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作業類型越來越關注個性化、多樣化和有效化的大形勢下,傳統的作業批語方法已無法完全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從發展性評價的現實需求出發,與時俱進。從“課后鞏固性作業批語的發展性評價”和“課外開放性作業批語的發展性評價”兩方面作出了一些實踐研究。
關鍵詞:作業批語;發展性評價;成效;反思
一、問題提出
語文教學中,對學生作業的批改,不僅可以讓教師對自己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心中有數,而且還是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現狀、需求和思維發展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處理好“三維”關系,即在關注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在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尤其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
所以,語文教學的評價方式——作業評價,就不能只限于簡單地批改,而是將作業批改過程中所呈現的有價值的東西及時反饋給學生。然而,在語文教學中,由于多種多樣的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語文教師對學生作業往往像理科教師一樣只作常規性處理,即簡單地評判正、誤,或集體講解更正,不能很好地對學生作業中反映出來的有價值的問題加以分析、整理,以充分有效地加以合理利用。
在語文課外開放性的作業中,包括語文隨筆、研究性學習、單元綜合性實踐、語文小報等,也沒有一套綜合的評價體系,使教師對學生的開放性作業的評價隨意化。
對學生語文作業的發展性評價,比如課后鞏固性作業的發展性評價、課外開放性作業的發展性評價等等,許多語文教師由于思考實踐不多的緣故,可能還感到有些困惑,甚至無所適從。
本文以作業評價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性評價研究為突破口,給出實證案例和評析,對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實施學生語文作業批語的發展性評價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希望能對語文同行們在進行作業批改時有所幫助。
二、問題認知
(一)概念界定
發展性評價的基本內涵: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關注人的發展;評價的內容在于重視知識以外的綜合素質的發展;評價的標準在于關注被評價者之間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同需求;評價的方式在于將量化評價方法與質性評價方法相結合;評價的主體在于從單向轉為多向,加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關注發展過程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
(二)評價誤區
1.方法單一
調查顯示,90%以上的語文教師在作業評價中經常使用等級評價的方法,或者以ABCD定級,或者以五分制定級,或者以優良定級,說明語文教師的教學評價還只是停留在過去的簡單判斷正誤上,不能以多元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評價。這嚴重影響并制約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2.主體單一
評價不能全面地看到語文教學是雙主體活動這一特點,將語文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完整性與統一性割裂開來,從而忽視了對生生、師生之間交流的評價,將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對立開來。這就削弱了評價的診斷、導向、教育功能,使得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發展相對脫節,從而使評價活動與學生的發展缺乏實質的互動與溝通。
3.指標單一
發展性評價不是多種評價方式、評價主體的簡單相加,而是多元性評價的有機融合。多元評價不是評價方法的簡單堆砌,而是將多種評價方法互取長短,有機結合。新課程要求建立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指標體系,而單一的評價就只能局限于對學生的學業成績的關注,就不能挖掘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
4.功能單一
發展性評價的典型特點表現為即興、隨意與無原則性,這就很容易讓人把它當作是一種生活化的、有趣的活動。但評價活動不論其形式如何生動,是絕不能失其評價本真的,即學科價值及學生發展預期。
(三)評價構想
1.多樣融合性評價
我們在作業評價的過程中,要采用多種方法多樣融合,教師一旦發現學生作業中的錯誤,不能一叉了事,而要以“符號型批語”“提示型批語”“質疑型評語”等方法,明確指出其錯誤所在及原因性質,給學生以探索方向,讓學生主動探索,直至找到改正的方法并能舉一反三、總結規律。
2.雙向互動性評價
學生在表述偏離或有缺陷之時,可以“還原型批語”作出正確示例,并以類似問題讓學生強化某種表述方法直到掌握為止。也可指導學生以課本、課堂筆記中的方法或請教同學的方法,使之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解決同類問題的捷徑,當然這需要加以鞏固。
3.個性開放性評價
因時因人制宜,根據不同的評價標準選擇適當的評價方法。對語文周記、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小報等,教師可以根據內容分階段進行引導,讓學生從中反思語文知識體系、語文問題套路、學習信念目標、學習情感體驗等,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給出相應的評價。
4.動態發展性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學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對優等生的作業評“提高點”,例如采用“強化型批語”“質疑型批語”,讓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發展和提高,培養其創新意識和自我發展精神;對中等生的作業評“閃光點”,例如“還原型批語”“另解型批語”,讓其明確本次作業的成功之處,享受成功的喜悅,并啟迪他們如何做得更好;對后進生的作業評“進步點”,例如“提示型批語”,使其在改正錯誤后,知道自己在什么方面得到了進步和提高,在什么方面尚需努力,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三、發展性評價的實施策略
(一)課后鞏固性作業
對學生書面作業的評價基于兩個層面進行:一是學生作業的書寫及答題的規范性,二是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改變學生作業的評價方式。具體操作如下:教師發現學生的作業中有錯誤,不是以簡單的對錯為評價,而是通過符號、提示、置疑、重做、還原、強化、借鑒等方法,讓學生清楚自己作業的錯誤以及錯誤的原因,給出探究方向,由學生自己動腦、動手找到改正的方法,從而解決問題。
1.明示型批語
先用符號指明學生作業錯誤之處,如用“ ?”表示此處表意不明,用“ ”表示此處需重新審題等;再用類似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如:譯“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錯解:但是少了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批語:可惜“但”字翻譯錯了,“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中的“但”?
