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臘梅阿姨今年62歲,她的特長是制作動漫人偶服裝,也就是我們經常在各類演出中看到的扮演小動物的演員們所穿的道具。12年前中央電視臺的兔年春晚,許多兔兒爺的服裝就是由她負責設計制作。衛臘梅中等身材,樸實平和,看上去和北京普通的胡同大媽毫無區別。從一個個盛會、展覽活動、媒體采訪中走來,很多人都以為衛臘梅是畢業于名牌大學藝術系的資深設計師,說不定曾出國深造。開朗直爽的衛臘梅面對這個問題,總是坦誠地自嘲說:“我就是個殺豬的。”她初中畢業后就上山下鄉,后來進了西安肉聯廠做管理工作。談話間,她快人快語、利索干練的勁頭兒讓人覺得“這個老太不簡單”。大半輩子和藝術根本不沾邊兒,是什么讓這位20多年沒來過北京,從未從事過服裝設計的衛阿姨在退休之后漂到了北京呢?
“布奶奶”到北京去尋夢
上世紀50年代,西安鐘樓根兒有一個商店。當時玩具很少,只有幾個洋娃娃,一般的家庭很少買得起。有個小姑娘經常趴在櫥窗上看,她就是當年8歲的衛臘梅。一天,她看到一個金發碧眼的蘇聯媽媽,推著一個手推車,車里坐著一個很漂亮的小女孩,跟個洋娃娃似的。這對母女到商店買了一個洋娃娃。那一幕太美了!簡直就是一個大洋娃娃推著兩個小洋娃娃。衛臘梅跟在人家身后看啊看,走了很遠,直到家人把她拉回來。回家后,她用碎布頭自己縫了一個洋娃娃,沒想到她這個童年夢一直做到了退休……
1997年,剛退休的衛臘梅迷上了動畫片,她覺得里面的人物特別可愛。她還經常去圖書館看漫畫書,連圖書館的管理人員都覺得奇怪。衛臘梅想:“我要把這些布偶制作出來,擺在家里,每天都能看見。”
于是,衛臘梅的家里出現了各種顏色的布。天生巧手的她仿照動畫片里的人偶慢慢摸索著,半年后,她制作的布偶已經非常逼真,并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布奶奶”,經常為一些活動制作布偶。要想學習、提高,就要到大環境去,衛臘梅自幼渴望能在藝術領域有所發展,她把這份熱愛在心中埋藏40年,最終在她退休后的一刻得以釋放。衛臘梅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到北京去學服裝設計!
這個決定卻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家人、鄰居、同事都覺得不可思議,北京很多年輕人都難以立足,一個退休老太太,你折騰啥?衛臘梅偏偏是個不甘寂寞、敢想敢做的人,她想:退休并非萬事休,退休有時間了,可以實現自己幾十年的夢想。退休是人生第二春的開始,我寧可去經歷北漂艱辛,也不做整日無所事事的打牌老人,窩在家里等疾病纏身,虛度此生。
春晚世博會兩單走紅
到北京后,雖然人地生疏,好在有幾位插隊時的好友幫助,衛臘梅暫時有落腳的地方。可是,初來北京的陜西老太,想找到滿意的工作還真不容易。在朋友的介紹下,她來到了北京大興的一個玩具服裝廠。她一進廠,就看見廠長正在發脾氣。原來工廠接到中央電視臺的節目訂單,為陳佩斯制作一件玩具熊的道具服裝。工廠特聘了一位服裝藝術專業的高材生,可是高材生一個星期都沒做出來。這可是關系到工廠日后發展的大事啊,廠長能不著急嗎?再找其他設計師,也都搖頭不敢接。廠長說:“誰能把這個活給做下來,我要好好謝謝她。”衛臘梅說:“您別著急,我試試。”巧手老太多年的實踐經驗有了用武之地,她反復構思,多次制版修改,不到一個月,勝利完成了這項大工程。