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形勢下,如何提升數學課堂效率,處在一線的教師都在探索。根據教學經驗,認為借助多元智能理論精髓思想的指導,采取靈活機動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極大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情景引入;數學實驗;數學課堂
一、采用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在教學中,利用自然現象、故事、歌謠、歷史和趣味知識導入課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學習等比數列的求和時,可以設置故事型情境:
古時候,某王國里有一位聰明的大臣,他發明了國際象棋,并獻給了國王。國王從此迷上了下棋,為了對聰明的大臣表示感謝,國王答應滿足這位大臣提出的任何一個要求。大臣說:“就在這個棋盤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放滿第64格!”
“你真傻,就要這么一點米粒?”國王哈哈大笑。大臣說:“我就怕您的國庫里沒有那么多米粒!”
聰明的同學們,你們認為國王能滿足大臣的要求嗎?
——要滿足大臣的要求,國庫里應有2的64次方減1粒米。以100粒/克計算,約為1844.67億噸!這是怎樣算出來的呢?學習“有理數的乘方”就明白了。
有趣的故事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趁機引導,進行更深一步的知識講解和導入。
二、通過數學實驗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大多數學生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的學科,教師應配合教材,把實物、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或向學生作示范性的實驗,讓人人參與實驗,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不少學生認為,哪一部分內容親自動手進行了實驗,那么這部分內容就易于掌握,掌握得也就越牢固。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十分注重數學實驗,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我們在講數學歸納法一課時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多米諾骨牌”全部倒下的兩個條件:(1)第一塊骨牌倒下。(2)任意相鄰的兩塊骨牌,前一塊倒下一定導致后一塊倒下。同時在課堂上,學生也可以用書做骨牌倒下的實驗,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類比得出,多米諾骨牌其實是遞推思想的一個模型。通過實驗過程與結果,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新知識的理解來說,的確降低了難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葉圣陶先生曾這樣說過:“學生遇到事物,發生了求知的動機,于是親自去觀察,去實驗。他們在生活中就有了一個新趨向。”數學也需要實踐性,我們經常通過開展課外活動進行數學教學。在教學“統計表和統計圖”這一節時,我設計了以下活動:
1.請每一位學生對本小組的同學進行采訪,調查了解其上學方式(步行、騎自行車、乘汽車、父母接送)。
2.設計采訪記錄的格式。
3.用剛學過的統計圖、統計表或百分比統計圖把數據表示出來。
4.對自己繪制的圖表進行說明。
這樣通過采訪、調查、收集數據以及初步整理數據、制作圖表,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掌握了一項技術,這不僅是數學技術,更是一項綜合技術,由此鞏固了課堂教學成果,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通過動態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清晰化,生動地把一些難懂的不易講解、理解的知識簡化,使學生開闊眼界,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有助于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從而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五、即時評價,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所謂成功,即行為者達到了預定的目標或獲得了預期的結果。行為者一旦取得成功便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在數學教學中,成功意味著學生在學習上獲得進步和好評。因此,教師的表揚與肯定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對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一次好成績的取得、教師的一句表揚和贊賞,甚或是一種信任的目光,都會給他們以無窮的力量,使他們興奮不已。
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我深信只要大家積極總結教學經驗并在課堂上應用,我們的教學成績就一定能提高。
參考文獻:
朱恒杰.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高中數學.1版.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04.
(作者單位 寧夏中衛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