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車夕發朝至,清晨7點,我們到了河南新鄉火車站,轉至長途車,上午10點,便進入了云臺山風景區。
在景區的商業街里,幾經周折,入住一個家庭旅館。帶上簡單的午餐,我們坐上景區內巴士車,開始賞心之旅。
紅石峽——遙見仙人彩云里
我們的第一站是紅石峽。
站在橋上,自上而下,看到深深的紅石峽谷,猶如一個巨大的山水盆景,展現在眼前,翠影錦帳,紅石疊嶂,幽深峻峭,似一條通往綠野仙蹤之處。走在鑿石而建的石板路上,溪水在腳下流淌,碧綠清澈。峽谷里人并不多,但都沉浸在春風、綠松、紅壁之中,皆陶醉癡迷的神情。天空中薄霧縈繞,更覺得有進入仙境般的美妙、神秘。
我們順階而行,豆豆在最前方。觸摸到紅石,聽到水流,聞到清香,豆豆說:“這一塊塊紅石頭,真像是五花肉。”確實神像呢,小孩子多么聰穎真實,她立刻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且形象逼真生動,引得我們決定今晚要吃上一頓紅燒肉。
走在略有些濕滑的石路面上,聽叮叮咚咚的水聲,還有個小精靈蹦來跳去,這一程美妙甜蜜。
峽谷里氣候溫潤,摸摸臉,皮膚滑滑的。絕壁上時有瀑布飛流,飛濺的水珠散向天空,粉碎成更細密的水滴,彌散在空氣中,滋潤著壁巖上的絮草、灌木,而那些小草夾生在巖間的縫隙中,一叢叢,蓬勃繁茂,翠綠鮮嫩,沒有向上生長,而是向著湖面下垂生長。
置身于深深的峽谷中,抬頭仰望,瀑布高高地懸掛于紅峽之頂,把壁巖洗得光滑潔凈,清泉水不知疲倦的疾速流淌,尋找自己的歸宿,那一潭碧綠清澈的湖水接納著它們,融入其中,沉淀為整塊的碧玉,紅石峽的湖水蕩漾著綠瑩瑩的柔光,深邃平靜。
前方,一座石橋架在湖中央,石橋下的兩個橋洞有溪水穿行而過,似兩條飄逸的綠綢帶。游客們小心翼翼地依順序在石橋上拍照,在這么美麗的風光中,人們都規矩了自己的行為,任何不佳舉止都會玷污這樣純粹的美麗。
因為是淡季,人還算不多,等這一大批游客離開后,我們才開始拍照,豆豆慢慢地挪著步子走在石橋上,快到石橋中央時,竟然手腳并用,爬著走,說是水流得太急、橋太窄有點害怕,小女孩的本色暴露無遺,與剛剛的那皮猴淘氣勁完全兩樣。
走過石橋,又見一大片碧綠的湖水,我甚至懷疑:湖底應該有綠寶石埋藏其中,不然,這純正的翠綠從何而來。這片湖水好像具有獨特的魅力,令人不忍離去。它依山而成,湖面映有高山的影像,山壁則保護著湖水,彼此相依偎。資料上說:云臺山有“小九寨”之稱,而我覺得這塊湖水美過九寨。
爬上山,穿過兩旁的樹林,看到一條條瀑布掛在山上,難怪人說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不為過、不為過。在有陽光照耀的一面,瀑布流過的巖石上,有大叢大叢的水草旺盛地生存,有點云松的形狀,細小茂密成片,水流過它們身上,它們便將大把的瀑布分解成串串水簾,把狂野的瀑布化解為晶瑩的珍珠水鏈,別具一格。
呼吸清涼醇美的空氣,感覺生活是這么美好,一直都是這么美好。
山頂,一路中最大的瀑布飛瀉而下,轟隆隆的水聲引人前往,飛濺的水珠直面而來,因為地處陰面,沒有陽光,這條瀑布下沒有綠色的苔草,而是光潔如鏡的紅石壁,瀑布水如白色綢緞布舞動。
潭瀑峽——女巫的遙遠居所
順著路標,我們一直在狹窄的山路上徒步。下午2點,陽光最是充足。
走到景區的最盡頭是蝴蝶泉,那是泉水旁一只化身為石的大蝴蝶,張開著雙翼,翩翩而舞,這只蝴蝶一定是貪戀這里的美景,想永遠留在這里,與泉千萬年的相伴。
泉水盡頭,一排斷面的山壁,那些經過千萬年洗刷的巖石,顏色變為深灰,或尖聳或方圓,形成房屋、煙囪、門窗的形狀,這里就是小孩子心中的童話世界,猶如丹麥故事中的古堡、宮殿,遙遠,神秘。是童話書里女巫藏身之處。
將此情此景,與歐洲中世紀的古堡相聯系,源于我豐富的想象還是大自然造物之順其自然,我心不由己,也許每個人的大腦里都會賦予它不同的形象,應該都是自己喜歡的吧。
