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幾何畫板探究二次函數的相關問題,便于學生直觀觀察、分析、驗證和歸納圖象的特征,突破難點.
關鍵詞:二次函數;幾何畫板;自主探究
在歷年的中考中,二次函數都屬于重頭戲,所占的分值比例都很高,而且學習上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所以,在研究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與性質、平移、翻折變換等問題時,可以用“幾何畫板”輔助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比較、猜想、探索—抽象和概括”,和學生共同探究二次函數的有關問題,感覺比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效果要好得多.利用幾何畫板分析二次函數圖象、性質等,便于學生直觀觀察、分析、驗證和歸納圖象的特征,突破難點.
一、引入情景,體驗操作
通過利用幾何畫板先讓學生動手體驗操作過程,以激發學生做數學的興趣.
例1.利用幾何畫板探究y=ax2(a≠0)的圖象、性質與系數a的關系.學生會用描點法畫二次函數y=ax2(a≠0)的圖象后,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
首先,教師將事先做好的“幾何畫板”文件(如圖1)分發給學生,圖中點A為x軸上的動點,y=ax2(a≠0)中系數a的值等于點A的橫坐標.
探究序列:
(1)用鼠標拖動點A(在x軸上原點向右運動)時,改變了y=ax2(a≠0)中a的值,體會圖象開口方向和開口大小變化.
(2)拖動點A(在x軸上原點向左運動)時,改變了y=ax2(a≠0)中a的值,體會圖象開口方向和開口大小變化.
歸納發現:系數a的作用是:
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下;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上.
a越大,拋物線開口越??;a越小,拋物線開口越大.
在學生會用描點法畫二次函數y=ax2(a≠0)的圖象后,使用圖1這個幾何畫板,目的是讓學生探究和體會a值的變化帶來圖象的開口方向和開口大小變化.
例2.利用幾何畫板探究y=ax2+c(a≠0)的圖象、性質以及上、下平移.
首先,在學生會畫y=x2+1、y=x2-2的圖象,為了上課的順便進行,將事先做好的幾何畫板文件(如圖2、圖3)分發給學生,圖中點C為y軸上的動點,y=x2+c中c的值等于點C的縱坐標.
探究序列:
(1)如圖2,用鼠標上下移動點C,體會c的值變化時函數y=x2+c圖象的變化,與函數y=x2的圖象有什么關系?你能歸納y=ax2+c(a≠0)的圖象和性質嗎?
(2)c的值變化時,圖象如何移動?你能用簡潔的語言歸納出拋物線上、下平移的規律嗎?
圖2、圖3主要是讓學生體會上下移動點C時,函數y=x2+c、y=-x2+c圖象的變化以及與y=x2、y=-x2的關系,解決上下平移問題.
例3.利用幾何畫板探究y=a(x-h)2+c(a≠0)的圖象、性質以及左、右平移.
將事先做好的“幾何畫板”文件(如圖4)分發給學生,圖中點H為x軸上的動點,y=a(x-h)2+c(a≠0)中h的值等于點H的橫坐標.
探究序列:
(1)用鼠標左右移動H點,看函數y=(x-h)2圖象的變化,與y=x2的圖象有什么關系?你能歸納y=a(x-h)2(a≠0)的圖象和性質嗎?
(2)h的值變化時,圖象如何移動?你能用簡潔的語言歸納出拋物線左、右平移的規律嗎?
發現:h值在變化,圖象在左右平移,h值增大,圖象____移(填“左”或“右”);h值減小,圖象____移(填“左”或“右”).
二、自主探究,其樂無窮
信息技術,“時”半功倍。運用幾何畫板軟件的“畫函數圖象”功能大大提高上課的效率,這樣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有利于函數圖象變換思想的建構.運用動畫展示圖象的平移過程,十分形象和生動,加深了學生對于運動的認識,也充分體現了信息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優勢.
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二次函數圖象的變換過程,為了讓學生對于函數性質的理解更加深刻,嘗試讓他們自己利用幾何畫板探討二次函數的函數圖象及性質等.我們可以分組研究探索二次函數,設計一份實驗報告紙(展示實驗報告紙),這份實驗報告給學生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但并沒有給學生研究的框架,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代值、記錄、觀察、討論、總結,得到新知識,學生能夠完全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既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參考文獻:
[1]徐新愛,胡啟宙.用幾何畫板研究二次函數性質.教學月刊:中學版,2011(01).
[2]馮芝明,李現龍.利用《幾何畫板》研究二次函數.陜西教育:高教版,2008(03).
[3]孫麗麗,胡炳旭.用“幾何畫板”研究二次函數.師范教育,2004(02).
(作者單位 安徽省太和縣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