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很多癌癥患者都會遇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正確對待身體營養。他們覺得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甚至有人覺得不能吃得太好,因為加強營養會間接“幫助”癌細胞生長。
其實,營養狀況不僅與癌細胞的增殖關系不大,營養不良還會引起正常細胞的損傷或破壞。癌癥病人補充高營養,正常細胞的受益實際上會大于癌細胞。營養不僅對人體正常代謝的維持有重要作用,同時對免疫功能也有很大的影響。癌癥患者最主要的問題是營養障礙,不僅影響組織機能的修復,還會使體液和細胞免疫活性發生不利變化,肝臟微粒體酶活力改變等。因此,對于癌癥等消耗性疾病來講,合理補充營養是抗癌治療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癌癥患者可以通過合理調配飲食中的營養素,來改善全身營養狀況,更好地接受手術或化學、放射治療,延長生命或促進康復。
癌癥患者的營養原則有以下幾點——
1.充足的熱量和蛋白質食物,可維持機體氮平衡。多攝取優質蛋白質食物,如牛奶、雞蛋、魚類、家禽、豆制品等,還可適當食用一些蜂蜜以及含糖豐富的食品,如米、面等,以補充熱量。
2.多食用增加免疫機能的食物,如香菇、銀耳、黑木耳、蘑菇等。
3.選擇具有軟堅散結屬性及抗腫瘤的食物,如薺菜、胡蘿卜、花生、黃花菜、洋蔥、生薏仁、海帶以及海蜇等。
4.多進食含維生素C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油菜、菠菜、小白菜、西紅柿、桔子、山楂、鮮棗、獼猴桃、檸檬等。
5.多食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魚肝油等。維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維持上皮組織正常結構,刺激機體免疫系統,調動機體抗癌的積極性,抵御致癌物質侵入機體。
6.每日宜少食多餐,細嚼慢咽。
癌癥患者到底要不要忌口?目前尚未發現能促進癌細胞擴散轉移的食物,因此,一般情況下,只需要禁食刺激性調味品如胡椒、芥末、烈性酒等,避免進食熏烤食品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即可,不需刻意忌口。當然,患者對此也應根據病種、病期、有無并發癥以及其他具體情況來辯證分析,如出現浮腫可吃低鹽或無鹽飲食;如腹瀉可吃無渣流食或易消化清淡軟食等,這些都是治療的需要。
總之,患了癌癥之后,應該吃得好些,但必須注意營養的充足性和平衡性。
相關鏈接
靜脈補充劑并非人人皆宜
有些癌癥患者希望靜脈輸注復方氨基酸、脂肪乳劑、白蛋白以補充營養,其實這樣做不一定可取。首先,這種方式很難持久進行;其次,它的量顯然不夠,對保持各種營養成分的平衡有相當難度;第三,有些制劑有可能產生副反應。因此,只有在無法進食的病人身上,或者有特殊需要時,才考慮靜脈補充營養制劑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