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一切生命的必需物質,又是重要的運輸載體,人體內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的運輸都是通過血液循環來實現。水還是良好的溶劑,能促進體內化合物分解,并促進化學反應的進行。水也是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攝入食物而有水攝入時,生命可維持數周,無食物又無水攝入,生命只能維持數日,可見水對維持生命之重要。
日常生活中,飲水看似簡單,其實蘊含諸多學問。不正確的飲水方式、飲水不足或過多都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不能少也不能多
飲水不足或者身體失去水分過多,均可引起體內失水。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人體通過尿液、糞便、呼吸和皮膚等途徑丟失水,這些為必需丟失量,通過足量飲水即能補償。但是當失水達到體重2%時,會出現口渴、尿少的癥狀;失水達到體重的10%時,會引起煩躁、全身無力、體溫升高、血壓下降、皮膚失去彈性;失水超過體重的20%時,會引起死亡。
水攝入過多也會對身體有危害,特別是有腎臟病、肝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當水的攝入量超過腎臟排出能力時,可引起體內水過多或水中毒。
選擇正確的時間和方式
一般來說,健康成人每天需水量為2500毫升左右,其來源包括飲水、食物內的水和體內代謝產生的水(醫學上叫內生水)。水的需要量主要受年齡、環境溫度、身體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在溫和氣候條件,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日應最少飲水1200毫升(約6杯);在高溫或強體力勞動的條件下,應適當增加補水(2500毫升),還要考慮補充鉀、鈉等電解質。除了保證充足的飲水量外,還應做到少量多次,喝水要定時、主動,不等感到口渴時再喝。
少量多次 每次以200~300毫升為宜。空腹飲的水在胃內只停留2~3分鐘,便很快進入小腸,再被吸收進入血液,1小時左右就可以補充到全身的血液。體內水分達到平衡時,就可以保證進餐時消化液的充足分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如一次性大量飲水,會使胃液稀釋,既降低了胃酸的殺菌作用,又會妨礙對食物的消化。
早晚各喝1杯水 健康的生活習慣應早、晚各喝1杯溫熱水(200~300毫升)。早晨起床洗漱后可空腹喝1杯水,因為睡眠時的隱性出汗和尿液生成損失了很多水分,體內會因缺水而血液變得黏稠,喝1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環血容量;及時補充水分,也有利于早餐需要的消化液的分泌。睡覺前也可喝1杯溫水,特別是老人,可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加。
運動后及時補水 運動時由于體內水丟失加快,如果不及時補充就會引起水分不足。在運動強度較大時,要注意運動中和運動后水和礦物質同時補充。因此,白開水不是運動中、運動后的正確飲水選擇。
水,您喝對了嗎
目前市場上水和飲料種類繁多,宣傳中都聲稱有這樣那樣的特色有點,讓人購買的時候不知道到底哪種更健康。那么,您是怎樣選擇的呢?
正確篇
白開水 白開水是最為經濟并且符合人體需要的飲用水。自來水煮沸后,殺滅了致病細菌,既能使過高硬度的水質得到改善,又能保持原水中某些礦物質不受損失,是滿足人體健康、最經濟實惠的首選飲用水。
礦泉水 礦泉水是指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或人工開采所得到的未受污染的天然地下水經過過濾、滅菌罐裝而成。礦泉水含有一定的礦物鹽,其中的礦化物多呈離子狀態,容易被人體吸收,屬于優質飲用水。
雜糧湯 用黑豆、黃豆、綠豆、紅小豆、黑米、薏米、山藥、芋頭等烹制的雜糧湯是既經濟、營養價值也較高的健康飲品,值得提倡。
茶 茶是高品質飲料,因為茶葉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例如茶多酚、兒茶素等物質可以使血管保持彈性,并能消除動脈血管痙攣,防止血管破裂。但是一般缺鐵性貧血患者、空腹和睡前都不應飲濃茶(注:市面上售的各種茶飲料,添加了糖及食品添加劑,不應與現制茶水一樣看待)。
乳飲料和純果汁飲料 這兩種含有一定量的營養素和有益健康成分,適量飲用可以作為膳食的補充。果蔬汁飲料可以補充水溶性維生素、礦物元素和膳食纖維;有些飲料添加了一定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適合熱天戶外活動和運動后飲用。
功能性飲料 富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可以補充體力以及盡快恢復體力,運動大量出汗時可適當選擇。需要控制能量或糖分攝入的人,可在同類飲料中選擇熱量低的產品。
錯誤篇
生水 生水是指未經消毒過濾處理的水,如河水、溪水、井水、庫水等,這些水體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種各樣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或寄生蟲,直接飲用可能會引發急性胃腸炎、傷寒、痢疾及寄生蟲感染等疾病。
含糖飲料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飲料都含有一定糖,每天大量喝含糖飲料代替喝水,不知不覺中增加糖的攝入,是一種不健康的習慣。近年因大量攝入含糖飲料引發糖尿病的案例不在少數,其中以兒童居多,應引起大眾的警覺。
質疑篇
純凈水 純凈水一般以城市自來水為水源,過濾去除有害物質同時,也去除了鉀、鈣、鎂、鐵、鋅等人體所需的礦物元素。純凈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礦物質水 礦物質水是通過人工添加礦物質來改善水的礦物質含量。這樣的水雖然增加了純凈水中部分礦物元素的含量,但是添加的礦物質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情況以及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如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鹽水 有些人有晨起空腹喝淡鹽水的做法,以此養生。此做法的科學性有待證實,大眾不要盲目模仿,避免攝鹽過量。
桶裝水 近些年城市中大量采用桶裝水,一方面對供水來源要做考察;另一方面,如果一桶水飲用時間過長,可能造成細菌污染,影響身體健康。
警惕篇
堿性水 堿性水中含有較高的鈉,對防治高血壓極為不利。不要盲目地將堿性水當做日常飲品。
含油、含鹽湯品 湯水通常都含油、鹽,為避免無意中攝入更多的油脂和鈉鹽,請適量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