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教育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學理論的變革,課程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也隨之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當前大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已經成為大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高等數學是獨立學院理、工、經、管等專業(yè)的基礎理論課,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作為培養(yǎng)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場所,獨立學院的高等數學教學改革顯得更為重要。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引入有效的教學理論,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推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
一、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現狀
近年來,很多獨立學院在辦學過程中,對高等數學這類基礎課程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精品基礎課程的建設提升了包括高等數學在內的基礎課程教學的質量。然而,基礎課尤其是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效能仍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對獨立學院的學生進行調查后發(fā)現:39.1%的學生表示不喜歡學習高等數學;45%的學生認為跟不上教學進度;56.5%的學生希望教師采用“講授、交流與互動”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1]在獨立學院從事高等數學教學的一線教師指出:陳舊的教學內容和落后的教學方式根本無法滿足各學科的發(fā)展和工程技術實踐對數學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一是教學內容陳舊;二是教學方式單一;三是教學模式老套。[2]
針對高等數學等主要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各個獨立學院都在積極探索應對性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學院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通過新編教材、利用網絡技術、加強師資建設、開展立體化教學模式實驗等措施來提高其數學教學質量。[3]燕山大學里仁學院在高等數學等基礎課中進行了分層次教學的改革實踐,獲得了良好的效果。[4]然而,多數教學改革還缺乏理念創(chuàng)新性與系統(tǒng)性,尚未形成高效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決定教學策略。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學是一種“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應用能力上是低效的。因此,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要根據學生實際和培養(yǎng)目標,引入“有效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尋求傳統(tǒng)教學與現代教學之間的互補點與結合點。
二、“有效教學”理論及其對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適切性
“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是當前教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什么是“有效教學”,如何衡量?“有效教學”體現教學追求的基本價值,“其實,教學作為一種傳遞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社會活動,從它存在的那一天起,就不可能不關注和講求是否有效的問題。如果某種形式的教學是無效的,或者是低效的,那么它將無法得以存在和延續(xù)。人們之所以提出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正是說明現實中的教學存在著低效或無效的情況,需要進行改革,提高教學的有效性。”[5]
“有效教學”理論出現在20世紀上半葉。隨著科學主義思潮的泛起,教學科學化運動興起,研究者通過分析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結果的關系來探究教學的效率問題,并逐漸通過系統(tǒng)研究如何提高教學全過程的效率,進而提出了有效教學的策略、標準和模式。[6]20世紀以來,知識轉型推動著教育改革,構成了教育改革的深刻動力和社會背景。[7]在這一歷史時期發(fā)展起來的有效教學模式,著眼點在于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落腳點在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8]“有效教學”秉持的理念:一是強調給予學生真正的幫助;二是追求教學的有效性;三是關注教師的教學反思和教學能力。[9]因此,“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教學目標中心式的教學設計;重視“有效教師”的研究;關注“教”向“學”的轉化;重視對教學效能的即時化控制等。這些觀點對于探尋有效高數教學模式與策略提供了上位理念的支持。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引入“有效教學”模式有著特殊的意義。獨立學院主要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重視知識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結合。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師群體,一般來自于培養(yǎng)學術型與理論型教師的師范院校,生源復雜,知識背景和基礎相對較低。在高等數學教學中,這些教師如果照搬本已問題眾多的普通高校教學方案實施教學,教學效果不佳在所難免,就會影響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
引入“有效教學”理論進行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具有理論與實踐的適切性。按照有效教學理論設計與改革數學教學模式,是對數學教學的系統(tǒng)性變革,一方面教師要將問題置于真實的問題情境中,以有效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維持學習動機,實現學生的意義學習;另一方面,教師要設計學生學習目標,重心由“教”向“學”轉化,實現數學教學的工具意義,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同時,充分展現數學蘊含的教育價值。
三、高等數學課程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
1.提高高等數學教師的素質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優(yōu)化教學諸要素,激發(fā)和促進學生的學習,通過有效的教學行為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要實現由“教學型”向“教學研究型”轉變,教師要成為教學的研究者、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者。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整體的設計,在教學目標設計中要確定學生應該達到的學習效果。教學內容的設計要以教材為主,但不唯教材。
2.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
“有效教學”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條件,以問題為中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富有個性的學習。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形成獲取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知識以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3.選用有效的教學策略
在高等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教師創(chuàng)建有效教學的主導策略。此外,教師要善于通過舊知導新知,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改變講授方式,將集體教學、小組研討等形式相結合,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合作意識;要善于將知識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重視學生的理解與體驗。
當前,獨立學院人才培養(yǎng)模式仍在探索之中,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引入“有效教學”模式的理論探討和實踐,不僅對獨立學院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有直接意義,同時對以理工為主的普通高校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也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思路。
本文系山東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項目(2010GG166)及山東科技大學2010“群星計劃”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熊紅英.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2]史俊賢,滕勇,劉智.獨立學院高等數學課程建設的研究和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08(2).
[3]張輝.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考試周刊,2008(49).
[4]http://www.zgxzw.com/News/View.asp?ID=138688.
[5][9]李興洲.論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有效教學[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9).
[6][8]高蘭香.大學物理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10、11、58.
[7]石中英.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62、168.
(作者單位:山東科技大學基礎課部)
(責任編輯:孫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