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是國家批準的長株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社會試驗區試點城市之一。為了促進市民低碳、綠色出行,體驗“兩型”生活,株洲市由公共財政出資建設了市民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在促進節能減排和緩解交通壓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值得呼和浩特市借鑒和推廣。
一、株洲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設的基本情況
株洲市是我國“一五”時期投入建設的重工業城市,以生產鐵路機車、航空發動機等產品聞名全國。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城市,株洲市過去一直面臨著交通擁堵、環境較差等問題。被列為全國“兩型”社會試驗區以后,株洲市結合打造“兩型”城市,利用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手段和專業化的運行管理措施建設了市民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目前全市城區已投入公共自行車2萬輛,成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該系統的主要特點是:
(一)專門化的自行車制造
株洲市的公共自行車是委托廣東省天任集團佛山市順德區天軸車料有限公司專門化生產的。與市場上普通自行車相比,不僅材料選擇上更強調結實耐用,傳動方式也由鏈條傳統改為齒輪傳導,分別設有上坡、下坡和平路運行三種模式,從而保證了公共自行車的耐用性、安全性和易操控性。對自行車進行統一編號、統一著色,通過唯一性防止人為的損毀和偷盜。
(二)科學化的城市布點
結合城市規劃,株洲市每500米設計建造一個公共自行車租賃點,以方便市民借用和還車。每個租賃點的根據街區功能和人流大小設計,普通居民區根據人口規模,從十幾輛到幾十輛不等,城市商業區、車站、公共休閑廣場、學校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自行車數量可達到上百輛。這樣就能提高便捷性和保障能力,從而吸引市民利用公共自行車出行。
洙洲市公共自行車租賃點實景
(三)電子化的運營管理系統
一是與市民卡系統結合起來。租賃點的固定鎖裝置設有市民卡識別系統和自行車識別系統,市民通過刷市民卡就可以方便地取用和還回自行車。在刷卡過程中,系統會自動記錄用車市民的身份、取借時間、還回時間、所借用的自行車編號等信息,便于管理和追蹤。二是與城市交通監控系統結合起來。在每個自行車租賃點都安裝有攝像監控系統,24小時監控,一方面便于安全防盜;另一方面,也為各點之間的調劑和維護提供及時信息。
(四)專業化的維修維護系統
市里成立了專業化維修維護隊伍,其主要工作有兩項:一是通過監控系統發現或接到市民報告自行車出現故障時,專業維修人員及時趕赴維修;二是通過監控隨時發現某個租賃點出現自行車不夠用或過多集中一個點的情況,由調度中心派出運輸車輛人工進行調劑平衡,以保證各點的均衡匹配和運行效率。
(五)配套化的城市規劃
在城市規劃中,配套建設了自行車道和林蔭人行道。目前全市自行車道總面積超過25000平方米,實現了綠道基本覆蓋全城,被列為“全國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試點城市”。
(六)普惠型的使用制度
市民憑借市民卡取用自行車,三個小時內免費使用,超過三個小時,按小時收取一定費用,目的是引導市民及時還車,提高自行車的周轉使用效率。在株工作或居留一定時期的非戶籍居民,也可以到調度中心交300元壓金辦理一張臨時使用卡,享受與當地市民同等待遇。
二、呼市建立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的可行性
(一)呼市的氣候條件適合自行車出行
呼和浩特市干旱少雨,每年除1月、2月、12月等天氣相對寒冷,春天個別大風天氣不適合自行車出行外,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很適合自行車出行。
(二)呼市的自然地貌條件適宜自行車出行
呼和浩特市區位于土默川平原,地勢平坦,沒有很多坡度較大的上下坡路段,比較適宜自行車出行。
(三)便捷免費的使用制度可以得到市民的接受
人們現在不愿意自行車出行,除受到距離、時間、氣候等因素影響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自行車的存放、防盜等問題。通過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可以免去存放和維護的麻煩,避免丟失的擔心,省錢、省事、省心,一定會得到廣大市民的擁護。
(四)呼市的經濟實力可以保證系統建設和正常運營
據株洲市的經驗,目前每輛專用自行車的造價約1500元左右,每個租賃點軟硬件建設投入約50萬元左右,調度中心及運行維護系統建設大約200萬元,每年的運營維護費用大約100—200萬元左右。對于像呼和浩特這樣的首府城市財政能力不是問題,相對于解決城市問題的綜合效益,具有很好的經濟性。
三、呼市建立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的必要性
(一)可以部分緩解交通和環境壓力
交通擁堵和城市環境污染是當今兩大世界性難題,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是各地解決兩大難題的首選措施。但是常規的城市公交存在投資較大、覆蓋范圍有限等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問題。而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可以有效補充和延伸常規公交交通,成為不少國家和地區極力推廣的公益性事業。自上世紀70年代歐洲國家最先推出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后,至今已有50多個國家或地區建成了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2008年,我國杭州市率先建成了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并迅速引發了國內30多個城市跟進建設。通過方便快捷省時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可以吸引一部分短途出行的居民通過自行車低碳綠色出行,一方面可以減少市民自駕車出行比率,使城區日益擁堵的交通狀況有所緩解;另一方面也能降低燃油消耗,減少尾氣排放,提升城市大氣環境質量。
(二)可以為市民提供一個鍛煉身體的新方式
隨著公共綠地、市民休閑廣場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呼市的生活環境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公共自行車系統建成后,市民可以通過騎行自行車,一方面游覽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起到鍛煉身體和愉悅身心的雙重效果,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三)惠及低收入群體的民生工程
城市中主要依靠自行車出行的人大部分為低收入群體,通過公共自行車系統解決出行問題,可以使這些低收入群體自己不必要購買或少購買自行車,為低收入家庭節省一塊生活開支和自行車維修維護費用。
(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每家每戶自行購買自行車,除自己騎行以外,大部分時間閑置,使用效率極低,資源嚴重浪費。各個小區還得建設大量自行車存放點,占用大量空間。有些沒有存放點的小區,居民樓道存放自行車給鄰里帶來諸多不便。通過公共自行車的循環使用,提高單個自行車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自行車的絕對擁有量,達到節約資源、節約土地、美化環境、方便生活的目的。
四、建議
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既是一項基礎設施工程,也是一項惠民工程,具有緩解交通、節能減排、便民利民等多方面的好處,符合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要求,建議呼和浩特市借鑒推廣,并由呼和浩特市政府盡快組織發改、城建、規劃、交通等有關部門去湖南洙洲考察學習,結合呼市自身情況進一步研究呼和浩特城區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如果可行,盡快制定方案并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