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意強

“
政府給企業松綁的力度還可以大一些、步伐還可以快一些。”
“政府給企業松綁,不只是說要出臺一系列財政補貼等直接刺激政策,還要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比如減少對企業市場經營行為的直接干預、減少以行政許可手段從企業過度獲利以及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等方式實現。”
來自全國多個地區、不同行業的企業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共同發出類似的呼聲。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廠長(經理)向福建省委、省政府發出了《請給我們“松綁”放權》的呼吁書,推進了中國以企業為中心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55位企業家的這一舉動也直接催生了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每年一度的“全國企業家活動日”系列活動。
時光荏苒。29年后的今天,再次給企業松綁,又一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江蘇省人大代表、日出東方太陽能股份公司董事長徐新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相對于中小微企業,大企業身上承擔的稅賦實在太重了,目前我們每銷售100萬元的產品中,稅收就高達10萬元,比重在10%左右。2012年我們向國家納稅3億多元。”
徐新建還透露,2012年開始實施的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在三四級市場的執行情況并不好。“一般來說,主銷的熱水器每臺可以獲得160元節能補貼,經銷商為了讓消費者獲得這個補貼,就要開正規發票,需要從小規模納稅人變成一般納稅人,繳納的稅金從原來每臺10元左右(定額稅),增加到每臺100至130元不等(增值稅或儲值稅),企業反而賺不到錢了。”
國家出臺節能惠民政策,初衷就是通過財政補貼刺激消費需求、推動市場銷售。“實際上,這種刺激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變成了‘政府請客、企業買單’,政府通過行政手段逼著企業為刺激市場買單。”浙江某太陽能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各種刺激政策不如減稅來得直接,企業能真正受益。
徐新建認為:“不能說政策不好,國家面向企業推出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初衷必須要肯定,只不過在與政策配套的市場環境等方面,還需要給企業持續減負。”
作為連續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已經連續兩年提出“給企業減稅”的建議。對于當前很多企業普遍反映的在市場經營和自身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李東生表示:“很多企業經營難題,不少是制度層面的。我會考慮專門向兩會提交相關議案。特別是對于收入分配問題,由市場造成的收入差距是顯性的,容易調節;由分配結構、資源和機會不平等造成的收入差距是隱性的,難以調節”。
“政府對企業市場經營行為監管的手伸得太長,往往沒有管好市場、管好企業,反而在這一過程中催生一些依附于行政審批的黑幕和潛規則,最終,打擊的是企業家的積極性和企業的發展后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上海偉泓基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CEO張豪公開表達對衛生部一直以來對凈水設備通過行政審批進行監管的不滿。
“當前,全世界只有中國的衛生部,對于涉水產品采用行政審批,沒有獲得衛生部批件的涉水產品一律不得上市銷售,這很不合理。一款涉水產品要取得衛生部批件的費用在4萬元左右。而按照正常審批流程,獲得批件的時間需要半年到一年,這會直接打亂企業正常的技術創新和新品上市節奏。”張豪透露,這直接催生出很多的中介代理公司和個人,形成一個依附在行政審批上的“黑洞”,逼著企業花大價錢找中間人跑批件。
一邊是衛生部對凈水產品采取嚴格的行政審批,保證市場上銷售的所有凈水產品都要達到食品衛生標準才能上市銷售;另一邊則是市場上80%左右的凈水產品處在“無證銷售”的裸奔狀態之中。張豪認為:這種怪現象的根源,就是衛生部批件是帶有上市銷售的權力性批件。當一種東西帶有行政強制手段時,黑幕也會隨之產生。直接逼著一些正規企業無證經營,甚至通過批件造假等手段在市場上銷售,讓凈水行業變得渾濁。
“衛生部當前對于凈水行業的批件、送檢、審批等制度已經到必須徹底改革的時候。既要對行業產生真正的監管作用,還要引導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等市場化手段凈化整個產業的發展。”張豪說。
連續三天,位于江蘇常州的一家紡織印染廠負責人趙志中在與記者約好的采訪時間爽約,直到第四次才擠出時間。
“這幾天實在太忙了,為了開業的事情操心。第一天,當地政府領導家里辦喜事,我是鎮上的老民營企業家,怎么也得過去捧個場,沒想到酒喝多了。第二天,就一直忙著工廠正常開工的事情,要跟員工談工資、跟供應商談供貨款結算。今天,一個客戶過來談采購合同,正好碰到稅務所的領導來訪,大家順便吃頓飯喝幾杯酒。”電話中,趙志中不斷感嘆,擁有70多人的紡織印染廠在2013年正常開工,成為擺在他面前的最大難題。
“員工要談條件、漲工資,否則根本留不住,工人沒了工廠的機器就轉不起來了。稅務所的領導過來,實際上也是來談條件,商談今年征稅的額度,是不是要增長、增長額度是多少。供應商和采購商也要談條件,供應商想漲漲價,采購商還要降降價,因為這幾年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大家都是抱著能談一點是一點的態度。”
趙志中坦言,這些年輿論一直呼吁“政府要給企業松綁”,其實企業最希望政府在人才招聘及培養、保障性住房等社會福利保障體系等方面給民營企業更多的傾斜,不然面對工人年年漲薪的要求,企業實在無力滿足。
對此,武漢送子鳥醫院總經理斐綱也深有感觸。他說,現在很多地方的工廠都會面臨春節之后的開工難、招工難,表面上看提高薪資待遇是唯一可行辦法。實際上,企業稅負太重,無力承擔高額薪資。所以,現象背后,全面提升社會福利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全國政協委員馮川建在參加政協海南省六屆一次會議小組發言時,對政府部門公開“放炮”,指責當地一些政府部門存在“政策制度朝定夕改、失去嚴肅性和權威性”、“素質低、辦事能力差、效率低下”、“辦事有潛規則、嚴重傷害企業的利益”、“協調能力差”、“審批事項時公開或者暗示吃拿卡要”等問題。
馮川建不只是海南奧林匹克花園有限公司董事長,還是海南省貴州商會會長。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馮川建不只是炮轟,還專門向政協提交了《整治“庸懶散貪”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發言材料,公開要求在小組會議上作主題發言。
來自海南奧林匹克花園公司的內部人士透露,“馮總作的主題發言并非一時沖動,而是聽到很多企業在與政府職能部門打交道過程中的實際遭遇,作為政協委員的他正好利用這個平臺提出建議。”
馮川建委員的發言材料顯示:“海口成立政務中心,各局對外窗口集中辦公,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些窗口辦事人員辦事有潛規則,在辦理一些審批手續時,窗口工作人員沒有一次性告知,而是今天通知補這個材料,明天又通知那補個材料,企業補了五六次材料窗口才受理。批復的時間按照規定一般是10到20個工作日,但企業辦理一件審批手續,從準備材料到拿到批文,往往需要1到3個月的時間。有些申報事項在批復過程中,需到申報單位現場勘察,現場人員的茶水費是必須給的,否則事情就辦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