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小青
離婚協議觸“雷區”
文/田小青
夫妻離婚時,雙方簽訂書面協議,約定男方自再婚之日起給予女方一定的生活補助直至女方再婚為止。可男方再婚后,卻單方毀約,那么女方能夠憑手中的協議如愿得到協議中約定的生活保障嗎?2013年5月5日,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合同糾紛作出了終審判決。
有協議在手的女方,本以為勝券在握,卻輸掉了官司。手拿判決書,女方怎么也想不明白,違反約定的是男方,為什么輸掉官司的卻是自己?出乎意料的判決也讓人們覺得匪夷所思。該案的判決給人們帶來了一個警示:夫妻協議離婚,當心觸及“雷區”!
現年50歲的林美溪,是江蘇省南通市一名普通的市民,曾經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感情生活比較坎坷。1997年7月,走出第一次婚姻失敗的陰影后,在朋友的介紹下,時年35歲的林美溪與小她4歲的同樣是離過婚的男子薛昊天登記結婚。結婚后,兩人發現雙方的性格并不相投,但是,由于都是再婚,雙方十分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婚姻,生活中彼此遷就、忍讓。因此,生活雖說還算平靜,卻讓雙方都覺得有些拘謹、陌生。
就這樣,林美溪與薛昊天還是小心翼翼共同走過了十年的婚姻。可是,這十年婚姻讓兩人都感覺身心俱疲。經過推心置腹的溝通后,林美溪與薛昊天決定放棄這段婚姻,并于2008年7月2日簽訂離婚協議,協議離婚。可是,離婚后的第二天,兩人就后悔了,又于2008年8月復婚。
復婚后,林美溪與薛昊天都試著努力既能保住婚姻,又能生活得輕松些。可是,也許是十多年婚姻的慣性讓彼此的心難以靠近,也許是長期的壓抑讓雙方的感情有了許多抵觸,總之,復婚后不久,林美溪與薛昊天就感到活得還是很累。經過深思熟慮后,兩人最終決定還是快刀斬亂麻,徹底放棄這段婚姻。
兩人結婚十年,沒有生育子女,除了薛昊天父母在老家建造了一棟樓房外,生活也過得比較拮據,沒有什么共同財產,林美溪希望離婚后,薛昊天能給她一定的生活補助。但是薛昊天提出,以后的日子還很長,如果有了這個承諾,雙方就有扯不清的關系。補助事小,但很可能會影響到雙方以后的生活,就沒有應允。
對于薛昊天的理由,林美溪覺得也不過分。經過考慮,林美溪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說:“離婚后,如果你薛昊天沒有再結婚,我就不要你的任何補助。如果你再結婚了,那么,從你結婚的這天起,你每月給我200元的生活補助。如果我再結婚了,那么你就不需要再補助了。”
薛昊天想了想,覺得林美溪的要求并不高,他還能承擔得起。更主要的是,薛昊天認為畢竟雙方也是十多年的夫妻了,這樣對雙方也算得上公平、合理,又不會太影響雙方以后的生活,就答應了林美溪的要求。于是,2008年10月29日,林美溪與薛昊天又來到了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登記離婚,離婚時雙方簽訂離婚協議書,其中關于家庭財產處理,在女方一欄中載明:男方自再婚之日起每月支付女方200元直至女方再婚為止。
離婚后,林美溪離開了薛昊天的家,與女兒居住在一起,兩人基本上沒有聯系,彼此情況也知之甚少。可是,2011年夏天的一天,林美溪從親戚的口中得知,薛昊天早在2009年的6月就又再婚了。聽到這個消息,想到離婚不到一年,薛昊天就再婚,林美溪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薛昊天的再婚,林美溪知道她無權干涉。但薛昊天對于當初的約定,卻完全拋到了腦后。林美溪氣不打一處來,她氣呼呼找到薛昊天的家里,拿出當初的離婚協議,要求薛昊天按協議,自他再婚之日起給付每月200元的費用。
對于離婚協議的約定,薛昊天再婚時,為了不給新的婚姻添堵,也就沒有告訴妻子。林美溪的突然造訪讓他感到十分尷尬,也讓妻子對他產生了一些誤會,這讓薛昊天感到憤怒至極,對于林美溪的要求,自然是一口回絕。林美溪沒有想到薛昊天的反應如此激烈,對自己完全不念舊情,心是徹底涼透了。在多次索要未果的情況下,林美溪于2012年7月17日來到南通市通州區法院,一紙民事訴狀將薛昊天推上了被告席。
法庭上,昔日夫妻如今成了一對冤家。雙方圍繞2008年10月29日離婚協議書中載明關于薛昊天自再婚之日起每月支付女方林美溪200元直至女方再婚為止的內容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焦點,唇槍舌劍,互不相讓。
