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一奇

《需求》[美]亞德里安、卡爾·韋伯 著 魏巍、龍志勇 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版64.90元
和很多談理念的書一樣,這本書也引用了大量實際案例來論證、發掘“需求”的重要性和把握“需求”的方法。耳熟能詳的有蘋果、亞馬遜、Kindle、膠囊咖啡、谷歌、利樂包……這些公司或產品的巨大成功都在于把握了需求的關鍵,而各自不同的側重方式則正好解釋了書中所羅列的六個關鍵:富有魔力磁性、能夠解決麻煩、符合背景環境、能夠撬動購買、不斷精進完善、確保個性獨特。事實上,成功地把握乃至創造需求,這六個關鍵像是裝著需求的木桶,必須面面俱到,但不同的長板特色使得這些案例更具說服力。
比如富有魔力磁性。書中舉了租車服務的Zip car和魏格曼超市,但更容易理解的或許是星巴克。魔力是卓越功能與強大情感訴求的乘積,星巴克高質量的咖啡、恰到好處的位置與便捷性配上小資的文化氛圍,就是品牌魔力的最好體現。一杯在手,味道好、方便,還有面子,多棒!
比如能夠解決麻煩,蘋果iPhone的例子無疑恰到好處,“一鍵”解決問題,著實給用戶帶來太多便利,乃至引領了智能機的潮流。
除了大量引人入勝、幫助思考的案例分析,作者還舉出了幫助把握需求的行為方式和相關策略,涉及營銷模式、企業管理、運營模式的方方面面。說到底,需求還是對人的理解,不只在于解決已經提出的問題,更要找到那些未被解決的麻煩,而那些麻煩來自于人的感知和感受。
于是,最后關于未來需求的部分,作者強調了科技的重要性。科技創新和發展是需求的根基,你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才是你的機會。于是,那些著名的實驗室被搬了出來,多了些致敬的味道。
人性是喜好簡單厭惡復雜的,這條路沒有盡頭,所以能開發的需求也好似無窮無盡。可發現了需求,要有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案,需求才能被稱之為需求——除了在思維層面上的完善,請尊重技術、尊重科學、尊重自然規律、更尊重人性,因為未來的需求就在那里,像等著挖掘開發的礦藏。
就像很多談理念的書一樣,這本《需求》在繞了一圈之后只談了一些無比簡單的道理,“以人為本、尊重科技”,這八個字足以概括發掘需求的要點。但在領略了大量案例,激蕩了頭腦之后,對這八個字的領悟是不是更進了一步呢?這一步或許能決定未來。

《經濟運行的邏輯》高善文著中國人大出版社2013年5月版49.00元
經濟運行的邏輯是什么?如何近距離觀察中國經濟?用什么方法預判經濟前景?宏觀經濟學家高善文對通貨膨脹、經濟周期、產業周期、資產重估等問題都進行了論述,并分享他對中國經濟過去與未來的理解。

《狙擊中國:金融局,華盛頓的掠奪戰略》趙亞赟著譯林出版社2013年4月版26.80元
華爾街兩大投行、兩大陣營的形成過程及其恩怨糾葛;猶太財團影響美國大選并將自己的代理人扶上總統寶座……中國人大金融研究員趙亞赟以獨特的視角闡釋次貸危機以來國際間政治、經濟變化,并分析未來全球金融市場走勢對中國市場的影響。

《經濟學統治世界》[美]海爾布隆納 著 唐欣偉 譯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版38.00元
他們不是軍隊指揮官或帝國統治者,沒有生殺予奪的大權,也幾乎沒參與過締造歷史的決策。可他們的所作所為,比許多聲名顯赫的政治家對歷史更富決定性,比指揮前線軍隊的將領們更具震撼力。他們是“偉大的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