態上有空洞、纖維、斑片、胸膜增厚等多種病變。特別是合并艾滋病中者中3例的X 線表現為兩肺散在小點狀陰影,1例為斑片狀陰影,1例僅是肺紋理增多,與單純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X 表現差異較大,基本與文獻報道相符。
依據胸部X 線的表現診斷NIM 肺病有一定意義,尤其是病灶處纖維化病變、空洞、胸膜增厚為主,臨床上如診斷為難治、復治肺結核,應考慮可能為本病。
[1] 賀偉,潘紀戎,周新華.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的影像學表現,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4,27(8):553-556
[2]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分會,非結核分枝桿菌病診斷與處理指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3:650-653
[3] 賀偉,潘紀戎,周新華,等.非結核分枝桿菌病X 線和CT 表現[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4,38(1):20-25
[4] 王繼華,閆端冬,孫波等.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8例臨床分析,臨床肺科雜志,2005,10(3):330
[5] 張忠順,肖和平.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與肺結核,中國臨床醫生,2004,3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