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是企業發展非常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在以知識經濟和學習型社會為特征的時代背景下,企業要保持持續的人力資源競爭優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僅需要向員工提供合理的薪酬福利,還應該不斷地為員工提供有效的培訓,以提升員工的能力素質,滿足其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并實現其自我價值。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認識到了人才及人才培訓的重要性,對培訓工作的投入越來越大。但在培訓的具體操作上,大多數企業還沒有規范化的培訓管理體系,通常都是領導要求培訓什么就培訓什么,流行什么工具就培訓什么,培訓需求調查表上有什么就培訓什么,隨波逐流,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系統的思考。
發端于西方的能力素質模型理論,為企業員工培訓工作系統、有效的開展奠定了基礎。所謂的能力素質(Competency),是指在既定的崗位、角色、組織和文化中,驅動一個員工做出優秀工作績效的各種個性特征的集合。能力素質決定了一個員工能否勝任工作崗位并完成工作任務,能力素質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一個組織為了實現特定的戰略目標,對其成員在達成優秀績效方面所應具備、核心的知識、技能、個性特征等綜合要求。
能力素質模型成為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工作的重要基礎,使企業在人才招聘、選拔、績效評估、培訓等方面形成一套統一的能力素質標準,幫助企業更加有效地評鑒和盤點人才,并為人才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和發展計劃。
利用能力素質模型評鑒和培養人才
很多企業采用傳統的培訓方式,按部就班地進行培訓需求確定、培訓計劃擬定、培訓計劃實施及培訓總結評價等環節的工作,整個培訓管理過程由培訓主管發起,組織培訓的工作量和難度非常大。培訓工作成果關注的重點是培訓計劃的達成率,但結果往往會出現培訓計劃達成率非常高,員工的勝任力卻沒有提升,企業的績效也沒有明顯改進。
達成率與勝任力不相匹配的主要根源,在于企業沒有實行基于勝任力的培訓體系,培訓工作與戰略、業務關聯性低,與員工所擔任崗位的能力素質要求結合不緊密,導致培訓的效果大打折扣。為此,企業應該建立基于能力素質模型的培訓與開發體系(如圖1),通過人才測評及組織評估,發現員工具備的能力與目前崗位或者即將晉升到的新崗位所需要的能力不匹配,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按需培訓。在這種培訓模式下,培訓工作由直線主管或者學員自動發起,關注的重點是學員個人的勝任度及職業發展。據統計,目前超過80%的世界五百強公司利用能力素質模型評鑒和培養人才。
建立基于勝任力的培訓體系的關鍵是建立基于勝任力的課程體系。圖2是基于勝任力的課程體系設計流程。
基于勝任力的課程體系的構建,為企業培訓的組織實施及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但單純采用傳統的面授方式,容易產生工學矛盾,而且相關費用如講師、教材等直接費用,場地、差旅等間接費用較高,無法滿足學員隨時隨地按需受訓的需求。近幾年出現的
“混合式培訓”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即系統地采用電子化學習(E-learning)、面授、工作中的輔導及實踐性學習等多種形式混合搭配的培訓方式。其中,電子化學習越來越受到企業的歡迎,國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中型企業、政府機構正在考慮或開始采用網上培訓系統。
以江蘇省電力公司為例,該公司主要從事江蘇境內電網建設、管理,經營江蘇境內電量銷售業務,是目前江蘇省規模最大的國有企業,也是國家電網公司系統規模最大的省級電力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從2007年開始試點實施和使用網絡學習培訓管理平臺,并于2008年成立江蘇電力網絡學院,建立了圖形化的虛擬教學環境,推出自學樓、教學樓、圖書館、考試院、名師堂、培訓項目、職業發展、仿真訓練中心、學院論壇等應用模塊,根據員工的崗位勝任力要求自動推課,實現按需學習,解決了員工數量大、分布廣、培訓成本高、知識傳播慢、培訓資源難以共享、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在迄今為止的運行mfysXoboqPTAw6n5jYeUIukOK5eKmeLsah+Rx8ET9aw=中,江蘇省電力公司網絡大學已經建成五個專業學院和十三個地區分院,總注冊用戶109000人,平均同時在線人數達到8000人(高峰同時在線人數為13000人),在線課程約2000門,9400000個電子學習文檔與實踐案例,累計學習時長4062402小時,為員工能力素質的提升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為業內標桿。
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崗位技能鑒定
崗位技能鑒定是一項衡量員工崗位勝任度的有效手段,是基于崗位能力素質要求的參照型考核方式,它是由企業對員工從事某個崗位所應掌握的技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做出客觀的測量和評價。崗位技能鑒定是企業持證上崗制度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崗位技能鑒定的主要內容包括職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兩個方面,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職業技能鑒定規范和相應教材確定鑒定內容。對于企業而言,企業內部的崗位技能鑒定工作,可以由企業自行設定考核試題,并運用編制試卷的方式鑒定考核結果。知識考試一般采用筆試,技能考核一般采用現場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產作業項目、模擬操作等方式進行。
但傳統的線下筆試對于像江蘇省電力公司這樣員工人數多、分布地域廣的大型企業來說,組織難度非常大,組織成本也非常高,持續的時間長,試題的保密工作挑戰很大,判卷及成績的統計工作量也較大。從2009年開始,江蘇省電力公司網絡大學開始利用在線考試系統開展企業內的技能鑒定考試,完善并建立了多維度、多層級的智能化題庫考試系統,還提供在線練習功能,以考代培。整個鑒定過程實現系統管理,系統自動判卷,自動統計和發布鑒定結果,能夠快速提高員工對相關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
對于員工不能隨時進行網絡練習的情況,可利用離線學習技術,讓員工將進行安全加密后的線上練習題下載到本地計算機進行練習,以練代培,及時有效地找到個人與標準之間的技能差距,按需學習。
通過信息化崗位技能鑒定系統的應用,計算機替代了人工,減輕了人為的組卷、閱卷等勞動,提高了考核工作的效率,加快了崗位技能鑒定的時間進度,大大縮短了崗位技能鑒定的周期。另外,由于系統自動生成考核、鑒定檔案,并使之與人力資源檔案有機融合,不僅便于公司進行相關數據的查詢,更極大地提高了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