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職業漫畫家。2008年,作品入圍第四屆“美猴獎”中國國際動漫節并獲得提名獎;2009年,作品《大話愚公》畫稿被邀請參展第五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作品《吾思吾想》系列漫畫作品被邀請參賽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漫畫獎項;2012年,作品《無題》獲第六屆中國嘉興國際漫畫雙年展最佳創意獎。
賈莊,孩提時,就喜歡“涂鴉”,長大后,曾經過商、當過記者,但內心從未放棄對畫筆的執著。如今,他已成為一名職業漫畫家,并在漫畫界屢獲佳績。前不久,他創作的作品《無題》獲第六屆中國國際漫畫展最佳創意獎。然而,這并不能令他滿足。
他說,畫漫畫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閑暇時,他更喜歡讀書、旅行。讓心靈自由呼吸的同時,還給他帶來不少創作靈感……
毛筆畫漫畫
用毛筆作畫,并融入國畫創作元素,成就了與眾不同的賈莊。
賈莊說,他從1980年進入大學之后,學習的便是國畫。自己的繪畫技巧和風格,受國畫影響很深。
“民族的,便是世界的。”賈莊一直深信這句話。自2006年9月,賈莊正式投入漫畫界之后,他將國畫中的中國元素巧妙地融入自己對西方格言的理解中,用水墨和毛筆畫出一幅幅寓意深刻的哲理小漫畫。他創作的每一幅畫,都巧妙地融合了3方面的精髓:國畫技巧、格言寓意以及個人理解,這也是他與日本漫畫的不同。他更注重漫畫作品的藝術性、思想性。
“所以說,每一幅畫都是我的心血之作。有時為了畫好一幅畫,我可以一整天不說話不下樓。創作時間最長的一幅,整整用了3天時間。”賈莊笑著說,目前,他所畫的漫畫,大多是屬于插畫和哲理漫畫范疇,用略微夸張的形象來表現豐富的哲理,喻世的作用很強。
這種哲理漫畫現在來說,市場并不是很廣闊,能接受并喜歡的人也不多。即便如此,賈莊依然堅持自己獨特的風格。
讀書帶來靈感
“我所畫的畫,我所做的事,都是因為我喜歡。我不喜歡被人強迫。我所畫的哲理漫畫,對人有教育意義,是一件好事,所以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提及鐘情哲理漫畫的原因,賈莊告訴記者,他喜歡讀書,尤其是哲理方面的讀物。家中有一本朋友送的《牛津格言集》,早已被他翻過無數遍,里面各種精辟格言給了他很大的啟發。
“讀起來滿口生香的句子,你都能感覺到哲人思想的閃光點。很多時候,我讀后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那句話正好說到我的心坎兒里去了。”賈莊說,看著這些富有深意的句子,他就產生了想用自己的畫筆,把它們形象地畫出來的想法,“比如說這句話:‘掌握好分寸的沉默遠勝于雄辯。’我就把它畫成一個人舉著一張紙,紙上面有一張緊閉的嘴,而人臉上本應該有嘴的地方,我把它留白處理。這樣出來的效果,會更有震撼力和說服力。”
除了創作哲理漫畫,賈莊還愛好研究漫畫史。《觀我嬉笑漫畫事》是賈莊2010年開始在《河北動漫》上連載的文章,里面有他對中國漫畫史的研究和獨到見解。“既然是畫漫畫的人,就應該對漫畫史有一個系統的研究,尤其是中國漫畫。中國的‘漫畫’二字自豐子愷始。但是豐子愷之前的歷史,再遠至遠古人的洞穴壁畫等,這些都屬于漫畫現象。中國的漫畫現象從五千多年前就已經產生了。”賈莊說。
帶上靈魂去旅行
“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作家畢淑敏在《帶上靈魂去旅行》中如是說。而賈莊就是這句話很好的實踐者。
在漫畫創作之外,每逢閑暇時,賈莊總會約上三五位好友,或遠行,或近游。在得知自己的《無題》獲獎時,賈莊剛剛從西藏采風歸來。
談起旅行的意義,賈莊感慨良多。就拿這次去西藏采風的經歷來說,他是和6個伙伴,開著兩輛汽車自駕去的西藏。入藏時,走青藏線,回來時,走川藏線。一路上遇到了許多危險。在渡過金沙江大橋時,恰逢9月,當地的雨季剛剛過去,他們遇到了泥石流。泥石流把他們身后的公路沖垮了。滾滾江水,挾裹著無數沙石,在身后呼嘯而過,更讓他們感覺生命的無常。幸運的是,這次有驚無險。
“當時的感覺,既害怕,又刺激。”旅行帶給賈莊的,不僅僅是感官上的刺激,還有一種新的創作靈感。
賈莊在四川一個叫巴塘的地方,第一次接觸了藏戲。“當時,我就被藏戲高亢的唱腔和顏色絢麗而神秘的面具所深深吸引了。我現在正在參照《戲出年畫》畫舞臺的戲劇人物。藏戲之于未來漫畫創作之路,賈莊有著無限的美好憧憬。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