林美溪說:“2008年10月29日,我與薛昊天至通州市民政局辦理離婚登記,雙方在協議書中約定:男方自再婚之日起每月支付女方200元直至女方再婚為止。該約定合法有效。薛昊天于2009年6月再婚,但沒有按約定履行給付本人每月200元的義務,且本人對婚姻存續期間薛昊天父母所建樓房存在份額。故請求法院判決薛昊天按離婚協議約定履行支付本人每月200元的義務。”
對于林美溪的起訴,薛昊天反駁道:“2008年10月,林美溪和我雙方至通州區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離婚協議中家庭財產處理女方欄要求男方自再婚之日起每月支付女方200元直至女方再婚為止。我當時并不同意,林美溪稱協議中寫寫而已,到時不一定會要。2009年6月,我再婚。2011年9月,林美溪以還房貸為由向我索要300元,后林美溪多次索要余款未果。總之,林美溪以該協議內容限制我的婚姻自由違反法律規定,屬于無效民事行為,且離婚時林美溪不存在生活困難等需扶助的事實,故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曾多次主持調解,但林美溪要求薛昊天一次性給付20000元,而薛昊天堅決不同意,終致雙方未能達成調解協議。法院經審理后認為,2008年10月29日,林美溪與薛昊天以離婚登記為條件簽訂離婚協議書合法有效。但是,林美溪對薛昊天提出自再婚之日起每月支付女方200元直至女方再婚為止的內容,以再婚為給付或不給付的條件,與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無關。況且,林美溪所提附屬條件為薛昊天再婚時給付,屬于限制薛昊天婚姻自由,違背《婚姻法》關于婚姻自由的法律規定,因此該民事行為應屬無效,故對林美溪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2012年12月10日,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條的規定,作出一審判決,判決駁回林美溪的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后,林美溪不服,向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訴。在上訴中,林美溪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進行改判。林美溪提出:1.離婚協議中的約定并非以再婚為給付條件,并沒有限制薛昊天是否可以再婚,以及何時再婚的結婚自由,且該約定有事實根據。2.離婚協議是雙方自愿簽訂,不存在脅迫、乘人之危等情形,應屬合法有效的。
南通中院經審理后認為,我國法律所保障的公民婚姻自由系公序良俗的體現,當事人不得以各種方式和理由對此進行限制。本案當事人所約定的“男方自再婚之日起每月支付女方200元直至女方再婚為止”的內容,實際上系以支付賠償的方式限制薛昊天的婚姻自由。因此,原審確定該約定為無效約定正確。現在林美溪也沒有要求薛昊天支付該款項的其他合理理由。故林美溪的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2013年5月5日,南通中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文中人名系化名)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
法博士點評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法律意識的逐漸提高,夫妻離婚時通過協議維護自己權益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可是,法律意識與法律知識往往不對等,加之離婚協議具有的財產、人身的雙重屬性,使得離婚協議屢屢觸及法律“雷區”,從而難以實現協議所期望的權益。
手握離婚協議書,林美溪緣何輸了官司呢?緣于她法律知識的淡薄,簽訂的協議觸及了法律的“雷區”。現實生活中,因婚姻家庭關系的特殊,雙方簽訂的財產協議觸及法律“雷區”的屢見不鮮。婚姻關系具有強烈的人身屬性,涉及財產關系的協議與《合同法》的財產約定有所區別,當事人訂立相關財產協議時,不能將財產目的實現與婚姻關系成立與否掛鉤。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婚姻自由是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不得設立任何條件來限制婚姻自由,這就是夫妻之間約定任何權利時不能觸及的法律“雷區”。否則,就會導致協議無效,無法實現協議的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