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小挺
身體知道你的秘密
文/游小挺
身體是我們最親密的朋友,我們的幸福,我們的悲傷,我們的恐懼,我們的病痛,它都懂。但是,它給我們的每一個信號,我們都讀懂了嗎?在如布滿交叉小徑的花園一樣的生命里,正視身體、打開身體,就如同找到一條便捷之路——穿越紛繁復雜的過往經歷,直抵我們難以捉摸的內心。
很多時候,我們和自己的身體是疏離的,身體的狀態、身體的語言、身體的感受……關于這些,你了解多少?只有當我們的健康出了問題,甚至是相當大的問題,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
其實,身體比任何其他語言都真實,從心理學層面來說,疾病就是不能述說的潛意識語言。疾病就像我們的身體在說話,是你內在思想和信念的反映。我們不間斷的思維模式決定了我們身體的動作和體態,從而決定了我們是否健康。
首先讓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了解下身體是怎么運作的。
假設你目前在工作上如魚得水,為了獎勵你的優異表現,老板決定提拔你,而你將成為同事們的上司。想象一下,你最初的反應是純粹的興奮,薪水提升50%、還有一輛車以及額外的紅利,眾人的艷羨……這些條件令你欣喜萬分。
這時大腦制造出這種心態下對應的化學物質,而你身體里的所有細胞變得十分興奮。你身體里的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因此而增強,釋放出快樂的化學物質β胺多酚。這是個好消息,它振奮了你的壓力適應緩沖區。
過了一會,其他想法開始冒出來了,你突然發現自己是公司里最年輕的中層,而你即將管理年齡足以當你父母的手下,你覺得有點驚慌,怕自己無法達成公司的期望。
接著這種預期心理引起了交感神經的反應,導致化學物質如正腎上腺素悄悄地在血液中流動,這些化學物質將壞消息傳導到所有的細胞里。于是,身體進入了警戒狀態,你腎上腺素的分泌激增,制造出強而有力的荷爾蒙,即“腎上腺皮質內分泌素”,引起所謂的“戰斗或逃逸反應”,通常是驚慌和焦慮。
你是否看出來在身體里面,同樣的信息因為我們專注在不同的思想上,而觸發了兩種相反的身體反應?每個思想都會轉譯成生化語言,由擔任信差的化學物——神經縮氨酸來進行傳遞,它不僅影響我們的腦部,也影響到我們所有的器官、腺體、細胞和組織。
顯然我們的想法引發了生化反應。所以,盡管身體能不斷自我更新,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反復經歷同樣的疾病癥狀,那就是身體的能量模式沒有改變。
反過來說,任何形式的疾病都是一個訊號,提醒我們檢視自己的想法、觀念和情緒,找出潛藏的真正病因。即使是普通的感冒,都意味著該向內探究,檢視到底什么事讓你備感壓力:哪些情緒尚未解決?你在煩惱什么?令你焦慮、憂心或恐懼的是什么?你的自尊情況如何?你是否覺得脆弱、依賴或是深受威脅?目前你正恐懼哪些事?
如果你愿意去向內探究,你會發現,更多地了解自己,更多地觀照和洞察,就意味著你獲得更多的自由。
比如你參加一個聚會,這時,覺得喉嚨一陣發癢,劇烈地咳嗽。如果你帶著清明的思想去觀察身體,你會感覺到喉嚨的感受,發緊、發干、癢,仿佛有雙手扼住了它。你帶著覺知,就會發現真正的原因,朋友的發言讓你覺得乏味,想到明天還有一個重要的面試,想早點回去,可是又開不了口。
這開不了口的習氣是從哪里來的?你習慣自然、真實地表達自己嗎?你為了別人壓抑自己的真正需求嗎?……細究下去,你對自己會有更多的洞察和理解。
如果我們培養“覺知”的習慣,就會洞見自己是如何被各種妄念帶著走的,這樣,我們看待一件事情時,也能轉換不同的角度。如果我們習慣以悲觀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也許我們也可以培養和訓練自己以另外一個維度的方向來看待。
一念之轉,轉的不僅是念頭,更是身體的感受乃至反應。
我們可以做個小嘗試,比如下雨,如果你是個討厭下雨的人,可以多思考下雨帶來的好處,比如空氣濕潤、負離子增多、有詩情畫意的效果等等。曾有一位朋友,來上海出差看到雨天,非常興奮,他邀請大家出去走走,“你看,天氣多好!”如果你知道他來自敦煌,就知道雨天對他而言,是多么的珍貴。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這些練習,“覺知”自己的觀念,多角度地、轉換著看待事物,體驗更多的身體感受。
