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設情境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多媒體教學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興趣;多媒體教學;意境
2010年,我們學校分來幾個年輕的實習生。按照本校慣例,新來的教師要上一堂示范課。我當時在語文組,聽了俞紅老師的《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一堂課,下面簡單談談這堂課對我的啟示。
一、感受情景,激發興趣
這是一篇普通的記敘文,學生起初并不感興趣,讀文拖音,沒有感情,平淡乏味。當俞紅老師打開多媒體,展示出幾幅德國建筑圖片——居民樓房和街道樓房的風光圖片時,學生一片嘩然,驚嘆建筑的繁華優雅和環境的優雅寧靜,一切和諧美滿。
二、引導發現,體會意境
學生在視覺感觀、文字感受之后,俞紅老師話鋒一轉,“剛才你們看到的是房子外面的風光,屋子里面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是一組圖片,展示室內景觀,學生似乎有些遺憾,沒能看到期待的景觀。這時,俞老師發問:“你們發現了什么?”“德國的居室擺設與我們中國家庭居室有什么不同?”平淡的景觀,正確的誘導,引導了學生認真的探索。學生陸續回答自己的發現,這時,俞老師小結說:“這就是德國奇特的民族風情,養花不是給自己看,而是給別人看,給路人看。同學們想一想,透過這奇特的民族風情,你想到了什么?”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俞老師的話又一次引領學生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學生體驗到了德國這個民族“花是給別人看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面貌,體驗到了德國社會的和諧與文明。
三、結合實際,教書育人
在學生體會到德國居民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面貌之后,俞老師又來了個拓展延伸,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在什么情況下,誰對你做出過什么奉獻?學生激情飽滿,紛紛舉手發言。在學生感受了家庭的溫暖、社會的關愛之后,俞老師循循善誘:“親人的關愛,朋友的關照,社會的關愛,都是別人對你的無私奉獻,你在接受別人的奉獻時,有沒有想過要回報別人、回報社會呢?你準備怎樣回報呢?”一語驚醒夢中人,他們也陸續說出了自己感恩的心,答案五彩繽紛。
最后,多媒體播放《感恩的心》音樂視頻,在音樂聲中結束新課。學生沉浸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意境中和感恩回報的思考中。
俞老師的一堂課,勝教十年書。我們切實感受到了多媒體教學的諸多優勢,感受到了大浪淘沙的教學危機。聽了這節課,我下定決心真正開始了學習電腦!
(作者單位 江西省吉水縣白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