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教育是一種制度化的教育
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形態是教育的主體形態,教育學理論中所揭示的教育規律大都是以學校教育為核心的。學校教育是社會成員實現社會化的一個基本環節,其最突出的目的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和各級各類人才。學校教育嚴密的組織性是確保系統性的前提條件,而這種組織性又是在系統性的宏觀指導下為系統性服務的。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各個環節也都有明顯的規范性。
學校教育通過教育內容、學制的層級結構、專業結構和形式結構組成較強的系統性,確保了教育影響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使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保持了連續性。家庭教育,是指一個人在家庭這個特殊社會結構中所受的教育,一般指一個人從出生到自己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來自家庭各方面的影響,包括有意識的知識傳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識的家庭生活氛圍的陶冶。按照傳統觀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學生、家長是校園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兩大群體,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重視校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鏈c4fddb84ae1d0ee4d098f72f31f079a3接是十分重要的。
但凡教育活動都是有目的性的。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學校的教育目的與家庭的教育目的相比,有以下特點:1.學校教育目標集中反映了社會對所有學生的要求。2.學校教育目標清晰、明確、全面,具有法定性質。3.學校教育目標具有科學性,是一種科學的預見。
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家庭、學校和社會是影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狀況的三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環節,是缺一不可的整體。
1.家長教育是啟蒙教育
首先,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篇章,是個體社會化的最初搖籃。人一出生接觸的第一個環境是家庭,第一位老師是父母。家庭成員尤其是家長的人格形象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直接地、持久地、潛移默化地影響。這里說的家長人格形象,包括家長的知識素養、品德修養、行為方式、人生態度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等方面留給孩子的基本印象。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具有奠基作用,對人的社會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學校教育的作用
學校教育是與社會教育相對的概念。專指受教育者在各類學校所接受的各種教育活動,是教育制度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學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可以幫助青少年懂得磨礪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于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生活。學校是進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主課堂,孩子在走向成年、走向社會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里度過的。學校教育的作用在于教書育人,應堅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
3.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
現代管理學認為,人是管理活動的主體,一切管理活動均應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做好人的工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這里的人就是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學校教育要以師生的基本需要為出發點,服務于師生。要想讓一個孩子真正進步,單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家庭教育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可以說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必須正確處理二者的辯證關系,家庭教育要適應校園教育的要求,并支持和配合好校園教育;校園教育要依靠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充當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橋梁和紐帶。三個方面互相配合,協調一致,才能確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發展。
總之,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更要善于用更加科學的技藝去處理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相互協調,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增強教育的效果,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
(作者單位 遼寧省遼陽市太子河區沙嶺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