又一次在這里不肯走,在泉邊轉來轉去,更羨慕在這里的生意人,他們每天都在這里為游客拍照,每天都可以來到古堡,尋找女巫的身影。
回程,選擇了另一條小路,沿著溪水而下,黃昏的陽光打在尚未成年的幼樹上,樹葉子嫩綠薄如蟬翼,而這片泉水則翠綠新鮮,似抹茶粉撒入了湖中,這么嬌嫩的綠色,是調和不出來的,那年輕的綠色像嬰兒階段的柔軟,不帶一絲雜質和塵埃。湖面有淡淡的波紋,漫不經心地晃動,像仙女的輕紗水袖在湖底絲絲甩動。
絕壁上的人家——郭亮村
輾轉搭乘小公共汽車,黃昏時分,我們便已趕到郭亮村。找到旅舍住下,放松地走到室外觀景,對面,是筆直如削的山壁,低頭,是深不見底的峽谷,腳下是嶙峋的峭壁。我們置身于高山之頂,頭頂是白云藍天。四周都是陡峭巍峨的群山,皆如神劍仙人縱向劈開山體,條條縱紋筆直清晰,棱角分明。老板娘說,對面就是天梯,入云的天梯,以前出山,這是唯一的通途。
旅舍有一群女學生同住,她們是幼兒師范的在校生,老師帶領著來采風繪畫。明天,我們就與她們一起去白龍瀑。
鄉村的飯菜,是在鐵鍋里燉熟的,有著記憶里的醇香。晚飯后,坐在樹下,享受最愜意的閑暇時光。
星空如此美麗,為何漫天星斗始終高高掛在銀河中?閃爍的星光下,映著我們的眼睛似流水。
人生,很少有這樣舒適的感覺吧,令人放松、放松再放松;使人可以將心底的話自然涌出,脫盔卸甲,不再勉強,不再刻意。
第二天,吃過早飯,我們與學生們一起去白龍瀑。
陽光強烈,照在四周的絕壁懸崖上,即使夏天,看上去依然冷峻,順著山路,穿過一片片麥田、一個個村莊,遠處群山起伏,山尖剪影成不同的造型:佛像、童子、仙女、采藥的老人。
鄉間路蜿蜒無盡頭,看到一潭清水,令人歡喜,大家在湖邊留影,學生們都十八九歲,清一色的女生,如花般盛開,活潑、好動。
有了水,就能看到翠樹綠草,又有了別致的風景。我和豆豆走在最前面,順著澄綠的溪流,一座舊舊的鐵鏈橋架在河上,河對岸,怪石聳立,怪樹挺拔,還真是特色美景,有一位畫家模樣的女子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支著畫板畫畫。
白龍瀑垂掛在黑色巖石上,確實像一條小白龍咆哮著,而站在高高的觀景臺,對面的瀑布瞬間縮水,像條白絲帶,可伸手捏來,隨意舞動。
已近黃昏,我們離開白龍瀑,走到南坪鎮,坐上一輛小面包車,回到了旅館,洗漱后,仍然坐在樹下,等候晚餐。
疲憊后的佳肴如此香甜,山楂湯更是別具風味。這里到處是山楂樹,百年老樹根深葉茂,一路上見到很多。我走過的地方雖然不是很多,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與特色,真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一份特別的禮物,每一次,我都由衷地欣喜,欣喜地贊賞這世間的一草一物。
郭亮村一直享有盛名,并不關于自然風光,主要是一條山壁里的公路——郭亮洞,這條路洞穿了山脊,像是個鏤空的山洞,有窗口透光,為郭亮村民通向外面的世界而搭。
我們走在這條路上,頭頂是山,腳下是崖,真佩服當年的建路人,敢想敢干,有目標,有毅力。
村子里,有很多家庭旅店,二層小樓,干凈整潔,掛著沉甸甸的玉米串、紅艷艷的尖辣椒。
路上遇到兩位老人,拄著拐杖慢慢散步,一位高高壯壯,一位和藹可親,上前詢問得知,正是村中的兩位建路人,真是巧遇。兩位老人身體健康,笑呵呵的,樂觀豁達,一位83歲,一位85歲,和善地與我們聊天,并好脾氣地與我們合影。告別后,他們二位繼續坐在大樹下,說著什么,好像有永遠說不完的家鄉話。
晚飯,又是一碗山楂湯,香甜。
明天,就要離開了,走到室外看星星,漆黑的夜色,星星好像散落在天梯上方,從沒走開過。
深夜,整個山谷都那么安靜,好像全世界都在沉睡。
(責編: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