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來到會寧完小這三個多月以來,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做人做事上都成長了許多。
一直都覺得下鄉支教是個很美、很輕松的事,但當我真正走進農村,看到農村的孩子們,心情就變得復雜起來,不知道是感慨孩子們的學習環境還是感慨孩子們不怕艱苦的精神。這里的環境自然是比不上城市里,那以他們的心態,能否接受舞蹈?舞蹈對于他們來說可是個新奇的事物。這么思量著,我帶著忐忑走進了教室,孩子們有的羨慕,有的崇拜,還有的甚至像是看外星人似的看著我,但是,我還是從他們的眼睛里讀到了“渴望”。
第一次課結束了,沒有我預期的那樣順利,一節課四十分鐘,孩子們竟連四個八拍的動作都沒學下來。我心里難受極了,像是被石頭壓得喘不過氣來。一個如此簡單的叉腰手舞踢步,竟然被孩子們跳得千奇百怪。是啊,他們從未接觸過需要肢體高度協調一致的舞蹈藝術,是難為他們了。看來我必須得改變教學方案。
通過學校的老師,我了解到這里的孩子們平時沒有什么課余活動。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他們做起動作來死板單調,是因為課下娛樂項目太少,見的東西也不多。于是我就在教舞蹈之前先給他們講故事,讓他們放松心情。讓他們覺得,舞蹈也可以成為生活中有趣的一部分,學舞蹈還能培養別人沒有的氣質,能提高身體、思維的靈活性,甚至可以讓他們做事有始有終。
慢慢的,孩子們不再像從前那樣硬著頭皮練習舞蹈了,他們開始學會靈活地接受動作。我也把舞蹈動作像一塊餅干似的掰碎,一點兒一點兒“喂”給他們。適應了一個月,我和孩子們之間越來越默契,他們正在一點一滴地成長。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十多次課了,雖然孩子們只能完成三個完整的小組合,但他們打心底里接受了這個新奇的事物——舞蹈。他們也能從當初一節課只完成不到四個八拍動作,變成了一節課可以學習二十四個八拍動作。我由衷地為他們高興和自豪。一個個連半步都跳不動的“笨小鴨們”已經開始飛向“白天鵝”了。我堅信,他們在不久的將來會變成學校一道美麗的風景。
回首這幾個月,孩子們給了我太多值得回憶的東西。這次志愿者支教,將是我一筆無可替代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