評析:以惋惜的口吻提醒學生作業的美中不足之處,既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提醒了學生的錯誤原因。
2.提示型批語
當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存在一定的隱蔽性,估計學生不難發現時,對其錯誤給予一定的提示,說明錯誤的性質、類型,適當給出方向。
如,《蘆花蕩》閱讀練習:“小船離鬼子還有一箭之地,好像老頭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好像”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有學生回答:老頭子眼神不好,老眼昏花(課文沒看懂)。
有學生回答:老頭子演技高超(方向正確,表達還需加工)。
前者批語:看課文時開小差了吧,再看看。
后者批語:此處錯誤存在一定的隱蔽性,能發現嗎?想一想,孫犁筆下的老頭子是一個什么形象?老頭子具有什么品質?
評析:教師適當的提示,為學生自我糾正錯誤指明了方向,學生在提示下通過獨立思考,走出“誤區”。此法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尤為有效(特別是對缺乏閱讀耐心和粗心的同學)。
3.置疑型批語
依據學生作業的錯誤情況設置疑問,讓學生在弄清疑問的過程中發現錯誤,糾正錯誤。
如,說明文閱讀《中國石拱橋》練習:“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中的“在當時可算是”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
答題情況:學生把含有兩層意思的詞語并在一起回答,使問題回答不全面。
批語:“在當時”和“可算是”是同樣的意思嗎?
評析:“置疑”能激發學生重新探究的欲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增強學生深刻理解語文語言的精確性和思維的嚴謹性。
4.指令型批語
當學生作業錯誤較為嚴重,錯誤較多,表述很不完整時,可發出“重做”等指令性語言。
如,課外文言文《炳燭夜讀》句子翻譯: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學生譯:點燃蠟燭的光明,誰在黑暗中能行走呢?
批語:你的翻譯很規矩,很嚴謹,不過文章的意思沒有完全理解,你再讀讀看,相信你一定能讀出文章的真正意思,重做此題,好嗎?
評析:當教師發出“指令性”語言時,千萬要慎重,一不小心,就會使學生喪失學習信心,產生不良影響。教師首先要肯定其“閃光點”,給予鼓勵性的批語,讓他們嘗試成功的喜悅,然后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作業出了問題。
5.強化型批語
當學生作業因某些知識和技能缺漏較多而出現錯誤時,或在應用某一新知識出現錯誤或不夠熟練時,可在作業中給出正確說法,同時安排一些類似習題讓學生強化訓練,彌補缺漏。
如,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復習的課外閱讀《暗香》題目:題目“暗香”有什么含義?
本題的答題關鍵是明確一語雙關的作用,但學生的回答多是片面的。
批語:你的回答部分正確,但考慮問題應該全面,類似的內容我們在初一課文中學過,記得嗎?請在此題后面寫出《爸爸的花兒落了》題目的含義。
評析:這類錯誤主要發生在不喜歡動腦的學生身上,有針對性地重復訓練學生的解題方法、技能、技巧,及時幫助學生彌補知識上的缺漏,以免使問題“積少成多”,防止和遏制兩極分化的發生。
6.探索型批語
當作業題有多種回答方向時,引導表現優異的學生改變思維角度,去探討其他表達,發展創新思維。
如,賈平凹的散文《云雀》可以有以下多種主題理解:善待生命,同情弱者;自由的頌歌;譴責了一種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自私自利的行為。
批語:你的理解很不錯,不過本文可以從多角度理解,你能悟出其他的主題嗎?