除了觀念的轉化外,我們更需要留意的是內心的亂流給身體帶來的傷害。
很多時候,觀念的更新和轉換,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頭腦中明知道這件事有其他可能性,但我們還固執地停留在原來的模式里。
甚至會出現壓抑的情況。比如遇到一件事情,讓自己很不愉快,但頭腦告訴自己,算了吧,放下吧。結果,不但不能放下,而且這股被壓抑的情緒進入了身體,成為身體里的亂流。
長此以往,身體的狀況更差。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身體才是真實的語言,是潛意識的語言。
有個朋友在職場上遭遇了嚴重的挫折,她偃旗息鼓,準備回家當家庭主婦,可是以她的高學歷,回去當家庭主婦,所有人都覺得是個嚴重的浪費,這時候,身體就出來配合了,得了腎炎,這是個富貴病,需要靜養。于是她理所應當、開開心心地回歸家庭了,但她真的快樂嗎?如果去覺知身體的真實語言,它會告訴她,我有點恐懼,有些擔憂外界的壓力,我覺得自己應付不過來,需要休息一下。
那亂流是怎么產生的呢?是未解決的情緒引起的,源于自我排拒。我們排拒自己的某一陰影面,只因為我們對此下了論斷,認為它們是壞的,錯的。
我們從小被教育著學習各種規則,都有被父母訓練的記憶渣滓,這些就是我們表意識和潛意識的記憶。父母會教導我們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是危險的。可惜孩子們的分辨能力還很弱,無法看清行為本身的對錯和人格的好壞是無關的。
漸漸的,我們有了內在的裁判,一旦別人不同意自己,生你的氣,不喜歡你,內在的裁判便乘虛而入。
我們都想獲得安全保障,被人接納,有能力有價值,這些基本需求一旦不能適當處理,便反噬自身。同時產生的每種情緒都和某個器官或者能量系統的能量共振。身體的某個器官會變得弱小,借此機會,我們就可以向內更深地探究自己。
比如胃疼,很多時候是由于壓力引起的,一旦緊張,胃部肌肉就進入緊張和痙攣狀態,長久以往,就難免不出現胃病。
在這里,我想分享幾個心理學意義上的軀體解釋,讓大家更多地體會我們身體發出的聲音。
耳朵代表聽的能力。當耳朵出問題時,通常說明在某種程度上不想再聽了。耳朵疼痛表明對聽到的事情非常生氣。耳朵疼在兒童中更為多見,他們不得不在家里聽那些他們并不想聽到的話。家里的規矩經常禁止他們表達他們的憤怒,他們無力改變現狀,于是導致耳朵疼。耳聾代表長期忍受,所以拒絕去聽其他人說話,如果一個人聽力受損害,我們會發現其他人通常會不停地對他說個沒完。
頭疼來源于認定自己無能,當頭疼的時候問問自己哪里做錯了,自己如何做錯的。寬恕自己,讓過去的過去,頭疼就會“從哪里來,回哪里去”。很多時候,偏頭疼是力求完美的人給自己施加強大壓力造成的,還包括一大堆令人驚奇的怒火。
心臟代表愛,血液代表快樂。我們的心臟很樂意把快樂送往身體的各個角落。當我們拒絕我們自己的愛與快樂時,心臟便枯萎了、變冷了,結果是我們走向了貧血、心絞痛、心臟病的發作。
這并不是心臟病在攻擊我們,而是我們經常忘記去注意生活中的小小快樂,心臟病只攻擊那些從來不快樂的人們。所以我們要發現生活中的快樂,感謝生活中的快樂。
當我們越來越能聽懂身體的語言,也覺知到自己對自己的負面想法,并覺得糟透了時,我們能做些什么?
我們可以試著把那種情緒鎖定在胃部一帶,感受一下,是不是有沉甸甸而略帶惡心的感覺?接下來,試著徹底接納你身體的感受,去細細感覺你的胃部,并穩住那份感受,甚至可以感謝自己的身體是一具如此完美的機器,它警告你在身體系統中有這么一個能量的阻塞點。自我接納的基礎就是愛自己的本來面目,把愛的想法傳送到壓力所在的部位,觀想能量自由地流經不舒服的區域。
放掉過去,活在當下,成為不做評斷的觀察者,隨著覺察的萌芽,許多矛盾開始浮現出來。對,就看著它們浮現,無條件地接納,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覺知!當我們更多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鏈接身體和心靈的自然愈合能力,我們的人生就從此不同了。
就像榮格說的,只有在你檢視內心深處時,你的視野才會變得清晰,向外探究的人只是在做夢,朝內挖掘的人終將開悟!
欄目主持人: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