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法在一門語言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進行語法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在語法教學中,英語教師要注意語法知識的層次性和思維性,講解要注意交際性、多樣性和目的性。另外,還要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語法教學:英英比較,英漢對比;練中有講,及時點悟;發現規律,適度對比;系統講解,深化理解;設置語境,注意運用。這樣可以給學生學習英語創造語言環境,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閱讀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關鍵詞:語法教學;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作用
語法是語言的結構形式,是語言進行交際時,據以組詞成句,使語言具有明確意義并能為對方所理解的一套規則,語法在一門語言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語言得以成為語言的根本條件之一。但在語法教學中要注意語法知識的層次性和思維性,講解要注意交際性、多樣性和目的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語法教學的效率。
一、語法教學的原則
1.講究層次性
語法學習是最令學生望而生懼的,究其緣由不難發現,學生在語法學習中和使用時最感困難的是英語語法頭緒太多,多種詞類、多種句子成分、多種詞形變化、多種句子結構再加上冠詞、介詞、連詞等紛繁復雜的多種用法。英語的每一個語法項目都有很多內容,很多規定和例外,英語教師不能一股腦兒都端給學生,也不能看見什么就講什么,講語法不但要注意條理,還要注意層次,要由表及里,由一般到例外,由單項到復雜。英語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知識水平把語法內容由淺入深地向學生講解,層次和程序的設計使絕大多數學生能接受。
2.運用思維性
思維性指語法教學和思維訓練的結合。一種語言的語法結構,特別是語序,實際上體現了使用該語言的人的思維的語言表達程序。比如,在英語中,定語從句在被修飾詞后面,而在漢語中無論多長的定語也要放在被修飾詞的前面,漢語不習慣用長長的定語。因此,英語中長長的定語從句在漢語中往往以解釋和說明的形式出現在后面。這種現象如果從思維的語言表達程序去解釋并進行訓練,就可以避免逐詞逐句硬譯的弊病,而且也有助于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發展。
3.強化目的性
學生在學習中沒有目的性,就沒有學習的動力。在學習某個語法項目時,常會聽到有的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學這個項目有什么用?如果學生不明確該項目的實用目的,在學習中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對教學效果就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教一個語法項目以前,教師要設計一個需要使用該項目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學習的目的性。
除上述之外,教師還要重視交際性和多樣性,這些都是英語語法學習中需要遵循的原則。
二、語法教學的方法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以語法教學為主體而忽視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語法知識的學習要以語言運用為目的,服務于語言的理解和表達,服務于信息的收集和處理,服務于思維和交流的需要。
1.英英比較,英漢對比
比較是語法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學生在學習了一些語法規則以后,在一段時間里會有一種“越學越糊涂”的感覺。這是由于幾種有相似點的語法概念在頭腦中產生了混淆現象,這是繼續學習語法的障礙。一旦發現后,就要有針對性地解決。比較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可以把題目編成組,讓學生觀察、對比、識別。學生在進行這些活動時,就必須使用所學的語法概念,通過一組一組的練習,清晰地理解所學內容。比如,動詞不定式與動詞ing形式的用法比較,stopto do something和stop dong something, remember to do something 和 remember doing something, forget to do something 和forget doing something等,通過比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它們的不同含義和用法,這樣學生在進行語言交際時,語言表達就會更加準確。
此外,英漢對比在中學英語教學中也很重要。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在漢語知識的基礎上已經形成的對語言的普遍性規則的概念,發揮已有母語語法知識資源的優勢,善于對母語與外語進行比較,找出兩種語言在一些語法現象上的相同與不同點,把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作為教學的難點,予以重視。
2.練中有講,及時點悟
語法教學要精講多練。英語教師對語法知識習慣于精講少練,以為精講學生就能理解。其實學生對于語法知識除了要理解字面的意思外,還要了解含義和用法,這就少不了多練。多練即要求學生練中有悟,通過練對語法“豁然貫通”。為此,教師要對練及時點破,幫助學生悟解。
3.發現規律,適度對比
語法是語言的結構方式,語法研究的是語言遣詞造句的規律。教師在語法教學過程中要及時點撥,引導學生發現語言規律,弄清語法現象的實質和語法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比如,被動語態由“be+過去分詞”構成,不同時態的被動語態形式只是be的形式不同;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是英語句子的基本結構;多數間接引語是以賓語從句的形式存在;狀語從句和定語從句可分別簡化為非謂語動詞作狀語和定語;定語從句中的關系詞是由其在定語從句中充當的成分和先行詞決定的等等。通過一些相關語法規律的對比學習,學生可以舉一反三,加深理解和記憶。
然而,系統講解,深化理解;設置語境,注意運用等都是語法教學中常用的方法。
三、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作用
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得通過有意識的學習,而掌握基礎英語語法規則可以幫助學生較快地掌握語言形式。因為語法知識可以揭示詞形變化和遣詞造句的規律,學習語法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理解英語和準確運用英語的能力。
1.給學生學習英語創造語言環境
在ZozXg6g9ZBS62LwzLRzKelGmjGZxW90klTGBVVDmJRg=我國學習英語缺乏習得目的語的環境,學生在課外沒有機會“浸泡”在英語環境中,是有意識的學習活動。因此,需要必要的、靈巧的語法教學,即必要的“學得”來支持,促成學生的“習得”。因此,在缺乏語言習得環境條件下學習英語,必須掌握系統的語法知識,把握英語的基本結構,才能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準確性。
2.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語法知識是交際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種語言形式,語法能力是交際能力的支持系統,正確把握語言形式將有利于促進交際能力的提高。從語法的性質看,它是語言賴以形成和發展的要素,是掌握語言的必要工具。交際語言教學一向認為語法知識是交際能力的組成部分。倡導交際語言教學的專家在為交際能力下定義時,無一不把語言能力,即掌握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和規則、能辨別和造出合乎語法規則的正確句子,作為構成交際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他們還強調交際需要適當的表達方式和正確的語言形式,不適當的表達方式或不正確的語言形式均會影響交際。
3.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從語言學習的目的看,具備一定的語法能力可更有效地提高以書面形式運用英語的能力,語法水平的高低更突出地表現在書面表達能力上。把學生書面表達中出現的錯誤綜合起來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并不是不知道寫什么內容,而是不能用正確的語法形式進行表達,以語法結構錯誤為主要特征的語言形式錯誤,嚴重影響了書面表達的準確性。比如,要表達“某地有某物”這個內容時,學生往往會用漢語的思維習慣。如“我的臥室有一張床。”很多學生就會說成“My bedroom has a bed.”但是正確的表達法是“There is a bed in my bedroom.”
四、總結
中學英語教師應給予英語語法教學足夠的重視,努力提高語法教學的效率,使其更有效地為“培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服務。當然,語法教學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應正確把握語法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中的位置,正確認識其作用,既不夸大,也不低估,才是正確的態度。
參考文獻
[1]張道真.實用英語語法.商務印書館,1981.
[2]朱純.外語教學心理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3]宋桂月.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佟文柱.中學英語語法教學芻議.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1).
(作者單位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