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揮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的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關鍵詞:化學實驗;注意;觀察;合作;創新思維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演示實驗或組織學生分組實驗,把書本知識通過直觀的實驗現象變得更加生動,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學習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
一、利用實物投影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用演示實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觀察實驗現象,并透過現象,掌握事物的本質。在課堂上做演示實驗往往后面的同學觀察不到細微的實驗現象,效果不夠理想,借助投影演示實驗,不僅能放大實驗現象,而且增強了實驗的可見度,更易于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例如,把品紅在水中擴散的實驗在投影下演示,所有學生都可以清楚地觀察到擴散的過程。這就把微觀物質的運動狀態,通過宏觀的實驗現象,并利用投影更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直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加深對分子相關知識的理解,強化了實驗演示效果和實驗的直觀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利用趣味實驗,培養學生的注意能力
學生注意聽講,注意觀察實驗現象,他們的注意力就集中于教師的講述和示范操作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教學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學習中學生出現的錯誤多數是由于不注意引起的,而利用趣味實驗進行教學,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講授燃燒的條件時,通過“銅絲滅火實驗”來探究,具有良好導熱性的銅絲降低了蠟燭火焰的溫度,達不到蠟燭燃燒的著火點使蠟燭熄滅。有趣精彩的實驗現象,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探索、揭示科學奧秘的興趣,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三、利用組織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分組實驗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技巧;通過實驗驗證,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因此,組織好每一次的學生分組實驗尤為重要。對課標要求的每一個分組實驗都要認真對待,一定要明確實驗目的,認真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要使學生在實驗中不僅學會和掌握實驗操作技能,而且通過認真分析實驗現象,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
學生在進行分組實驗時,教師必須及時發現學生在實驗操作上的問題,指導學生正確地進行實驗,并且培養學生在實驗中的合作意識。例如做鐵的生銹條件探究的實驗時,往往實驗效果不理想,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實驗結果,不要灰心,認真分析原因后,重新操作,鼓勵學生要有科學的態度,保持學習的興趣,最終收到明顯的實驗效果。其他的實驗也是如此,只要堅持經常練習,學生的實驗技能一定會很快提高。通過組織分組實驗,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更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利用選做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選做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某些化學反應進行進一步的探究,敢于挑戰自我,更進一步認識物質變化的規律和實質。這樣不僅能鞏固所學的知識,熟練已有的實驗技能,而且更加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不局限于必做的化學實驗,認識到這些選做的實驗更能提高他們的能力。
現行九年級化學教材中,選做的實驗也很多。根據教學需要,有目的地選做實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學完酸、堿、鹽知識后,選做溶液酸堿度對頭發的影響實驗,這個實驗不僅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的酸、堿、鹽性質,而且更貼近現實的生活,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可以了解到什么樣酸堿度的洗發水更有利于養護我們的頭發,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常識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選做實驗,不僅有利于完成課標要求的教學任務,而且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得到培養。
五、做家庭小實驗,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靈活地應用。在做家庭小實驗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來解決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創造性地運用知識,這就有助于學生創造才能的發展。通過自己親自動手設計實驗方案,獨立解決問題,收獲實驗成功帶來的喜悅。為將來學生成為科學的創造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以上所述,只是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闡述實驗手段可以培養學生的五種能力,其實每一種能力的培養都不是孤立的,它們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培養其中的一種能力往往也會使其他能力得到發展。教師能否真正運用好實驗這個教學手段,直接關系到教育效果好壞和學習效率的高低。抓好實驗教學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河北省鹿泉市龍鳳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