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源動力。適當增加、替代相應的音樂教學內容,制訂科學的音樂教學目標,降低知識難度等方法,從興趣培養出發,讓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自身基礎上獲得創新性的發展,養成終身熱愛音樂、學習音樂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音樂課堂教學;興趣;源動力
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發生興趣?!边@說明興趣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源動力??v觀目前的音樂實踐,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許多教師把音樂課教學目標的重點放在了音樂知識的認知和音樂技能的訓練上。在某些人看來,衡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標準,主要看這節課學生掌握了多少樂理知識,唱會多少歌譜。為完成教學任務不斷地進行技能技巧的強化,忽略了大部分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經調查,初中生中有近半數的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原因如下:(1)教學內容過于陳舊,脫離現實生活,與學生的審美觀念相沖突,學生漠不關心,沒有學習興趣。(2)教師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片面地強調技能技巧的訓練,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沒有學習興趣。(3)音樂課堂中機械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沒有認同感和成就感,喪失了終身熱愛和學習音樂的動力。那么如何解決初中音樂課堂中這種尷尬的現狀呢?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應該首先在關注學生情感的前提下進行。(1)適當增加、替代相應的音樂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唱歌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加入學生喜歡的健康向上的流行歌,如,《青花瓷》《最炫民族風》等作品;也可以適當加入學生熟悉的地方性的歌曲來學習,如內蒙古地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藍色的蒙古高原》等。(2)制訂科學的音樂教學目標,降低知識難度分層教學。學生的音樂基礎是參差不齊的,其中不乏音樂感覺一般的普通學生,針對這種情況,可以要求學生準確演唱其中的一個樂段或樂句,在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的Fqubix7a6KGLQJhiEsSwsKZ7HDE2OSgdN11XQOybAFY=基礎上,不斷地培養和保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3)教師提問時應從簡單直觀的問題問起,并找到基礎較差的學生回答,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得到一定的認同感和成就感,夯實興趣的基礎,然后再逐步滲透和加強技能技巧的訓練,努力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自身基礎上獲得創新性的發展。
初中階段不只是要求學生會唱幾首歌,掌握一些樂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音樂課堂這一主陣地培養和保持每一位學生終身熱愛音樂、學習音樂的良好習慣。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源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的美妙旋律,用音樂美化人生的重要前提。所以,培養和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時代賦予音樂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錢濤.學習興趣從這里開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7(09).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勝利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