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結合教學實際,從“趣”“實”“活”三個層面來闡明識字教學的特點。
關鍵詞:識字教學;三字經;教學片段
漢字中蘊藏著豐富的內涵,上至天、下達地、以至民俗等遠古信息,這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拼音文字都無可比擬的。讓識字教學達到高效,是每一個小學語文老師的神圣使命。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的識字量規劃為“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對識字的定位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差,見識狹小,生活經驗欠缺,加之漢字難學、難寫、難記,這些都給識字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下面,以《帶木字旁的字》的教學片段為例,談談我對識字教學的幾點心得。
一、趣
趣是識字教學的先導,有趣才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怎樣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識字興趣呢?要從兩方面著手,第一是識字教學的方法要靈活多樣,教學的手段要形象直觀,盡最大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第二是利用漢字獨有的特點,重視從漢字本身挖掘趣味性。
《帶木字旁的字》教學片段一
師:看,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扮演大樹的學生抬著樹的道具上臺與其他學生互打招呼)
生:嗨,大家好!我是樹。
生:樹,你好!
師:你們覺得這棵樹長得怎么樣?
生:這棵樹長得枝繁葉茂。
師:我們的祖先根據樹的形狀創造了一個字來表示樹,出示小篆“■”,(師邊指圖邊問)看,上面彎曲的這部分像樹的什么?(樹枝)中間筆直的呢?(樹干)再看下面彎曲的線條像什么?(樹根)這個古老的字雖然跟樹的形狀很像,但較難寫。后來人們為了書寫的方便,把它高舉的胳膊拉平,彎曲的雙腿舒展,就變成了現在這個字,認識嗎?(出示簡化字“木”)
生:“木”字。
師:咱們比一比這兩種寫法,看,漢字的演變越來越簡單了吧!請跟老師書空:橫平豎直,撇捺要舒展。
解析:這一環節讓學生與道具樹互打招呼,描述樹的樣子,老師用擬人化的語言將“木”的演變過程講得趣味十足,上課伊始就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二、實
“實”是識字教學的生命,具體指目標要明確,采用各種有效手段,通過各種途徑,教給學生一些實實在在的漢字知識,掌握字的音、形、義,筆順、筆畫、結構、部首、組詞、造句等,使學生學有所得,一步一個腳印。正如斯霞老師所說:“真正達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學會應用,才是認了字?!贝送?,識完字后,指導學生寫字時也要講究實效,我著重指導學生讀帖,以帖為師,寫字前仔細琢磨,掌握方法,做到兩個注意:注意什么地方容易寫錯,注意怎么寫才好看。這樣學生練習時才能寫得正確漂亮。
《帶木字旁的字》教學片段二
師:一棵樹就是“木”,樹多了就是“林”,樹林是鳥兒的家,是人類空氣的凈化器。(課件出示樹林圖)聰明的祖先又給“木”的旁邊加了一個“木”,表示樹多了,于是“林”就這樣造出來了。(課件出示“林”)大片大片的樹林生長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望無際的森林,森林是大自然的寶庫???,人們又給“林”的頭上加了一個“木”表示樹木非常的多,它就是森林的“森”,跟我讀:“三木森,二木林,森林。”注意“森林”兩個字都讀前鼻音。請跟老師書空“森林”的筆順,請牢記左邊的“木”第四筆捺變成了點。
解析:在講解“森”時,我一邊講森林的形成過程,一邊演示“森”的構字過程,讓學生形象地記住了“森”的形和義,又強調了它的讀音為前鼻音,還編了小口訣“三木森,二木林,森林”來幫助識記。書空“森林”筆順時又強調了字的書寫變化,這樣的識記過程就做到了扎實有效。
三、活
“活”是識字教學的靈魂,更是識字教學追求的終極目標。在《帶木字旁的字》這節識字課中,我采用了動畫課件識字,表演識字,對比識字,卡片識字,加減法識字,字理識字等多種方法,通過這些靈活多變的方法,寓教于樂,讓學生與漢字對話,使學生一直處于享受學漢字的快樂之中。
《帶木字旁的字》教學片段三
師:前面認識過的詞語排著整齊的隊伍來了,請大家讀一讀。
師:現在用我們的火眼金睛觀察紅色的字??闯鏊鼈兊墓餐攸c了嗎?
生:它們都帶有“木”。
師:對,課文中丁丁也發現了這個特點,不過,他有個問題請教大家。請讀他的問題。
生讀:為什么這些字都帶有木?
師:誰能幫忙解答?
生:因為與樹有關。
師:對,與樹有關的字大都帶有“木”,你們還知道哪些帶木的漢字?
生:……
師:“木”作為偏旁出現在字的左邊人們通常叫木字旁,如松。木出現在字的上面就叫木字頭,如李、杏。木出現在字的下面就叫木字底,如床。
師:告訴你們一個驚人的數字,帶木的漢字有500多個呢,今天學到的只是一點點,希望你們在課后通過多種途徑去認識它們。
解析:這一片段中,我引導學生探尋字理,明白帶“木”的字與樹有關;又讓學生說出知道的帶“木”的漢字;并講了“木”出現在不同位置時的名稱;最后告訴學生“木”的造字能力可強了,帶木的漢字有500多個,激勵學生想辦法多認識它們。這樣,關于“木”的一系列知識就會在學生的頭腦里活起來。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佟樂泉說得好,評判識字教學的優劣“首要的標準就是看它能不能盡量地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提供更多易于聯想的線索,更快更牢地識記漢字”。我認為,“趣”“實”“活”就是識字教學應遵循的“三字經”,它會讓識字教學變得魅力無限,快捷高效,從而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觸摸到漢字與生俱來的歷史文化和生命溫度。
(作者單位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