評析:由于批語首先肯定了學生的“理解很不錯”,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再加上教師提出多主題,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和創新的精神。
(二)課外開放性作業
課外開放性作業一般指學生的寫作訓練、語文單元綜合性學習等各類實踐活動。鑒于寫作訓練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下文著重從這個方面進行研究。我根據學生作文的題材范圍,按自我、家庭生活、校園生活、校外生活等四個方面進行指導。(學生習作略)
1.《遺失的單純》評析
你真行,小小年紀竟能在學習生活中有這么多的想法,并且能夠在辯證思考中悟出這么多的深刻道理,你提出的問題也引起了教師的思考,激活了教師對某些久已麻木的問題的興趣。堅持寫作,堅持思考,相信你將會在學習中揚起理性思維的風帆。它會讓你不時地感受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的。
2.《雨過天晴》評析
看了你的周記我很有感受!你能如此坦然地寫出自己家庭的變故,并能用如此細膩的筆觸寫出這些年來的真實感受,帶給讀者感慨和感動!這些都是寫文章最可貴的要素,多練練筆,你會寫得更好的。
3.《在學校的日子》評析
常見你燦爛的笑容,笑如其人,文如其人,你帶給我們陽光的感覺。你發現了生活點滴之處的美,你發現了校園中洋溢的生機熱情和濃濃的人情味,你讓我們覺得身在這個學校真是一種幸福。我們都應珍惜,都應為了讓校園更美好而努力。相信你帶著一顆陽光的心在以后的人生中也會一路陽光燦爛。謝謝你了!
4.《城市之夜》評析
真棒!你的文章令我很有觸動。我也是一名外來人員,我們家族中有許多成員也進入城市做工,感謝你關注到了這一群體,并用充滿人情味的筆調贊揚他們,為他們說出了公道話。另外,作為語文教師,能遇到你這樣的蘭心蕙質的弟子,非常開心,你不僅文筆好,還能用獨到的視角去發現、去感受、去挖掘、去表現美,真了不起!
給學生的文章寫上批語,實施發展性評價,一方面,肯定了學生的創作,啟發他們從作品的題材、主題、表現方式等方面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另一方面,教師如此評價學生的作業,親切自然地進行了師生交流,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四、成效與反思
(一)成效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運用發展性評價的策略,通過兩年的努力,在“課后鞏固性作業批語的發展性評價”和“課外開放性作業批語的發展性評價”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現在:
1.引導學生發展
教師通過批語指明學生在作業中的成功與存在的不足,學生通過作業批語的發展性評價可以了解自己對各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教師可以根據作業反饋的種種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從而高效地實施教學方案。可見,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認真的分析與評價,有利于教師的教學,也有利于學生自我發展,對教與學有明顯的導向作用。
2.激勵學生發展
作業批語反映了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態度,這種發展性評價能使學生產生心理上的成就感,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中肯恰當的否定性批語,也會促使學生產生一種適度的危機意識,進而轉化為學習的內驅力。
3.輔助學生發展
知識點是否掌握,以及掌握的程度,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很容易發現。在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前提下,教師在實施發展性評價時,因人因題而異,通過批語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通過批語,能自我反思,可以自我糾正,掌握知識點,而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也能在作業中盡情地展現自己的才華。
4.自我定位發展
初中學生大都具備自我定位的能力,師評常是學生自評的重要依據。師評能促進學生的自我認識,認清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故教師在實施批語的發展性評價時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有效利用批語的導向功能幫助學生逐步認識自我,定位自我,完善自我。
實踐證明,學生作業批語的發展性評價,就像教師和學生面對面的談心,親切自然,學生打開作業后也會有所思考,受到啟發,得到鼓勵。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和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從而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和質量。
發展性評價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課題研究的第二階段,我們的研究重心轉向如何運用評價手段引導和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采用合適的學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促進學生回顧與反思,感受語文的奧妙和價值。
(二)反思
學生作業批語的發展性評價實施已兩年了,從起初的零碎的,到現在的系統性的實踐操作,雖取得了上述的四大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亟須改進的地方:
1.如何既能充分體現評價內容的全面、具體而又能在操作上簡單易行、科學規范。教師的工作量實在是很大,能否讓多個主體參與。
2.如何在操作中體現評價的各種功能,防止產生為評價而評價的負面影響。
3.如何在評價操作中使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達到更完美地結合。能否將這種開放性評價方法制訂成作業評價制度,以實現作業布置的目的。
面對教學中不斷涌現的新問題,筆者認為對學生作業的發展性評價的改革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和完善。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需要進一步改進與完善,作業評價模式也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作業評價方式方法的改革,任重道遠。為此,我們還要不斷探索,創新性實踐,積極研究,共同努力探索出適合于學生發展的科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許震紅.對發展性學生評價本質的思考.中國教育學刊,2005(12).
[2]薛春鴿.發展性評價體系的實踐與成效.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08).
[3]金紹榮,肖前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見證:作業批改記錄.中小學教學研究,2006(08).
[4]田曙光.淺談作業批改的方法及要求.群文天地,2011(10).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新街鎮初級中學)