誰知,這一試就走出了一條光明大道,成就了她一番大事業——這套衣服一炮走紅,當年的央視春晚都找到了她。不過那一年最讓她得意的是另外一單設計制作任務——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前夕,衛臘梅接待了兩位考察者的來訪。對方從北京20多家被推薦合作者名單中逐一考察,那些廠家的名氣、規模都比較大,約見這位樸素的北漂老太,是他們抱著隨便聊聊的想法而來。衛臘梅所在的工廠最小,可是她的口氣不小,她說:“央視春晚的人偶都是我們做的,你得尊重藝術。”一句話把來訪者震住了,當即毫不猶豫地簽單。
順利簽單,衛臘梅非常興奮,可是又很擔憂:工廠已經接下了春晚的服裝任務,而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制作時間也非常緊張,人手有限。一女許兩家,就得把一分鐘掰成兩半用。于是,年過半百的老太帶著一群年輕人開始和時間賽跑。
在車間里,老太帶著同事、徒弟,爭分奪秒地忙,抽空睡一會兒,睜眼就干活兒。在車間料子堆里,將一塊廢料子往身上一披,一閉眼就是個囫圇覺,最忙的時候三天三夜沒合眼。衛臘梅做事認真負責,簽了合同,工期不能打折。憑著拼命三郎的勁頭,衛臘梅圓滿地完成了所有訂單,也為她的事業打開了局面。
從人偶制作到藝術創作
春晚舞臺上可愛的兔子公仔、昆明世博園的吉祥物滇金絲猴“靈靈”、陜西城運會的吉祥物“朱鹮”、現在少兒頻道節目中可愛的人偶袋鼠……還有許多造型可愛的灰兔子、長鼻象等,衛臘梅成了圈內有名的卡通人偶服飾制作師。
在北京站穩了腳跟后,衛臘梅就把剛剛退休的老伴兒董先生接到了北京。而且兒女也來了。衛臘梅家有一個4米長、2米寬的案子,是她的工作臺。家里百平方米的空間,她的布料倉庫就占去一半。她經常逛布品批發市場,帶上一瓶水、一個面包就走上一天。一來二去,哪家的布品特色,她都了如指掌。
衛臘梅的事業打開了局面。就在所有人驚嘆于她的成功時,她卻開始猶豫了。她兒時的夢想不是制作人偶服裝,而是更多的獨立創作。有夢想就會有奇跡,一次回老家西安參觀,民間藝術家精湛的技藝給了她很大的啟迪——中國文化本身就是個巨大的寶庫!兩年的時間,衛臘梅成功推出了極具中國特色的娃娃系列。在玩具服裝設計、卡通人偶設計領域大名鼎鼎的老太,一面接收外來合作,一面獨立創作,形成了自己的產業。為了尋一雙童眸懸水般的眼睛,她苦苦尋找十年;為了名為“賜福人間”的一對刺猬嘴巴相對無比親密的作品,她修改十幾次;為了“蝸牛爸爸、蝸牛媽媽、蝸牛寶寶相親相愛”,她徹夜不眠……她五十學藝,六十創業,圓了自己的夢。
隨后,這個熱愛學習的老太用了一個月的零散時間學會了電腦。網絡豐富的視覺資源刺激了她的靈感,大量作品涌出,隨后她的網店開業了。為了把圖發到網上去,她經常背著自己的新作品,色彩艷麗的大布偶,到家門附近的公園去拍照,吸引了很多人圍觀。人們都贊嘆:“真好看啊,布偶奶奶又來了!”
在北京國際服裝周、人民大會堂、春晚、北京人藝的演出,衛老太的人偶服裝陸續亮相。目前,衛臘梅在忙于拼布工藝作品的創作中,她已經注冊了自己的品牌、商標。她的目標仍很宏大:傳承傳統文化,開實體店、開班授課、做自己的網站、開連鎖店、出書……衛臘梅想把她的技藝傳下去。她是個熱愛生活也敢于嘗試的人,而且堅信自己的愿望能夠實現。她說:“我希望到大學的課堂去給孩子們上課,鼓勵他們奮斗,傳授技藝。我相信一定會實現。“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