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必昌
認清責任 認真履職
文/陳必昌
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市人大常委會,選舉我擔任常委會委員,這是黨賦予我們的政治重托,也是人民寄予的殷切期望,感謝黨和人民對我的信任。在感到光榮的同時,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首先,這個責任,是對這座城市的責任。我們的城市,是一座有著光榮傳統的城市,她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承擔了新中國建設的重任,始終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未來五年,是上海實現“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時期,再次站到了歷史的潮頭。此刻,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中,面對中央的厚望與市委的要求,肩負著落實國家戰略、推進創新轉型的歷史重任,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傳承好這座城市的光榮,積極培育與上海國際大都市地位相適應的都市法治文化,讓法治精神更多地體現在上海這座東方魅力之都的方方面面,讓法治精神成為上海城市精神最核心的內涵,把上海建設成為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力爭使上海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科學發展的先行者、依法治市的領頭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這個責任,是對人民的責任。我們的城市之所以充滿魅力,是因為她始終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充滿希望,讓來到這里的人們實現夢想。在這里,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民為了實現美好生活而不懈奮斗,親歷并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上海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耕耘并收獲了甜蜜、溫馨、幸福和小康的生活。現在,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斗目標。上海,站在加快“四個中心”建設的更高發展起點上,面對人民群眾對于更優質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等一系列新期盼,我們的責任就是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意識、法治意識、黨的意識、服務意識,順應人民愿望,回應人民關切,以敢為人先的膽略破解來自人口、資源、環境、基礎設施、產業等諸多方面的瓶頸約束,努力讓居住在此、工作在此的人們生活更美好、人生更精彩。
一是要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堅持、完善和發展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真正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既要看到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的長足進步,傳承和發揚歷屆市人大常委會的優良傳統,也要看到當前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存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法制建設中面臨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都迫切需要我們給予回答。要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熟悉市情、了解民意,并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創新工作制度和方法,將法理思維進一步上升到法制思維和法制方式,不斷提高我們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積極推進中國法制建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是要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始終牢記“權力來自于人民”,堅持履職為民、立法為民、監督為民,積極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各項職權。黨和人民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需要我們更好地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是我們用好手中權力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因此,在人大立法工作中,要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在立法過程中,還是在法律規范上,都要更加關注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民意訴求,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把人民群眾的好建議、行之有效的好辦法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推廣開來;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土地有限,許多資源依賴市外供應,環境容量極其有限的特大型城市,要更加注重以公共需求為立法工作導向,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更加注重城市環境容量和承載能力,完善人口、資源、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公共服務與管理的政策法規,著力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相統一,服務“四個中心”建設大局,推進依法治市。在人大監督工作中,要把推動中央重大決策和市委重大部署的貫徹落實作為重中之重,把監督法律法規實施情況作為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全市860多名市人大代表作用,積極拓寬公眾有序參與的渠道,著力加強對經濟工作和解決民生問題的監督,善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直面問題,千方百計、想法設法通過法制方式、通過制度建設來解決問題,更多地依靠制度、依靠規則管人、管權、管事,大力推動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的各項工作。同時要大力支持和監督“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建立健全法律監督保障機制,讓人大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推進全民守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在人大自身建設方面,要時時對照,處處踐行中央“八項規定”和上海相關實施辦法,認真踐行“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堅持勤學習,多調研,作表率,以更專業、更敬業的姿態參與行使國家權力。要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代表的履職能力、履職意識,為代表履職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切實強化服務保障,充分發揮代表的廣泛代表性,真正做到讓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滿意。
事業任重道遠。無論是實現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還是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這是一個充滿了挑戰和機遇的重要時刻,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領導下,在殷一璀主任的帶領下,我決心自覺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六條禁令,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依法履職、恪盡職守、勤勉務實,與新一屆市人大常委會各位領導、各位同事一起擔當,一起開拓,完成本屆人大常委會的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把上海建設成為經濟活躍、法治完善、文化繁榮、社會和諧、城市安全、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作者系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委員,上海郵政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