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代華
在一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指出:有些干部抱怨群眾覺悟低、素質差,不配合工作。請問:你深入群眾了嗎?你了解群眾嗎?你和群眾的感情到底如何?
這一問問得好!抱怨群眾覺悟低、素質差,不配合工作,本身就是“感情缺乏癥”的典型反應。在少數領導干部的眼里所謂的“群眾素質差”是以我為中心的評判標準。群眾有意見呼聲要反映出來,可能給領導帶來“麻煩”甚至“不聽話”搞出一些“動靜”,有些領導就覺得不正常,所以產生一種錯覺。
“沒有素質差的群眾,只有素質差的領導。”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切依靠群眾,是黨的群眾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方法。我們黨正是一切為了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才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
為什么如今“交通發(fā)達了,反而離群眾遠了;通訊發(fā)達了,反而和群眾交流難了;干部文化水平提高了,群眾工作的水平反而降低了”?為什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種“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的現象時有發(fā)生?
不是“群眾素質差”,而是我們不深入實際,一些領導,習慣于高高在上,頤指氣使,想問題辦事情不從群眾的角度考慮,不了解民意,所以才會產生像張德江委員長所批評的那種錯覺。
有首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產黨生命的源泉”。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如果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持,我們將會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